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十一集 國寶大流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8日 19:49 來源:CCTV.com

  1924年11月5日,一個極其普通的日子,而這一天對已經退位的末代皇帝溥儀來説卻極不普通,他完全沒有料到這是自己在紫禁城裏度過的最後一天。退位13年來,溥儀從未離開過這裡,他依然擁有內廷的一切,包括這裡收藏著的所有文物,那是2000年來封建帝王們歷代蒐集而來的最終積累,幾乎囊括了中國未曾中斷的文明。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鄭欣淼

  我們現在説的清宮的藏品或者説明清皇宮的藏品,它不是説是明代或者清代兩朝收集的。也包括從宋代以來宮廷裏邊這些藏品,它繼承了這批。

  縱觀中國的歷史,王朝的更迭常常會伴隨著大量文物的散佚和毀壞,如梁元帝蕭繹在皇城被攻破前就曾燒燬了所有的收藏。而每一個王朝的承平時期,來自各地的文物精華又會集中到宮廷。這是文物的宿命。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歷經康乾盛世之後,皇家的收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這些文物存放于紫禁城以及皇帝的各個行宮當中。從某種意義上説,皇宮成了天下藝術財富的大倉庫。當年清宮的收藏到底有多少,具體存放在什麼地方,現在已經無人能説得清楚。目前能看到的清廷編纂的幾本收藏書錄大多只限于對書畫方面的記載,而且遠遠不是全部。

  1924年11月5日,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一個月後,清室善後委員會對內廷文物進行了清點,據清點報告記載,故宮的文物中瓷器最多,大都存于寧壽宮、皇極殿和齋宮;其次是書畫,以鐘粹宮最多;金器、銅器、玉器在各殿都有不同數量的收藏。但這只是溥儀離宮後的情形,可以肯定的是,這時的文物已經有了大量流失。

  事實上,清宮藏品的第一次大流失,是在此之前六十多年的1860年。


  圓明園是清代帝王用150年時間陸續修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也是皇家文物的重要收藏地。這是當時的宮廷畫師沈源、董岱的《圓明園四十景圖》,現存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今天的人們只能從這裡想象當時圓明園的風貌。據不完全記載,圓明園中僅唐宋名人字畫就有200多幅,園內的文源閣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藏書樓,其中收藏的一部《四庫全書》就有3萬多冊。而四庫全書在全國只有7部。在舍衛城中還有康熙以來收集的10萬尊珍貴的佛像。而這些幾百年來的珍藏在幾天之內就消失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以後進入圓明園,第二天,瘋狂的搶劫開始了。

  當時的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在發往本國的通訊中説,在進入皇帝的宮殿後,誰也不知該拿什麼東西。為了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為了鑲有珠寶的時鐘和寶石又把金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瑯瓶,因太大不能運走竟被打碎。

  而價值連城的書畫,在士兵眼裏不過是廢紙罷了,甚至被用來點煙。

  連續三天的搶劫之後 ,英法聯軍焚燒了圓明園。

  法國大文豪雨果怒斥這種暴行説:兩個強盜,在搶劫和縱燒了圓明園之後,他們平分了贓物,手牽著手,哈哈大笑著回到了歐洲。

  法國楓丹白露宮,法國國王的行宮。當時的拿破侖三世專門修建了一座中國館,它的藏品全部來自於中國皇帝的行宮,是英法聯軍統帥蒙邦利的戰利品。這裡收藏的圓明園文物從未正式對外公開。

  圓明園管理處研究員 劉陽

  法國人當時搶走之後呢,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呢當時到了楓丹白露為了裝修他出現了破壞性的一些破壞。像一些琺瑯一些香爐他把香爐蓋掀起來當吊頂使。搶出一個唐卡,它挂在墻上當壁紙使。琺瑯五供是來自於圓明園,它上面插了些西方的蠟燭,他把屏風改造成一個展示櫃,改造成一個多寶格的形式。實際上他就破壞了一個大的屏風,類似于就像一個古董商賣古董似的那種形式。所有東西堆在一起,實際上他沒有更多地去把文物進行分類,因為他文物數量太大了。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據説這裡的宋元明瓷器的收藏量僅次於北京的故宮。在它的東方館赫然展出著一幅《女史箴圖》。這是中國最早的卷軸畫,雖然是隋唐時期的摹本,但它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少有的傳世作品。1903年英軍上尉約翰把它賣給了大英博物館。這幅畫來自於對中國的另一次搶劫。

