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boxttx" name="big5"-->
>> 首頁

《回歸五年看澳門》之“澳門的成長”(17日)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18日 15:54

  嘉賓:澳門大學楊允中教授

  主持人(盧琛):

  各位好,歡迎收看回歸五年看澳門。

  在進入今天的訪談環節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今天澳門又有哪些慶祝回歸五週年的活動。在澳門旅遊塔廣場今天晚上舉行了一場非常精彩的煙花表演,這場表演是由澳門的民政總署和澳門旅遊局聯合舉辦的,是法國文化年的活動之一,也是澳門回歸祖國五週年慶典活動之一。整個煙花表現配合了交響樂的節奏,由澳門旅遊塔塔頂、地面以及海上同時發放,主辦機構相信能夠為澳門居民帶來一場嘆為觀止的演出。這次演出還專門邀請了法國的煙花表演隊來澳門做設計和布展,總共有六個段落。有綠洲樂土、漫天飛雪、月下繁星、春臨大地等等。整個煙花表演在交響樂和電子音樂的配合之下,總共進行了20分鐘。

  另外《同一首歌》大型文藝晚會今天晚上也在澳門舉行了一次專場的演出,來看我們的記者申楊在現場的報道。

  申楊(赴澳門採訪記者):

  這場晚會是《同一首歌》慶回歸的專場晚會,晚會的主題是“祝福澳門”,在晚會當中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劉薇薇、費翔、韋維現場演唱,澳門歌手黃偉玲和演唱《七子之歌》的澳門小姑娘也同臺獻藝。他們代表所有的澳門同胞表達澳門回歸祖國五週年即將到來的喜悅心情。在三年前也就是澳門回歸兩週年的時候,《同一首歌》曾經到澳門演出過,當時在澳門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一次以“祝福澳門”為主題的演出活動,是一次公眾性開放式的公益活動,有很多觀眾都是免票進場的。在現場觀眾情緒都很熱烈,在澳門回歸五週年之際,來自不同地方的中國人相聚澳門,共同表達對澳門和對澳門人民的深情祝福。

  主持人:

  歡迎繼續收看國際頻道在澳門為您直播的特別節目,回歸五年看澳門。今天請到我們演播現場的嘉賓是澳門大學的楊允中教授,楊教授您好。楊教授,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澳門的成長,一起來看一看澳門的現狀和未來。您在談到澳門的現狀和未來的時候,記得您有一句話説澳門是個小地方,但是能夠扮演一個大平臺,在您的觀念裏面,怎麼來理解澳門的小?

  楊允中(澳門大學教授):

  因為澳門是一個微型社會,也是一個微型經濟體系,表面看它的規模很小,但如何深入觀察,澳門是一個既小又大,小中見大的社會或者經濟體系,我們可以舉出很多數字,澳門它的國際地位很特殊,可以單獨參加國際組織、國際會議,像WTO澳門都是它的正式成員。澳門也參加很多國際會議,還有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有40幾個,還有將近200個國際公約、國際協議在澳門正式生效。這主要從澳門的國際地位來講,在我們國家來講,澳門作為特別行政區地位非常特殊,相當於直轄市,省一級的一級行政單位,而且具有高度自治權,因此澳門的功能、作用是我們其他一般地區很難相比的。

  主持人:

  有它的獨特性,現在我們通過一個小片子一起來了解一下,小澳門是如何在長大的?

  解説:

  在澳門你處處可以體會到它的小,窄窄的街道、小小的店面,連公園都是小巧玲瓏的。澳門也確實不大,三個島加起來也不過27.3平方公里,不及北京的一個區,但這個數字與上世紀初比已經翻了一番。澳門的土地面積因沿岸填海,仍在不斷擴大。

  于婷婷(赴澳門採訪記者):

  我現在行走的部分就是澳門的新口岸填海區,原先這裡也是一片海,已經幾年的建設,已經是高樓林立,現在成為澳門居民的旅遊商業住宅區。

  解説:

  從80年代末期到現在,新口岸一帶已陸續填出了約1平方公里的土地,建成了100多座大廈,在最新的填城區,可以看到愚人碼頭、經商娛樂場等大型項目正在建設中,當地相關人士介紹,回歸以來變化最大的是把凼仔和路環兩個裏島連為一體的填海區,從1999年到現在這裡的土地從無到有,增長了一倍多。

  周惠民(澳門特區建設發展辦公室土木工程市):

  按照規劃來講,填土的面積達到了6.2平方公里,現在已經填好的土地大概是7.7,將來的發展是可以給澳門半島增長大22%,這是現在比較大的一片填土地。

  解説:

  澳門政府計劃把這裡建成一個比較大的旅遊博彩和休閒住宅區,目前已吸引到三成的投資。一些共同投資的大型酒店和商務中心已經破土動工,估計在兩三年內就可以投入使用。一些為東亞運動會興建的新的運動場館也集中在這一區域,周邊的交通設施已經基本完備。

  周惠民:

  整個規劃來講,東面有澳門國際機場,南面有澳門深水港,已經通過蓮花大橋到島,這個網絡是很完善的,投資者來講是很方便的,交通比較發達。

  解説:

  從澳門各級局留下來的這些珍貴的手繪圖片,也可以看出,近百年的填海造地造就了一個新的澳門,這裡的官員介紹,這兩年澳門的標誌性建築多了,這在每月繪製一次的澳門地圖上都能顯現,小澳門在迅速地長大。

  主持人:

  楊教授,通過片子我們看得出來,填海造地是這裡的一大特色,通過這樣的填海造地使澳門的面積大了,道路也藏了。

  楊允中:

  澳門填海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但是大規模填海,還是80年代中期開始的,由1985年、1986年到現在,澳門由16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27平方公里,整整增長了10平方公里還多,超過原來面積的38%,其中回歸不到五年,凈增長的面積有3.5平方公里,這3.5平方公里在其他地方根本不屑一顧,但是在澳門非常值得一提。因為3.5平方公里意味著澳門原來的面積,又擴大了15%,15%很大了。另外國際機場,我們所在的觀光塔、新口岸的新填海區,包括新口岸碼頭也是填海向外海發展起來的。

  主持人:

  您提到新口岸的填海碼頭,港澳碼頭現在也是往返于香港和澳門之間的遊客,還有商人他們最佳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依然繁忙的港澳碼頭。

  解説:

  澳門是一個躺在海灣中的城市,説起澳門的交通就不能不提港澳碼頭,港澳碼頭位於澳門的新口岸填海區,每隔15分鐘就有兩艘豪華飛翼船,在香港和澳門之間對開,45分鐘後就可以到達目的地。臨近聖誕這種便捷的交通方式越發地受歡迎。

  記者:

  第幾次來澳門?

  印尼遊客:

  兩次。

  記者:

  兩次,都是坐船來的嗎?

  印尼遊客:

  是。

  記者:

  感覺怎麼樣?

  印尼遊客:

  好玩,我們是印尼來的。

  澳門乘客:

  我們剛從加拿大回來,剛剛回澳門。

  記者(于婷婷):

  港澳碼頭擁有亞洲最大的船隊和最大的載客量,平均每天的過往乘客將近四萬人次,而回歸以來隨著澳門的遊客越來越多,港澳碼頭也變得更加繁忙起來。

  解説:

  聽碼頭上的人説,過去過往乘客大多是香港人,現在從內地乃至從四面八方來的遊客,都會選擇坐海路往返港澳之間。過去一年裏,港澳碼頭的出入境數超過一千兩百萬人次,像這艘叫祥星的客輪,能載400人左右,每天要往返10趟,趟趟都基本滿員,而整個碼頭則24小時不停,每天的航次超過100個。

  香港遊客:

  今年第一次。

  記者:

  今年第一次,以前來過?

  香港遊客:

  來過。

  記者:

  每次都是坐船來嗎?

  香港遊客:

  對啊,每年都是坐船來。

  記者:

  方便嗎覺得?

