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知識競賽參考資料(一):鄭和航海知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4日 16:15 來源:國家海洋局

  

一、鄭和生平事跡

  我國明代的偉大航海家鄭和,原名馬和,誕生在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有名望的家庭。根據鄭和父親的《馬公墓誌銘》、《鄭和世系家譜》及其他相關資料可知:鄭和遠祖是西域人,宋朝時遷入中原。他的祖父、父親都曾去過伊斯蘭教聖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朝聖,被人們尊稱為哈只(意即巡禮人或朝聖者)。

  鄭和出生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率軍攻佔雲南,戰亂中鄭和被俘閹後隨傅友德征戰多年。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鄭和隨軍到了燕王府,成了燕王的近侍。由於“公勤明敏,謙恭謹密,不避勞勚”,深得燕王的信任。

  燕王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帝(也稱惠宗),年號建文,故又稱建文帝。對此諸王多有不服,諸王中燕王實力最大。建文帝為鞏固中央皇權,採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削藩建議,削了一些藩王,於是朱棣以“清君側”“靖難”為由,于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起兵發難,史稱“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佔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帝寶座,年號永樂。1403年為永樂元年,史稱明成祖,又稱永樂帝。“靖難之役”中的鄭村壩(在北平東南)一仗,是關鍵一戰。在該戰役中,鄭和建立軍功。永樂二年正月初一(1404年2月11日),朱棣賜他姓“鄭”,自此,改原名“馬和”為“鄭和”。同時又升任為內官監太監(正四品)。

  明成祖朱棣為加強對外友好交往,強調“宣德化而柔遠人”,“共享太平之福”,提高明帝國在東南亞和海外國家的威望,溝通國際貿易、促進中外文化科技交流,于永樂三年(1405年)任命鄭和為出使西洋各國的正使總兵太監,並六次派他下西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病死,其子朱高熾即位,為明仁宗,改年號為“洪熙”。仁宗下令下西洋的船隊全部停止活動。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明仁宗命鄭和任“南京守備”率下西洋的官兵守衛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去世。其子朱瞻基即位,是為宣宗,改年號為“宣德”。明宣宗看到鄭和下西洋停止後,海外諸國與中國的關係漸漸疏遠, “外藩貢使多不至”。為扭轉這種局面,宣德五年閏十二月(1431年1月),又派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在返航途中鄭和病逝于古裏。七次下西洋的實踐,證明了鄭和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和軍事統帥。

  這位海之驕子,殉職于他熱愛的航海事業。鄭和墓在南京城外牛首山。鄭和因無子立其兄馬文銘之子為嫡,名賜,字恩來。

  

二、鄭和七下西洋

  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下西洋訪問各國。船隊由大小船隻百餘艘,人員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組成。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遠航至東南亞、印度洋,最遠到達紅海與非洲東海岸,遍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航程遠、歷時久、船舶數量多、噸位大、船員眾多、組織嚴密、造船和航海技術先進,影響深遠,為中外航海史之壯舉。鄭和率船隊下西洋遠在歐洲人所謂“地理大發現”的大航海之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比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87年,而哥倫布船隊只有3艘帆船,其中最大的排水量不到250噸,共有水手約88名;比達伽馬1497年率領的葡萄牙船隊到達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而達.伽馬船隊只有4艘船,其中最大的排水量只有120噸,船員約160人;比麥哲倫1519年開始環球航行要早114年,麥哲倫船隊共有5艘船,最大的排水量只有130噸。