  1900年農曆八月初四,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紫禁城自建成以來第一次遭到外來入侵。這是俄國官兵在乾清宮的皇帝寶座上興致勃勃的留影。當時,各國軍隊在紫禁城輪流駐紮,先後長達一年多時間,故宮文物遭到洗劫。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鄭欣淼

  清宮的檔案也有記載,但是記載的不全。你比如説檔案記載某一天,軍隊拿走了有300多件,他有個大的(數目),列的不詳細,就是説玉器啊什麼什麼有多少。這樣的記載比較多。一個準確的統計也沒有的。

  中南海,一座比故宮的歷史還要早的皇家離宮,當時這裡成了八國聯軍的總部。


  這是當年從中南海的瀛臺被搶走的《五牛圖》,它是唐代大畫家韓滉的真跡,而目前唐人真跡存世已經寥寥無幾。它被搶走後,多年不知所蹤。1951年,國家以5萬元港幣從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買回。

  在這次八國聯軍的入侵中,圓明園徹底地毀於戰火,其他的幾處皇家重地甚至王公府邸都遭到洗劫。藏于翰林院的《永樂大典》被燒燬。這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全書1萬1千冊,只剩下了300多冊,其中170冊留在中國,其餘的分別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和私人手中。

  故宮以及宮中文物的命運始終隨著國運與時局的變化而動蕩起伏。溥儀住在紫禁城的最後幾年,小朝廷處在一片末日的混亂當中,一批太監開始伺機盜寶。當時地安門一帶新開了不少古玩店,而且生意都很興隆,而這些店舖的後臺老闆大多是宮中的太監。

  新中國成立後,在清理故宮時,曾經在多處發現了被太監們藏匿起來卻沒來得及帶出宮去的珍貴字畫。其中在重華宮的戲臺底下就發現了金代大畫家趙霖的《昭陵六駿圖卷》。它是根據陜西唐太宗昭陵墓的石刻所繪,這是趙霖惟一傳世的作品。

  宮中文物的失竊惹怒了溥儀,他命內務府徹底查辦。但這卻招來了更大的禍患。

  1923年6月26日,為了滅掉偷盜的罪證,太監放火燒燬了建福宮,當年乾隆皇帝留給嘉慶皇帝的大部分收藏都裝箱封存在這裡。究竟這把火燒掉了多少東西,至今還是一個謎,據説,建福宮內曾存放了上千尊金佛,事後,光一家金店在處理這些灰燼時就揀出了一萬七千兩金塊和金片。

  建福宮大火後,在國人的一片譴責聲中,溥儀搬出紫禁城只是早晚的事。為今後的生活打算,他開始以賞賜溥傑的名義向宮外轉移文物。事實上,在居住後廷的十幾年中,溥儀曾隨心所欲地把許多宮中的東西賞給它的近臣。這幅《韓熙載夜宴圖》是南唐大畫家顧閎中的傑作,當年溥儀隨手把它賞給了他的師傅梁鼎芬。雖然後來被清宮收回,但又被溥儀帶出宮外流散於民間,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文物局從香港購回轉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這幅宋人摹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當時宮中有兩件,溥儀把其中的一件賞給了他的師傅朱益藩,後來這件作品流到美國藏于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

  如果説以往的賞賜是為了擺譜,那麼這次對溥傑的所謂賞賜就完全是有預謀的偷盜。作為遜位皇帝,他並不敢直接把東西拿出宮去,而是製造機會,讓他的弟弟溥傑進宮陪讀,由太監用黃綾將書畫、善本包好,交給溥傑,放學後再帶出宮外。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回憶説,這樣的盜運活動幾乎一天不斷地幹了半年多的時間,運出的字畫古籍都是出類拔萃的精品。

  這是後來清室善後委員會發現的“賞溥傑單”。從這裡看出,這種盜寶活動開始於1922年,宣統14年的7月13日。先是一些宋元善本,後來就是歷代名畫,總數是冊頁68件,字畫1285件。其中僅十一月初八一天就賞出26件之多。

  1925年2月23日,在被趕出紫禁城3個多月後,溥儀離開北京,來到了天津日租界內的“張園”,隨後還成立了所謂的“清室駐津辦事處”,依然過著小朝廷的奢華生活。為了支撐門面,他開始變賣他當初偷運出來的書畫。

