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樣式雷 清代皇室建築秘檔 > 正文

亭臺樓閣方寸間 樣式雷燙樣遺珍探秘 

  

v 層層揭開的帝王之家居留隱秘

  遵照欽準的建築規制製作燙樣,事先要由設計主持人按依樣揭看層次等,將燙樣分件及組合進行設計,繪製分件製作草圖及直觀表現圖。其中分件製作草圖用於樣式房內部,安排樣子匠依樣製作;直觀表現圖則在燙樣完成前,供欽工處承修大臣及管理官員等審閱。這些草圖只屬工程部門內部使用。

  燙樣呈送時,燙樣層次及揭看次序由樣子匠繕具並隨燙樣一併呈遞。至於揭看次序,《惠陵工程記略》曾記載錄雷思起《惠陵應修地宮九道券揭看法》:地宮九道券由上往下:一先開寶頂蓋一層;二開填廂灰土一層;三開蓑衣磚頂一層;四開各道磚券一層;五開各道石券一層;六開平水墻帶石門一層;七開平水背後磚一層;八開石床帶海墁石一層;九開灰土帶龍須溝一層;十至大槽底。由南往北起:頭道礓碴一座(帶石欄杆);二道方城明樓一座;三道啞巴院帶隧道(轉向踏跺兩座);四道琉璃影壁、月牙城、隧道(內背磚)。

  定東陵是清文宗孝貞顯皇后(慈安)和清文宗孝欽顯皇后(慈禧)的陵寢。慈安之陵位於普祥峪,又稱普祥峪定東陵,慈禧之陵位於菩陀峪,又稱菩陀峪定東陵。有關這座陵墓的燙樣既有全分樣,也有個樣,都可以揭看,揭看的方法是全分樣由前向後,個樣則是由外至內,層層揭開,建築結構關係清晰可見。建陵之初,兩宮皇太后曾派大臣到東陵相度萬年吉地。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兩宮皇太后借謁陵之時親臨閱視,確定了萬年吉地。建陵工程歷時6年,于光緒五年(1879)六月完工。兩陵並排,規制相同。


燙樣上的黃色標簽俗稱“黃帖”,註明了建築的名稱,尺寸以及工程做法。

  光緒二十一年(1895),慈禧對菩陀峪定東陵進行重修。隆恩殿、東西配殿、方城、明樓均被拆除重建,並對其餘建築揭瓦大修,歷時13年,至慈禧臨死前幾天才全工告竣。全分燙樣中黃簽上的文字,記錄了陵墓的基本尺寸和做法。

  樣式雷燙樣收藏至今已有一百年多的歷史,作為專供皇帝禦覽的宮殿建築設計模型,其歷史價值不言而喻:不僅反映了清代建築設計的思想、方法和水平,也體現了清代帝王對於建築使用的要求和審美情趣,具有歷史的可讀性。自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至今,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後輝煌的皇家建築—頤和園、天壇、清代陵寢、瀋陽故宮、避暑山莊等,也先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而作為這些建築精品最初的模型—樣式雷燙樣,其作用和價值也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來源:《中華遺産》)

責編:李菁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3 頁,當前為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