  香港遊客:

  很方便,如果下次有車過來很好。

  解説:

  飛翼船之所以快捷,是因為它用的是飛機的發動機,而港澳之間其實還是更快速的交通工具,那就是每隔半小時一架的直升機,只需花十幾鐘的時間,價錢卻是乘船的10倍,工作人員説,每天有24個航班,平均可流量200多人次。

  主持人:

  楊教授,剛才我們一起看了通過填海之後,澳門的面積在長大,現在面積是27平方公里多,人口現在是46萬,但是這樣的一個面積和人口,其實相對於香港來説,它的面積僅僅是香港的2%,人口是香港的7%。所以我記得特首何厚鏵曾經説,澳門這樣一個小的範圍很難靠自己自身的發展繼續往前走,所以要借助周邊的一些力量共同合作,發揮區域的優勢,共同合作往前發展經濟,這一點您怎麼看,怎麼看澳門的一個區位優勢?

  楊允中:

  澳門的優勢應該是系列的優勢,不是一兩樣,比如自由港的優勢、低稅制的優勢。回歸以後,政策上一國兩制既是一個制度性的保障,又是澳門發展的重大的優勢。像我們國家推出了泛珠三角的合作框架、CEPA、跨界工業區、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內地居民來港澳自由行等等,帶有強烈的政策導向色彩,這都可以構成制度性的優勢,或者一國兩制的保障,一國兩制的組成部分。另外一個優勢的系列是採取區位優勢,所謂區位優勢,比如亞熱帶一年四季鮮花盛開,而且它背靠富饒的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們國家發展的最快的,整個國家一個重要的龍頭區域。澳門背靠這麼一個有利的位置,而且可以進一步拓展整個國家,都可以作為它的發展腹地。向外東南亞地區過去屬於四小龍,都是在澳門的周邊位置。我們現在中國和東盟十加一的合作,澳門剛好是這兩大經濟體系的接觸點、接觸面。澳門是環西太平洋快速發展的發展帶的一個中間的核心位置,它承上啟下、承前啟後。因此我們特區政府提出要建立三個服務平臺。其中就有一個是要把澳門扮演成一個聯絡葡萄牙,通過葡萄牙打入歐盟,可見澳門的區位是與眾不同的。

  主持人:

  其實與葡語世界國家的經貿交往可能是澳門的一個獨特之處,我們現在通過一個正好是葡萄牙的一個制藥廠在澳門成長的經歷,來了解一下您説的這種區位優勢。

  解説:

  葡萄牙老牌企業好利安制藥在澳門投資建廠已經20年,這家好利安藥廠年産量已達120萬噸,在好利安的全球供應鏈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總經理高美士説,對於澳門的發展前景他們從來就沒有懷疑過,所以回歸後的第一年又加大了在這裡的投資。

  高美士(好利安制藥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公司最顯著的增長是在2000年,事實上,回歸後第一年我們做了主要的投資,擴産到原來的兩倍,五年來我們的生産規模也比原先擴大了兩倍,現在的好環境對公司發展更有利,當然增長得快了。

  解説:

  高美士説好利安在全球有三個生産基地,除了在本土葡萄牙的,第二個就設在了中國的南方的澳門,他們的産品現在主要出口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而原材料則來自中國。

  高美士:

  在澳門建廠,我們早就看好了中國潛在的前景,20年前,中國就是個非常重要的原材料來源地,所以我們才把廠建在這兒,讓我們有點沒想到的是,現在有這麼多國外企業在這裡建廠,那時候還沒有,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在未來,還是一個重要的原材料來源地和巨大的市場。

  解説:

  現在像好利安這樣的葡資企業在澳門還有很多,較知名的有大西洋銀行,它是澳門兩家發鈔銀行之一,還有澳門電力、澳門電訊和盛世集團等。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上個月發佈的報告,到去年底,葡萄牙是澳門的第三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累計金額二十七億五千七百萬澳門元。