  在天津,溥儀究竟賣出了多少書畫已無稽可查,但僅僅賞給經手人的就有《歷代帝王像》《步輦圖》和《閬苑女仙圖卷》等名作。

  《閬苑女仙圖卷》是五代畫家阮郜僅存的一件作品,而五代人物畫傳世的總共也超不過十件。《步輦圖》是唐朝閻立本的真跡,反映了唐王朝與吐蕃和親的重要史實。這兩件作品解放後被故宮博物院收回。而與《女史箴圖》同等珍貴的《歷代帝王像》從天津流出後被賣給日本人,二次世界大戰後為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這一年的11月10日,溥儀悄悄地離開天津去了日軍控制下的長春。1932年3月9日,在長春的偽皇宮裏,在簽署了賣國條約“日滿議定書”後,溥儀變成了偽滿洲國的皇帝。

  在當上傀儡皇帝後不久,他偷運出宮的文物也從天津秘密運到長春,存放在了這座叫“小白樓”的倉庫之內。

  幾乎與此同時,新成立的故宮博物院為了在時局惡化時保證文物的安全,正在進行文物南遷的準備,這樣的準備從九一八事變後開始,悄悄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在故宮文物準備裝運南遷之前幾天,當時的院長秘書吳瀛被指定為第一批文物的押運官。一時間輿論譁然,畢竟這是幾百年來如此大批量的國寶第一次有計劃地主動地離開紫禁城,不少人為此擔憂,甚至有人要以武力阻止南遷。

  故宮職員吳瀛之孫 吳歡

  因為這個文物呢,大家對它都是一種敬畏的心理,無論是今天來看,無論是反對文物南遷,和這個提出文物南遷的,從心理上都是好意的。但在當時來講,衝突得很厲害。因為這個,反對文物南遷的人認為,動了文物,就不知道運到哪兒去了。誰也不能保證,又是戰亂時期。這些東西怎麼辦,對不對,又是國寶,價值連城。

  院長易培基向當時的南京政府通報了北京的情況,南京政府告慰民眾:國亡尚有複國之日,文化一亡,則永無補救。故宮文物應立即運往上海。

  1933年2月5日夜,一大批板車進入了故宮,在神武門廣場,文物集中裝車,隨後出午門運往前門火車站。故宮職員那志良後來回憶那夜的情景説:“當時非常寂靜,除了車輛聲之外沒有任何聲音。沒人説話,也沒人唱歌,有非常淒涼的感覺。”沒人知道這些國寶何時才能夠再運回來。

  第二天清晨,滿載文物的火車,駛出了前門火車站。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文物大遷移就這樣開始了。

  火車沿平漢線到鄭州,後改隴海線到徐州,再由津浦線到達南京的浦口。

  等到了浦口,文物的存放地點突然又有了變故。那志良戲稱:這是抬著棺材找墳地。

  吳瀛之女 吳珊

  古物到了那兒,不知道往哪兒運嘛,那個張繼又説要運到什麼西安,有的又説要運到什麼……

  故宮職員吳瀛之孫 吳歡

  然後到底是運上海呢還是運陜西呢?當時又發生矛盾了。張繼主張運到陜西,因為他陜西那邊關係好,也是國民黨常委,宋子文呢,主張運到上海,但是陜西沒有具體的地方,上海宋子文也沒安排好具體的地方,這些國寶不知道運到哪兒。

  當時總押運官吳瀛去南京政府奔走請示,他甚至找到了當時的南京政府主席林森,然而也沒有結果。

  故宮職員吳瀛之孫 吳歡

  宋子文又出差了,楊森就説,你們怎麼這麼快就又押回來了,結果吳瀛説的,是國民政府讓我們押過來才押過來的。押過來運到哪兒你們應該安排個地方的。

  半個月後,宋子文從上海出差回來,召開了臨時會議,在經過一番爭論後,直到3月中旬,政府才決定文獻檔案留在南京,其餘的運往上海。


  此後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又有四批文物運到上海,存放在法國租界天主教堂的倉庫裏,這些文物來自故宮和古物陳列所等處,共計19000多箱,其中故宮文物有13000多箱。靠著西方租界的庇護,東方的國寶在這裡安然地度過了四年的時間。

  1936年9月26日,故宮博物院在南京的庫房落成。隨後,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成立,此時馬衡接替易培基,任故宮博物院的院長一職,並負責此後的文物南遷工作。當年存放在上海的文物又陸續地運到了南京。誰料想國寶在這裡只停留了半年就不得不再次遷移。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開始全面侵略中國。

