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三集 禮儀天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8日 18:56 來源:CCTV.com

  在進入故宮的四座大門中,東華門是與眾不同的。只有非常細心的人才會發現,它的門釘只有8行,有別於其他三座門的9行。

  這一細微的差別,400多年前,曾經引發了一場震動朝野的風波。

  公元1521年3月,明武宗駕崩,武宗沒有兒子,也沒有兄弟。於是,皇太后決定,湖北的朱厚熜以藩王身份繼承皇位。但是,朱厚熜行進到北京宣武門外,忽然止步不前了。

  面對皇帝寶座,朱厚熜究竟有什麼疑慮呢?

  起因在於禮部擬定的繼位禮儀:朱厚熜應由東華門入紫禁城,先到文華殿,追認皇太子的身份,然後再繼承皇位。

  門釘少了一行的東華門在等級上低於午門,神武門,也低於西華門。在紫禁城的設計中,這座大門臨近太子的宮區——文華殿,是太子出入紫禁城的通道。皇帝本人,幾乎不走東華門。

  固執的朱厚熜拒絕了禮部的要求。這位繼承人堅持:“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我是來當皇帝的,怎麼能以皇太子的身份入宮呢?

  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皇太后妥協了:皇位不可久虛,百官即日于城外上表勸進。

  4月28日正午,朱厚熜如願由大明門正中禦路進宮繼位,年號嘉靖。這場牽動朝野的禮儀之爭,暫時告一段落。

  在這場較量中,大臣敢於與即將繼位的皇帝抗衡,而朱厚熜也甘願冒著失去皇位的危險固執己見,難道僅僅只是為了一套禮儀程序嗎?

  在禮儀之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公元1661年,即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24歲的順治皇帝去世。在彌留之際,口授遺詔,將皇位傳給八歲的兒子玄燁。

  兩天后,正月初九,是玄燁登極的日子。


  登極大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儀式,500多年只有20多次,真實的場景只有親歷者才能見到,卻最能引發後人的無限想象。

  這將是清入關後紫禁城舉行的第二場登極大典。

  當年順治登極,正是明朝滅亡,李自成敗退,紫禁城多處損毀,只能一切從簡。大典沒有按傳統在太和殿舉行,移到了太和門。

  經過十幾年征戰,經營,當玄燁登極時國家基本穩定,已經可以按典章制度舉辦一場完備的大典了。

  而大典應如何操辦?大典程序,鹵簿儀仗,人員站位等如何安排?

  這是擺在清初禮儀官面前的一道課題。

  其實,所有的大典細節,在歷代的宮廷文檔中,都有明晰的記錄。即使改朝換代,除了服飾以外,主要的典禮環節,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對於清代禮儀官來説,明朝遺留的典章制度文獻——《明會典》,就是最好的範本。

  今天,當我們試圖再現清代登極大典的時候,《清會典》也為我們提供了所有重要的線索。

  登極大典前,皇帝親自或者派遣官員先到天壇、地壇、太廟、社稷壇,向天,地,祖先等通報一番。

  典禮的當天,皇家侍衛嚴密駐守紫禁城各道大門。

  天還沒亮,王公大臣都已經穿戴朝服,依次進入紫禁城。

  太和門外,陳設著皇帝的步輦,太和門屋檐下,陳設著丹陛大樂的樂隊。太和殿屋檐下,陳設著中和韶樂的樂隊。

  太和殿廣場東西兩側,陳設著旌旗,傘蓋等鹵簿儀仗。

  太和殿所有的大門都打開了。

  大學士會同禮部官員進入太和殿,分別將皇帝登極的詔書,寫有賀辭的表文,筆墨紙硯等放置在不同的桌案上。大學士到乾清門取出皇帝玉璽,送到太和殿皇帝寶座正南方的桌案上。

  一切都準備好了,這時,八歲的玄燁身穿白色孝服,在乾清門內,父親順治的靈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禮,把自己即將登極的消息親口稟告。接著,來到乾清宮側殿更換皇帝禮服,穿戴整齊後,再到皇太后的宮殿裏行三跪九叩禮。這時乾清宮中門垂下簾子,示意先帝的喪事暫停。

  天色漸亮,皇帝由乾清門左旁門出,前往中和殿。在中和殿寶座就座,那些即將在典禮中指揮引導的各級官員提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在接下來的儀式中,他們就可以免禮,而專心忙於工作了。

  玄燁終於坐到了太和殿寶座上。此後,在這個位置上,他坐了61年。

  紫禁城最重要的大典,今天已經難以如實還原。而宮廷繪畫中也根本沒有登極大典的資料。我們在專家指導下,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有關宮廷其他典禮的畫作提取素材,利用技術手段,通過情景再現,動畫合成的方法拼接而成了康熙登極大典的盛況。