  李炳康(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

  澳門作為平臺,澳門本身是小的經濟體,澳門跟葡語的一些國家的經濟合作,太小了,空間有限,但是我們跟內地的企業聯手,跟葡語國家的合作空間很大。

  解説:

  李炳康介紹,在去年11月中國與葡語國家部長級經貿論壇上,簽署了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的行動綱領,論壇秘書處就常設在澳門。今年10月舉行的澳門一年一度最大型的經貿推廣活動MIF,就是由這個城市秘書處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聯合主辦的,來自全球四大洲的7個葡語國家都派出了政府部門及商會代表出席,重慶市等內地多個省市自治區,也組織了高層次、大規模的代表團參會,簽署的合作項目涉及金額約38億澳門元。

  主持人:

  您正在收看的是國際頻道在澳門為您直播的特別節目,回歸五年看澳門,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澳門的成長。楊教授,剛才我們也談到了澳門這個小地方扮演大平臺的角色,這種以小見大,應該不僅僅體現在經貿領域吧?

  楊允中:

  應該還是綜合性的,不僅經貿領域,澳門是地位非常特殊,或者講利用價值非常之高,在社會領域、文化領域同樣,因為澳門過去是一個傳統的東西文化交匯的城市,或者是中西文化交匯的中心,而且直到現在這個工程還在延續,在國際上也是並不多見的。在澳門回歸以後,一國兩制的制度性的優勢的保障,通過基本法大家都對澳門的發展環境充滿了信心,因此這個發展環境不僅是澳門本地區的,我們內地的居民可以充分開發,海外也是。包括歐洲、葡語國家或者四面八方,都可以在澳門這個地點作為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前進的出發基地,在澳門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説法,説澳門是西方文化、西方科技進入中國的一個候車室,在這裡準備一下,試一下,包括視察一下,試一下,你就可以做好了這個準備等於你成功了一半,同樣澳門可以在這方面可以發揮它不可取代的獨到的作用。

  主持人:

  您説的這個觀點正好我們這兒有一個例子,是一位德國的人,他在澳門辦了一份英文的報紙,而且是澳門第一份英文報紙,一起來看一看他的體會。

  解説:

  認識他是在澳門土生協會舉辦的一次聖誕聚會上,他是德國人,又是同行,因此相熟很容易。他有一個很有味道的中國名字叫夏禮賢,他在澳門已經工作生活了20多年。

  夏禮賢:

  我真的很喜歡澳門,這裡生活輕鬆很方便,這在這裡生活也很獨特,我喜歡澳門融合了中西方文化,這種生活方式和氛圍都是我最喜歡的。

  解説:

  因為懂葡語,最初他是以路透社和南華早報特派記者的身份來到澳門的,而現在他已經辦起了澳門第一份英文日報。才幾個月的時間,每天的發行量就有三千多份,這在小小的澳門算是不錯的成績。每份報紙上都有他寫的社論。

  夏禮賢:

  這一篇社論寫鄧小平,標題是“頂尖人物”,意思是説他是非常重要的人,因為那天正好澳門有個展覽,關於鄧小平的一生,他的女兒鄧林來澳門出席了開展儀式,我寫這篇社論是因為我覺得,如果沒有他(鄧小平)就沒有“一國兩制”,澳門有今天,也是因為他,所以我認為他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不只是對中國,對全世界也一樣。

  解説:

  夏禮賢很贊成一國兩制的政策,他説回歸五年來澳門經濟發展了,治安改善了,整個社會的環境都好了許多,因為了解,他總想盡力地把一個真實的澳門介紹給外界。

  夏禮賢:

  (澳門發展得這麼好)我想是因為,經濟發展和更開放,特別是博彩業開放的原因,以前澳門被外國人統治著,如果一個城市有自主管理權,就不同了,就會更加有序,更有活力,所以澳門現在越來越國際化了。

  解説:

  夏禮賢説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澳門定居下來,在他小小的報館裏,12個員工就分別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工作、生活的都很愉快,澳門有很強的包容性。

  主持人:

  這個報館雖然是剛剛開辦,但是現在確實發行量不錯,每天我們在酒店裏一個能拿到China Daily,一個就是這個。

  楊允中:

  報紙現在還是在看,他是辦的相當有特色,因為夏禮賢先生,我早在二十幾年前,已經和他有過接觸,這人很刻苦,從實習一直到現在從事新聞工作,他這個事也充分説明澳門這樣一個中外或者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典型城市,包容量很大,各方面的人都能在這裡立足找到自己的發展的機遇。澳門現在大約除了咱們中國籍的居民不算,在澳門居留的還有9000多人,佔總人口的差不多2%,這9000多人分佈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另外澳門現在咱們來自內地的勞工不算,其他外籍勞工大概有5000多人,這5000多人來自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説明澳門的國際化程度,一個層面説明相當高。

  主持人:

  另外為了提升國際化的形象,澳門也舉辦了很多項的大型文體賽事,比如明年要舉辦的東亞運動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解説:

  在澳門現在到處都能看到東亞運動會的標誌和宣傳牌,吉祥物柏柏傳遞著和平和友誼,蓮花廣場上的倒計時鐘則顯示著東亞運動會正一步步靠近。市民們對這項活動都很支持,已經有9000多人報名當義工,在東亞運動會開幕、閉幕裏,以及會議期間,承擔起接待、翻譯和協調的工作。當中有大中學生,也有部分在職及退休人士,年齡從15歲到70多歲不等。

  東亞運動會志願工作者:

  我覺得我們澳門市民要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投入一點運動。

  東亞運動會志願工作者:

  因為澳門很小,有這樣的機會去舉辦一個大型運動會,所以應該出一份力。

  解説:

  將於明年10月在澳門舉辦的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是澳門有史以來舉辦的最大型的綜合運動會,澳門特區的面貌正在迅速地發生著變化。

  記者:

  澳門歷來都十分重視體育活動推廣,也一直在積極申請,希望能夠早日成為國際奧委會的成員,特區政府目前正著力打造體育旅遊的品牌,以借此提高澳門的國際知名度。

  解説:

  位於填海區的大型多功能體育館,工程造價約為六億四千萬元,比剛剛建好的澳門第三大橋還高,是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投資最大的單一工程項目。而東亞運動會的所有場館都將在明年7月前落成,已經建成的場館,像奧林匹克游泳館,早已向市民開放,從開放之日起,澳門游泳隊也在這裡訓練,一年半以來接待了四五十萬人。

  記者:

  這個場館建起來,是不是你們得平常經常過來?

  澳門大學生:

  是啊,一星期兩次。

  記者:

  覺得方便嗎?

  澳門大學生:

  方便。

  解説:

  明年東亞運動會16個場館的建設費用達二十六億七千八百萬澳門元,連同組委會的運作費及舉行運動會的費用,預計總支出超過34億澳門元,收益預計為一億六千五百萬元。

  蕭威利(東亞運動會澳門組委會主席):

  對,我們的體育事業絕對是提高了,所有我們場地的條件,第二也可以説我們的澳門可以有更好的條件,來爭取主辦更多的國際的比賽在澳門。

  解説:

  而接著承辦大型國際性體育盛世,澳門也得以在信息科技、建築技術、保安安檢、場地管理、交通規劃和市場開拓等方面,引入與國際接軌的新觀念和新技術,同時各類相關的專業人才,及大量的志願工作者得到了培訓和鍛鍊,可以在未來不同領域和崗位,顯現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主持人:

  我們從這些片子也能夠看得出來,澳門過去的五年是它的對外交往日益頻繁,還有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的五年,對於澳門未來的發展走向,您個人的觀點是什麼?

  楊允中:

  這五年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因為澳門是一個傳統的國際化城市,回歸以後,經過前五年把原來的澳葡政府遺留下來的網絡重新梳理了一遍,我們也先後訪問十來個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把這個聯絡紐帶拉緊。加上澳門到目前的經濟發展的走勢非常好,對外界的吸引應該是很典型的,所以整個澳門特別行政區,未來城市功能我想也會向多方面擴展……

(編輯:薛藍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