  8月13日,日軍開始轟炸上海,南京岌岌可危。

  這時南京政府命令故宮博物院立即將存放南京的文物向大後方轉移。


  南路文物80多箱由水路轉陸路運往長沙;中路文物9000多箱經水路運往當時的陪都重慶;北路文物7000多箱沿來時的路線經鄭州運往寶雞。

  南路文物最先起運,等到中路和北路文物起運時,日軍已經佔領了上海,開始轟炸南京。當中路文物還剩下最後一批時,碼頭已經沒有了中國船隻。情急之下,押運官牛德明與一艘英國船緊急交涉,直到最後關頭,對方才答應將這批文物運往漢口。

  故宮職員牛德明之子 牛晨

  那肯定就是逃難啊,那你不跑怎麼辦呢,不跑就給你炸了,給你毀了。就是這樣的,要不然就扔給日本人了。是吧,當時就是,大家的思想就是這個。就不能扔給日本人就得趕緊運走。就是這樣,這沒辦法呀,國家弱你怎麼辦呢?

  中路文物于一年後到達重慶,在重慶大轟炸時,被緊急疏散到樂山的安谷鄉,倖免于難。

  北路文物迎著日軍進攻的方向前進,它似乎比中路來得更為驚險。運送文物的火車剛到鄭州就遭遇了敵機的轟炸。

  押運負責人梁廷煒之子、原故宮職工 梁匡忠

  我跟你説啊,這押車啊,不是好事兒,你想這文物炸了,你押車的人負責的!説良心話,那他也沒法負責,他能捂著那炸彈不讓它下來?不行。

  結果人也沒受傷,是文物業沒受損失。這是便宜!一直他,跟到寶雞。

  在所有文物起運僅僅10天之後,日軍就佔領了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南路文物到達長沙後,暫時存放在湖南大學的圖書館裏。當時準備在岳麓山愛晚亭附近的山上開洞貯藏文物,但是還沒有開工,日軍就開始轟炸長沙,剛剛停留不足一年的這批文物只好再次轉運。一個星期後,原來存放國寶的湖南大學圖書館被夷為平地,而愛晚亭也被炸毀,南路文物逃過一劫後,一路流離,終於在貴州的安順落下腳來,存放在一個叫華嚴洞的溶洞裏,在這裡一放就是六年。後來才又被運到了當時四川的巴縣。

  北路文物的命運更為坎坷,到達寶雞後待了不足3個月,寶雞也遭敵機轟炸,文物開始繼續西遷。

  押運負責人梁廷煒之子、原故宮職工 梁匡忠

  可不是真逃難!那真是逃難,實際上就是。可是你前頭跑,後頭日本飛機追著,我跟你説這也怪,我們只要一前腳走,後腳那兒就炸。那時候那消息怎麼那麼靈通啊?他不靈通咱們靈通。他怎麼不靈通,你炸我我東西都走了,你炸什麼炸。

  北路文物逃脫了敵機的轟炸,開始翻閱秦嶺。那志良回憶當時的情景説:“車開出時,已經落雪,不久,路被雪蓋滿了,車子在輪胎上挂著鐵鏈行駛,大家都是不寒而慄。”

  就這樣,經過無數次的往返,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北路文物經漢中、成都最後運到了四川的峨嵋。

  在峨嵋,故宮博物院成立了駐峨嵋辦事處,當年存放古物的大佛寺現已不復存在,而門口的這棵大榕樹,卻依然挺立在那裏,見證著當年發生過的故事。

  押運負責人梁廷煒之子、原故宮職工 梁匡忠

  説良心話,對故宮的東西都最珍惜,都沒有説私心顧自己,把這丟下。你甭管有警報也好,是有什麼事兒啊,他不會先回家,先回庫房。

  至此,當年從故宮運出的13000多箱文物,除很少一部分留在南京外,其餘都安全轉移到了大後方。

  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在5年多時間帶著這批國寶輾轉了大半個中國,其間,沒有一件文物丟失或損壞。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個奇跡。

  就在文物艱難西遷的時候,日本人進入了故宮。有資料説日本人掠去了不能斷定年代的銅缸66座、銅炮4尊、銅燈亭91座運往天津去冶煉,以製造殺人的武器。抗戰勝利後大部分被追回。

