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建築的傳世絕響
v 設計個案——定東陵
樣式雷圖檔中有大量設計及施工程序完備的建築工程個案材料,堪稱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絕唱。如清東陵內定陵東側的定東陵,即清文宗咸豐孝貞皇后慈安和孝欽皇后慈禧的陵寢,自同治元年(1862)策劃,同治十二年開工,到六年後告竣,就有近千件圖紙和卷帙浩繁的文檔傳世至今,翔實地展現了該工程從選址、設計、施工直至組織管理的詳情細節。
慈安、慈禧的定東陵是清代規制最完備也是最奢華的後陵。整個設計,前前後後多有反復,樣式雷家族一直參與其中。同治十二年,菩陀山、平頂山更名為菩陀峪和普祥峪,定為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萬年吉地,並準備動工。此前樣式雷設計的方案遭到否定而不得不重新設計。樣式雷最初設計的方案是:兩位太后的地宮各自獨立,但她倆需共用一座享殿、一座牌坊、一座碑亭。這個方案遭棄的原因並不複雜。慈禧和慈安的關係十分微妙。慈安是咸豐的正宮皇后,而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兩宮太后表面上親如姊妹,但實際上勾心鬥角,誰也不服誰。於是,重新設計修改後的定東陵成了兩座規制完全相同但有各自獨立的陵寢。為此,樣式雷參酌先前帝後陵寢規制,做有總體佈局、單體建築的大量比較方案。
|
|
|
定東陵地宮個樣,現藏清華大學。 |
經過反復推敲方案最終確定下來,並按例製作了萬年吉地全分樣和地宮個樣等燙樣,進呈皇帝禦覽獲得欽準後,進行實施方案的建築設計和施工設計。
同治十二年八月,陵寢正式破土動工,光緒五年(1879)六月竣工。兩座陵寢面積都是2256平方米,都建有神道碑亭、三孔神路橋、隆恩門、隆恩殿、東西配殿、明樓方城、寶城寶頂和地宮。只有一點不同,慈安陵花費白銀266.5萬兩,慈禧陵用去白銀226.5萬兩,慈禧陵少用近40萬兩銀子。
地宮及外圍防護性、瞻禮性的寶城和方城明樓,是陵寢的核心。定東陵營建初期,曾參照孝陵、慕陵、定陵、昭西陵、孝東陵、泰東陵、昌西陵等相關規制擬定多輪方案。其中如欽定地宮方案,就倣照慕陵並增設了一道閃當券。
光緒二十一年(1895),慈禧下命將菩陀峪定東陵的大殿、配殿、方城明樓與寶城等一律拆除重建。懾于嚴苛的封建宗法禮制,慈禧陵寢的建築格局和規模保持不變,但在用料和裝修上,則極盡奢華之能事。隆恩殿和東西配殿木料使用名貴稀少的木中珍品—黃花梨木;梁枋上的金龍和璽彩畫全部貼金;寓意“萬福萬壽”、“福壽萬代”的內壁磚雕圖案全部篩掃紅黃金粉。在裝修上,慈禧也全然不顧祖宗規矩和禮法,太和殿作為封建王朝最高規格的宮殿才用了6根金柱,但她在隆恩殿和東西配殿裏總共用了64根金柱,其上還盤繞半立體的鎦金銅龍;大殿周圍的石欄杆雕刻著各種形式的龍鳳呈祥圖案;殿前的丹陛石以透雕加高浮雕手法把丹鳳淩空、蛟龍出水的神態刻畫得維妙維肖。當然,耗費也就可想而知了,僅享殿和配殿內壁磚雕和柱梁、天花板貼金就耗用黃金近5000兩。這些精美裝飾把慈禧陵三殿裝點得金碧輝煌,精美絕倫。這種精美豪華的裝修不僅在明清兩代的皇陵中獨一無二,就是在紫禁城中也難以見到。
慈禧太后改建的陵寢直到她去世前一年才完工。生前過分的奢華,給她招來了身後的大禍。1928年,孫殿英東陵盜寶,使慈禧苦心經營的天國之夢化成了泡影。
而樣式雷世家,為了慈禧的天國夢,也是盡心竭力,除了承擔相應的建築設計外,還負責大量的裝修、陳設等的設計。相傳第六代“樣式雷”雷思起就是因慈禧陵寢工程耗盡心血而勞累致死。
雖然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以朱啟鈐為首的中國營造學社就已對樣式雷家族及其圖檔展開研究,但是,七十年多過去了,當前我國的學術界對樣式雷的研究,包括對圖檔的價值、建築思想和理念等等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值得慶倖的是,昔日密藏于深宮的樣式雷圖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源源不斷地為設計師們提供靈感和精神食糧。走出深閨的樣式雷圖檔,期待著新的輝煌┅┅ (來源:《中華遺産》)
責編:李菁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