  籠罩在先帝喪禮氣息中的登極大典,氣氛肅穆。中和韶樂和丹陛大樂陳設但並不演奏。

  而當這些樂器奏響的時候,紫禁城也就迎來了重要的盛典。

  對於紫禁城來説,每年都有三個最重大的典禮。

  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旦。這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王公大臣,外國使節在這一天向皇帝進獻賀辭,其禮儀程序與登極大典相似,氣氛卻喜慶輕鬆了許多。

  皇帝的生日,古稱萬壽節,是個全國性的節日。這一天,京城的匠人們用彩畫,布匹等將主要街道包裝得絢麗多姿,到處歌舞昇平。各地文武百官,設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禮。


  冬至,是紫禁城另一個大節日。這一天,北半球太陽角度最低,因而是陽光照射進太和殿最深的一天。在2004年冬至日,我們採用特殊的攝影方法,記錄了一年中太和殿最難得一見的景觀。在冬至這一天,陽光可以反射到大殿正中的匾額上。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中國禮制可上溯周代。《周禮 大宗伯之職》將禮儀總括為吉禮,嘉禮,兇禮,軍禮,賓禮五類。號稱”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禮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作為最高禮儀活動上演地,紫禁城的建築處處顯示了規範禮儀的作用。

  試想當年一位第一次步入紫禁城參加大典的外國使節,他走過開闊而漫長的天安門廣場,穿過幽深的天安門門洞,午門廣場兩側的朝房使通往紫禁城的道路顯得狹長。從午門側門入宮後,眼前豁然開朗,穿越太和門一側,他忽然看到一片極度開闊的廣場,廣場盡頭是高高在上,金壁輝煌的太和殿。此刻,恐怕在這位使節心中,不得不由衷産生敬畏。

  沿著中軸線的禦道出入午門,是皇帝和大婚時皇后的特權。但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破例。

  一年之際在於春。陽春三月,是一年中孕育希望的季節。而對於一些中國人來説,一生的希望,也是在這個時刻孕育的。

  經過層層選拔,一些讀書人即將步入紫禁城。

  每三年一次的殿試,是古代中國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道關口。事實上,所有有資格步入紫禁城參加殿試的考生,已經在先前的過關斬將中取得了貢士稱號。這場在皇宮裏舉行的考試,會讓每個考生感受到成為天子門生的無上光榮。

  這是清朝乾隆年間一份殿試答卷,考生以工整的楷書完成皇帝親自擬定的考題,在太陽落山前交卷,卷首寫有考生的年齡,籍貫,本人,父親,祖父的名字,身份,參加科舉考試的經歷。之後嚴密封存。先由讀卷大臣精選出10份最好的,在第三天黎明呈交皇帝親自審閱,由皇帝決定最終名次。

  1790年之前明清兩代殿試,都是在太和殿廣場露天舉行,乾隆年間改在保和殿內舉行,以此顯示皇帝對於考生的關懷。

  殿試後的第五天,是公佈成績的日子,叫做傳臚。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我們找到了1904年中國最後一次殿試的金榜,當年共有273人參加,一些著名歷史人物譚延闿、沈鈞儒等人榜上有名,末代狀元為劉春霖。

  傳臚是紫禁城重要的典禮。

  康熙六年的狀元繆彤在日記中這樣記錄了當天的情形:”當天天氣微寒,五鼓時分,我和各位進士跪在太和殿前等候傳臚。前一天已經有傳言,某某人是狀元,某某人榜眼,某某人探花。我已經沒有希望了,不過是跟著參加儀式罷了。傳臚開始,上面喊第一甲第一名竟是我,每喊一次名字,就奏樂一番,我懷疑聽錯了,不敢出列。最後是禮部官拉著我出來。於是,我和榜眼,探花三人,跟隨禮部官員捧著黃榜沿著禦道,從午門中門出宮。”

  這一天,三位幸運兒得以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過的道路,從午門中門出宮。這一定是天下讀書人夢境中最漫長的一段路。

  考生們在紫禁城裏倍感煎熬和光榮的時候,中國的農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

  這是一組表現農民在不同時節辛苦勞作的畫絹。有一個中年男人的形象,出現在每一幅畫裏。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其實,他叫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他的妻子兒女也出現在這組《耕織圖》裏。

  康熙重視農桑天下皆知,這本畫冊無疑會讓父皇很開心。

  心計頗深的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繼承大戰中笑到最後,年號雍正。對於農業的關注,並不亞於父親康熙。