  溥儀在抗戰的幾年中,一直住在長春的偽皇宮裏。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日本人的傀儡溥儀感到大勢已去,倉皇中他從小白樓只帶走了120多件書畫和一些珠寶準備逃亡日本, 3天后,溥儀在瀋陽機場被蘇聯紅軍俘獲,這批文物後來被交給了東北博物館也就是現在遼寧博物館的前身。目前,遼寧博物館收藏的溥儀帶走的文物數量僅次於故宮。其中唐人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和歐陽洵的《夢奠帖》都是稀世珍品,成為遼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溥儀離開偽皇宮後不久,他留在小白樓沒來得及帶走的大量文物被看守的衛兵哄搶,無數的字畫在搶劫中被損壞,其餘的隨四散的士兵流入民間。

  北宋畫家李公麟,其傳世作品僅有三件,分別是《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和《三馬圖》。其中之一的《三馬圖》在這次哄搶中被撕成碎片。

  北京琉璃廠在乾隆年間已發展成為著名的文化街市。抗戰勝利後,琉璃廠出現了一段異常繁榮的時期,原因就是當年在小白樓被哄搶的大批書畫開始在這裡出現,古玩商們把它們稱為“東北貨”。

  這是南宋大畫家李唐的《晉文公複國圖》,在琉璃廠被一位收藏家買走後捐給了美國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據考證,美國至少有6家博物館藏有“東北貨”,其中尤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最多,計有430多件。

  就在被溥儀帶走的文物歷經顛沛流離的時候,當年西遷大後方的三路故宮文物陸續被運回南京。新中國成立前夕,蔣介石下令將存放在南京的故宮南遷文物運往台灣,從1948年12月22日,到1949年2月,共有2972箱文物被運到台灣,雖然這只是故宮南遷文物的四分之一,但卻都是篩選過的精品。

  當年從故宮運出的文物從此分藏海峽兩岸,而當年護送過這些國寶的人有的離開故宮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押運負責人梁廷煒之子、原故宮職工 梁匡忠

  他有時候就想,僥倖地就想,咳,幾年的工夫就過去了,他心想幾年就沒事了,誰想到幾年、幾十年了。他在那兒這麼多年沒回來你説他怎麼想?他心裏想不想,他跟誰説呢?誰也沒説。

  解放初期的故宮,百廢待興。在國家的支持下,還留在南京的故宮文物陸續地被運回到故宮。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鄭欣淼

  雖然蔣介石帶走了一部分,但是新生的人民政權有能力、有魄力,也會使故宮重新恢復她的作為中國最偉大的藝術品的寶庫的這個決心。

  1952年國家出臺政策,以琉璃廠為中心,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當年從故宮流失出去的文物。並從全國各博物院館向故宮博物院調撥,以充實故宮的收藏。很快一大批當年流散出去的文物,如《清明上河圖》等再次回到了故宮。而這些文物很多來自於個人的無償捐贈。

  在現在的景仁宮裏,每一面墻上都記錄著歷年來為故宮捐獻文物的人士的姓名。

  這就是景仁榜。

  大收藏家張伯駒的名字赫然其中,他收藏的東晉陸機的《平復帖》是公認最早的卷軸書法作品,被稱為 “墨皇”。當年為了不讓它落入日本人手裏,張伯駒就把它縫在貼身的衣服裏整天穿著。解放後他將這件作品連同其餘的七件珍品陸續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

  建國初期的1951年,共和國的經濟還十分的落後。但是經周恩來總理批示,國家用48萬元外匯從香港購回《伯遠帖》、《中秋帖》,也就是存放在故宮三希堂中的“兩希”。此後,故宮對流失海外文物的徵集就一直不曾間斷。

  1995年,故宮博物院以1800萬元購回北宋張先的《十咏圖》,2003年,又用2200萬元購回了隋人書《出師頌》,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書畫作品。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鄭欣淼

  過去我們這些東西都流失到海外去了,現在是海外的中國的東西倒回來了。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我們應該為這個狀況感到高興。這是我們國家實力強大的一個表示,一個反映。

  據不完全統計,50多年來,故宮新入藏的文物有24萬件之多。故宮以其150萬件的藏品,成為中華精神財富和人類藝術結晶的寶庫。

  一座宮殿以及宮殿中的奇珍異寶承載著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和幾百年的風雲變換,如今,故宮文物的身影遍佈世界各地,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一個或辛酸,或離奇,或曲折的故事。他們命運的軌跡也標示著一個國家,幾個朝代國運興衰的歷史足跡。

  字幕

  目前,

  台北故宮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

  ……

  不同數量地藏有清宮舊藏文物。

  目前,在世界上,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德國、加拿大、意大利、荷蘭、新加坡、土耳其、瑞士、瑞典、丹麥、挪威……等國的博物館還藏有清宮舊藏文物,但具體數字是多少,已無從考證。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