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 > 正文

知識競賽參考資料(一):鄭和航海知識

  
二、鄭和七下西洋

  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下西洋訪問各國。船隊由大小船隻百餘艘,人員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組成。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遠航至東南亞、印度洋,最遠到達紅海與非洲東海岸,遍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航程遠、歷時久、船舶數量多、噸位大、船員眾多、組織嚴密、造船和航海技術先進,影響深遠,為中外航海史之壯舉。鄭和率船隊下西洋遠在歐洲人所謂“地理大發現”的大航海之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比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87年,而哥倫布船隊只有3艘帆船,其中最大的排水量不到250噸,共有水手約88名;比達伽馬1497年率領的葡萄牙船隊到達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而達.伽馬船隊只有4艘船,其中最大的排水量只有120噸,船員約160人;比麥哲倫1519年開始環球航行要早114年,麥哲倫船隊共有5艘船,最大的排水量只有130噸。

  鄭和七次下西洋航經的主要國家、地區和來往日期

  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令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他與王景弘率領這支船隊,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江蘇太倉劉家河編隊集結出海,駛向福建長樂縣太平港駐泊等候東北季風到來,冬天,鄭和率船隊從福建閩江口五虎門開洋遠航,經南中國海域,首先到達佔城(今越南歸仁),然後到達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滿刺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舊港、阿魯、蘇門答刺、南巫裏(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蘇門答臘島上)。從南巫裏進入印度洋到達錫蘭山(今斯裏蘭卡)然後到達小葛蘭(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欽)、古裏(今印度卡利卡特)。鄭和在古裏立碑紀念,碑文説:“其國去中國十萬餘裏,民物鹹若,熙皓同風,刻石于茲,永昭萬世。”這是鄭和在國外建立最早的一塊碑。鄭和從這裡返航。在回航途中于舊港了打擊了海盜陳祖義的襲擾,首次用兵大獲全勝,為東南亞海域剷除了禍患,維護了海上航行的安全,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稱讚。鄭和船隊于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佔城、渤尼(今文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裏等國。到錫蘭時向有關佛寺佈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了《佈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船隊于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三次下西洋。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啟航,11月到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同年十二月,從福建五虎門出洋,順風疾駛經過十晝夜到達佔城,作短暫停留後派出一支分(舟+宗)船隊從佔城直接駛向暹羅。鄭和大(舟+宗)船隊離開佔城又到真臘,然後順風到了爪哇、淡馬錫(今新加波)、滿刺加。鄭和在滿刺加建造倉庫,下西洋所需的錢糧貨物,都存放在這些倉庫裏,以備使用。鄭和去各國的船隻,返航時都在這裡聚集,裝點貨物,等候南風開航回國。這裡是鄭和船隊下西洋的一個中轉站。鄭和船隊從滿刺加開航,經阿魯、蘇門答刺、南巫裏到錫蘭。在錫蘭鄭和又另派出一支分船隊到加異勒(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阿拔巴丹和甘巴裏。鄭和親率大(舟+宗)船隊去小葛蘭、柯枝,最後抵古裏,于永樂九年六月十六日(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永樂十年十一月十五日(1412年12月18日)朝廷命令鄭和進行規模更大的一次遠航。為了完成這次出使任務,他專程前往陜西西安禮聘大清寺的掌教哈三當翻譯。于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冬開始遠航。首先到達佔城。作短暫停留後,鄭和派出一支分(舟+宗)船隊到彭亨和急蘭丹(均在今馬來半島上),自己率大(舟+宗)船隊駛往爪哇。在爪哇停留一段時間,就開航到舊港、滿刺加、阿魯、蘇門答刺。從這裡鄭和又派分(舟+宗)船隊到溜山(今馬爾代夫群島)。而大(舟+宗)船隊從蘇門答刺駛向錫蘭。在錫蘭鄭和又再次派分(舟+宗)船隊到加異勒,而大(舟+宗)船隊駛向古裏,再由古裏直航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島)。這裡是東西方之間進行商業往來的重要都會。鄭和船隊從此啟航回國,途經溜山國,該國為女王執政,被稱為女人國。該國海域海水鹽分較低,浮力較小,故稱弱水,船到這裡吃水變深,且風大礁多,航海者多不敢從此經過。鄭和船隊前往時,國王派有經驗的老船長前來寶船導航,使船隊平安到達。後來鄭和船隊把溜山國作為橫渡印度洋前往東非中途停靠點。鄭和船隊于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1415年8月12日)回國。這次航行鄭和船隊跨越印度洋到達了波斯灣。

  第五次下西洋。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朝廷命鄭和送“十九國”使臣回國。鄭和船隊經過一段準備後於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遠航,首先到達佔城,然後到爪哇、彭亨、舊港、滿刺加、蘇門答刺、南巫裏、錫蘭、沙裏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東海岸)、柯枝、古裏。船隊到達錫蘭時鄭和派一支分船隊駛向溜山,然後由溜山西行到達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馬裏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馬裏境內)、麻林(今肯尼亞馬林迪)。大船隊到古裏後又分成兩支,一支船隊駛向阿拉伯半島的祖法兒、阿丹和刺撒(今也門民主共和國境內),一支船隊直達忽魯謨斯。每次鄭和船隊回來時都有些國家的使節同來中國訪問。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鄭和船隊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遠航到達國家及地區有佔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裏朱巴河)、麻林、古、裏、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裏、蘇門答刺、阿魯、滿刺加、甘巴裏、幔八薩(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使節。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再次出使西洋。同年閏十二月初六,船隊從龍灣(今南京下關)啟航,2月3日集結于劉家港。在劉家港,鄭和等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績碑》。船隊到達福建長樂太平港,在南山三峰塔寺立了《天妃靈應之記》石碑。兩碑都記下了他們六次出航的歷程。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隊從五虎門出洋。這次遠航經佔城、爪哇的蘇魯馬益、舊港、滿刺加、蘇門答刺、錫蘭山的別羅裏港。經由古裏、忽魯謨斯、祖法兒、木骨都束、竹步,再向南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然後開始返航。當船隊航行到古裏附近時,鄭和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裏逝世。鄭和船隊由正使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經蘇門答刺、滿刺加等地,回到太倉劉家港。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鄭和船隊到達南京。

  鄭和七次出使下西洋,遍歷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各國的歡迎,與所到國家建立了和平友好關係,進行了貿易和文化交流,在各國人民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影響深遠。

  為了紀念鄭和船隊在南海諸島的活動,中國政府曾在1947年公佈西沙群島西面的一群島嶼為“永樂群島”,東面的一群島嶼為“宣德群島”。將南沙群島中的一個群礁,為“鄭和群礁”。清朝末年梁啟超先生著有《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在近代史上拉開了研究鄭和的序幕。偉大的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論述到鄭和説: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196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東非索馬裏、肯尼亞等國,在演説中指出我國明代鄭和是一位大航海家,曾訪問過東非索馬尼、肯尼亞等國,為中非友誼作出過重大貢獻。20世紀8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現代化訓練艦命名為“鄭和” 號。

本篇文章共有 6 頁,當前為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