  在這本記錄雍正皇帝日常活動的起居注裏,我們發現即使貴為皇帝,每年也要作一天農民。

  這是雍正六年二月中旬,全國農民即將進入耕種時節。18日,城南的先農壇開來了浩浩蕩蕩的隊伍。祭祀先農神,是中國歷代帝王的慣例。清代在先農壇東南還開闢了1700畝農田,在祭祀完畢後親自耕種,為天下農夫作一個表率,表明天子心繫稼檣,尊重農耕。

  耕田時,皇帝一手扶著犁,一手舉著鞭。按禮儀規定,皇帝要推三次。而雍正皇帝意猶未盡,又多推了一次。

  農業國家的興衰往往依賴於上天的恩威,皇帝自詡為天子,是人世間得到上天恩澤最多的人,而一旦上天發怒,興風作浪起來,那第一個應該領受處罰的人,也非皇帝莫屬。與上天對話,是皇帝義不容辭的神聖責任。而皇帝與上天對話的方式就是各種祭祀活動。


  皇帝對於祭祀格外重視,連服裝這樣的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

  (嘉慶藍色緙絲雲龍夾朝袍——祭天

  雍正明黃花粧緞雲龍皮朝袍——祭地

  康熙大紅色雲龍花緞皮朝袍——祭日

  乾隆月白色緞繡彩雲金龍夾朝袍——祭月)

  宮廷祭祀共有80多種,分大祀、中祀和群祀三個等級。

  大祀多為皇帝親自祭拜,中祀一部分由皇帝親祭,大部分派官員祭祀。而群祀,則完全是由官員代勞了。

  絕大多數祭祀都是幾千年一脈相承而來。當祖居關外的滿族成為紫禁城的新主人,一種新的祭祀活動便出現在皇城之內。

  坤寧宮祭神,是清代紫禁城中最為頻繁的祭祀。這座明代皇后的寢宮,被紫禁城的新主人改造成祭祀眾神的場所。

  坤寧宮內,今天還保留著關帝的畫像,每天早上都要祭祀。清人崇拜關帝,八旗將士把他視為保護神,每次戰鬥前都要祭拜,認為是他賜予了戰無不勝的力量。

  坤寧宮晚上的祭祀一般下午四點前後開始,祭的都是滿族,蒙古族的神,帶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是清代皇室祖先流傳下來的薩滿教祭神儀式。

  坤寧宮東北角有一間小屋,在清代門前有製作打糕的用具。而小屋內,是一座灶臺,灶臺上有三口大鍋。每次祭神,都要在神位前殺豬,在這裡用清水煮熟,再向神貢獻。

  親自主持坤寧宮祭神後,皇帝會率領王公大臣吃祭神肉。據説神肉沒有任何調料,吃肉對於王公大臣來説,是一件苦差事。常有人偷偷在袖子裏藏一點鹽,來度過難關。

  歷朝歷代的皇帝無不重視祭祀,在對上天、祖先和萬物的敬畏背後,更重要的是對江山永固的虔誠祈禱。

  然而,這種祈禱,並不能保祐一個王朝長治久安。

  當明朝在天災與戰亂中風雨飄搖的時候,白山黑水間,一直新興的力量出現了。

  努爾哈赤和他的八旗將士們,最終征服了龐大的明帝國。當努爾哈赤的孫子坐在紫禁城寶座上的時候,他面對的是一種成熟而強大的文明形態。

  沒有多久,紫禁城的新主人,就已經完全融入到傳統文明中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禮儀之法,又支撐起大清王朝統治的根基。

  作為國家運行指南的各種典章制度,在清朝像他的前代一樣完備複雜;而在紫禁城中上演的各種典禮儀式,在清朝更是空前的莊嚴盛大。

  公元1793年,紫禁城的主人是古夕之年的乾隆皇帝。他被稱為盛世的統治已經到了第五十八年,乾隆顯然對自己非常滿意,他稱自己為”十全老人”。他身邊的人正忙著為皇帝第八十三歲生日做準備。萬壽節是國家三大節之一,不僅舉國同慶,亞洲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也要趕來祝賀。與往年不同,在這一年的生日慶典上,將出現一群與眾不同的客人,歷經千年幾近完美的禮儀制度將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公元1793年夏天,一支來自英國的船隊駛進中國舟山群島的定海港口,英王喬治三世的特使馬戛爾尼率領著龐大的使團,以為乾隆祝壽之名進入中國。

  英國使團成員在日記中紛紛記錄了他們來到中國的第一印象。而隨行畫師亞歷山大的作品也讓今天的人們見到了1793年的中國。

  ——”這裡的房子最高只有兩層,曲線優美的屋頂,而且居然沒有任何防備野獸和盜賊的設施,這個國家一定很安全。”

  ——”處處都是令人吃驚的忙碌景象,中國沒有閒人,也看不到一個乞丐。數以千計的窮人願意用肩膀抗運車子所無法裝載的東西。”

  ——”中國人從小就受到做人要和氣,待人要禮貌的教育。”

  ——”老年人和家裏的年輕人住在一起,每家都保留家譜,祖先的榜樣不斷被援引,本家族每年至少一次在一起祭掃祖墳,家族成員之間從不中斷往來,叔叔會對侄子説:‘親人之間,不必客氣。’”

  很快,中國人生活中時常出現的一個動作也讓英國人迷惑不解。

  英國使團正使馬戛爾尼這樣寫道:

  “一名中國領航員和他的幾名同胞上船幫助我們。他們非常好奇地參觀了船上的一切設備。當他們在會客室裏看到他們皇帝的畫像時立即跪下,十分崇敬地磕了好幾個頭。那畫像是20幾年前一個商人帶回英國的。這很有趣,一個去過中國的醫生先前告訴我,大使必須對中國皇帝行三跪九叩禮。為了英國的榮譽,我不會那樣做。”

  只有在上帝面前才會雙膝跪地的英國人自然無法理解叩頭,在中國禮儀中的意義。

  英國使團不肯向皇帝下跪的消息傳到了紫禁城。

  乾隆皇帝很不高興。責令大臣儘快教會英國人叩頭禮儀。

  叩頭,是每一隊首次訪華的外國使節都會接受的必修課。可惜,這一次來的,不是天朝恭順的學生,而是正在飛速上升,並堅信自己才是世界霸主的英國。

  馬戛爾尼帶來了當時英國最先進的科技産品,這是他的資本,他希望中國人會被吸引,會大量購買他們的産品。禮儀之爭,不過是小節。

  然而,他錯了。

  乾隆的結論是”伊等語涉無知,不知禮節。此等無知外夷,不值加以優禮。

  至於英國此次貢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收納。其實天朝種種貴重之物,無所不有,並無爾國置辦物件。”

  肩負打開中國市場使命的馬戛爾尼最終失敗而回。他説”我所有的時間都被禮儀佔去了,我此行的目標甚至都沒有機會提到” 他們帶來的禮物被放置在皇家園林裏,幾十年後,當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的時候,發現了這些禮物。其中那些大炮槍支,彈藥一發不少。 中國人竟然從未有興趣動過它們。

  禮儀之爭的三年後,公元一七九六年二月初,中國農曆的除夕,乾隆皇帝又一次收到了英王喬治三世希望擴大兩國貿易的信件,而乾隆再一次拒絕了。

  這是乾隆以皇帝身份簽發的最後一道詔書。明天,他就要履行六十年前登基時的諾言,將皇帝的寶座禪讓給自己的兒子。

  公元1735年9月3日 雍正皇帝死後第十天,乾隆繼位。在那一天,乾隆在祖先靈前立下誓言:先帝中康熙治國六十一年,如果上天眷顧,讓我也有同樣的機會。我不敢超過先人,執政滿六十年,就將皇位讓給兒子。

  六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祈禱竟然變成了現實。

  在授受大典前夜,百感交集的乾隆賦詩一首。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古今難得者,天地賜恩然。父母敢言謝,心神增益虔。近成老人説,六十幸能全。”

  公元1796年即將退位的乾隆皇帝有足夠的理由傲視天下:一方面,農桑為本的國策令佔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自給自足;另一方面,禮儀化生活令上自皇族下至庶民無不恪守本分不敢有絲毫僭越。這樣一個時代,不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盛世嗎?試問天下,難道還有比這更穩定更合理的國家嗎?放眼世界,難道還有別的的力量能與朕平起平坐嗎?

  公元1796年初,農曆元旦,乾隆禪位給嘉慶的授受大典在紫禁城上演了。乾隆説,這是千古未有之盛事。

  就在紫禁城的主人享受這無與倫比的壯麗時刻,三年前返回歐洲的馬戛爾尼卻以親身之見,打碎了西方對於中華帝國幾個世紀來近乎完美的想象。

  “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因為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其間沒有沉沒,它那巨大的軀殼使周圍的鄰國見了害怕。假如來了個無能之輩掌舵,那船上的紀律與安全就都完了。它不會立刻沉沒,它將像一個殘骸那樣到處漂流,然後在海岸上撞得粉碎。”

  地球這一邊的人們,歷經千年創造了禮儀天下的神話;而在地球另一邊,這個神話已經變成隨時可以擊碎的泡沫。

  紫禁城,盛典即將結束。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