  鄭和七次下西洋航經的主要國家、地區和來往日期

  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令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他與王景弘率領這支船隊,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江蘇太倉劉家河編隊集結出海,駛向福建長樂縣太平港駐泊等候東北季風到來,冬天,鄭和率船隊從福建閩江口五虎門開洋遠航,經南中國海域,首先到達佔城(今越南歸仁),然後到達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滿刺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舊港、阿魯、蘇門答刺、南巫裏(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蘇門答臘島上)。從南巫裏進入印度洋到達錫蘭山(今斯裏蘭卡)然後到達小葛蘭(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欽)、古裏(今印度卡利卡特)。鄭和在古裏立碑紀念,碑文説:“其國去中國十萬餘裏,民物鹹若,熙皓同風,刻石于茲,永昭萬世。”這是鄭和在國外建立最早的一塊碑。鄭和從這裡返航。在回航途中于舊港了打擊了海盜陳祖義的襲擾,首次用兵大獲全勝,為東南亞海域剷除了禍患,維護了海上航行的安全,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稱讚。鄭和船隊于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佔城、渤尼(今文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裏等國。到錫蘭時向有關佛寺佈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了《佈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船隊于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三次下西洋。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啟航,11月到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同年十二月,從福建五虎門出洋,順風疾駛經過十晝夜到達佔城,作短暫停留後派出一支分(舟+宗)船隊從佔城直接駛向暹羅。鄭和大(舟+宗)船隊離開佔城又到真臘,然後順風到了爪哇、淡馬錫(今新加波)、滿刺加。鄭和在滿刺加建造倉庫,下西洋所需的錢糧貨物,都存放在這些倉庫裏,以備使用。鄭和去各國的船隻,返航時都在這裡聚集,裝點貨物,等候南風開航回國。這裡是鄭和船隊下西洋的一個中轉站。鄭和船隊從滿刺加開航,經阿魯、蘇門答刺、南巫裏到錫蘭。在錫蘭鄭和又另派出一支分船隊到加異勒(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阿拔巴丹和甘巴裏。鄭和親率大(舟+宗)船隊去小葛蘭、柯枝,最後抵古裏,于永樂九年六月十六日(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永樂十年十一月十五日(1412年12月18日)朝廷命令鄭和進行規模更大的一次遠航。為了完成這次出使任務,他專程前往陜西西安禮聘大清寺的掌教哈三當翻譯。于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冬開始遠航。首先到達佔城。作短暫停留後,鄭和派出一支分(舟+宗)船隊到彭亨和急蘭丹(均在今馬來半島上),自己率大(舟+宗)船隊駛往爪哇。在爪哇停留一段時間,就開航到舊港、滿刺加、阿魯、蘇門答刺。從這裡鄭和又派分(舟+宗)船隊到溜山(今馬爾代夫群島)。而大(舟+宗)船隊從蘇門答刺駛向錫蘭。在錫蘭鄭和又再次派分(舟+宗)船隊到加異勒,而大(舟+宗)船隊駛向古裏,再由古裏直航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島)。這裡是東西方之間進行商業往來的重要都會。鄭和船隊從此啟航回國,途經溜山國,該國為女王執政,被稱為女人國。該國海域海水鹽分較低,浮力較小,故稱弱水,船到這裡吃水變深,且風大礁多,航海者多不敢從此經過。鄭和船隊前往時,國王派有經驗的老船長前來寶船導航,使船隊平安到達。後來鄭和船隊把溜山國作為橫渡印度洋前往東非中途停靠點。鄭和船隊于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1415年8月12日)回國。這次航行鄭和船隊跨越印度洋到達了波斯灣。

  第五次下西洋。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朝廷命鄭和送“十九國”使臣回國。鄭和船隊經過一段準備後於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遠航,首先到達佔城,然後到爪哇、彭亨、舊港、滿刺加、蘇門答刺、南巫裏、錫蘭、沙裏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東海岸)、柯枝、古裏。船隊到達錫蘭時鄭和派一支分船隊駛向溜山,然後由溜山西行到達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馬裏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馬裏境內)、麻林(今肯尼亞馬林迪)。大船隊到古裏後又分成兩支,一支船隊駛向阿拉伯半島的祖法兒、阿丹和刺撒(今也門民主共和國境內),一支船隊直達忽魯謨斯。每次鄭和船隊回來時都有些國家的使節同來中國訪問。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鄭和船隊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遠航到達國家及地區有佔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裏朱巴河)、麻林、古、裏、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裏、蘇門答刺、阿魯、滿刺加、甘巴裏、幔八薩(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使節。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再次出使西洋。同年閏十二月初六,船隊從龍灣(今南京下關)啟航,2月3日集結于劉家港。在劉家港,鄭和等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績碑》。船隊到達福建長樂太平港,在南山三峰塔寺立了《天妃靈應之記》石碑。兩碑都記下了他們六次出航的歷程。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隊從五虎門出洋。這次遠航經佔城、爪哇的蘇魯馬益、舊港、滿刺加、蘇門答刺、錫蘭山的別羅裏港。經由古裏、忽魯謨斯、祖法兒、木骨都束、竹步,再向南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然後開始返航。當船隊航行到古裏附近時,鄭和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裏逝世。鄭和船隊由正使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經蘇門答刺、滿刺加等地,回到太倉劉家港。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鄭和船隊到達南京。

  鄭和七次出使下西洋,遍歷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各國的歡迎,與所到國家建立了和平友好關係,進行了貿易和文化交流,在各國人民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影響深遠。

  為了紀念鄭和船隊在南海諸島的活動,中國政府曾在1947年公佈西沙群島西面的一群島嶼為“永樂群島”,東面的一群島嶼為“宣德群島”。將南沙群島中的一個群礁,為“鄭和群礁”。清朝末年梁啟超先生著有《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在近代史上拉開了研究鄭和的序幕。偉大的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論述到鄭和説: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196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東非索馬裏、肯尼亞等國,在演説中指出我國明代鄭和是一位大航海家,曾訪問過東非索馬尼、肯尼亞等國,為中非友誼作出過重大貢獻。20世紀8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現代化訓練艦命名為“鄭和” 號。

  

三、明鄭和時期的對外交往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外交往的基本政策是“凡日月所照,無有遠近,一視同仁,故中國奠安,四方所得,非有意于臣服之也”,“遠邇相安於無事,以共享太平之福”,對各國要‘厚往薄來’,他的意思是不圖各國臣服的虛名,和各國交往要一視同仁,以誠相待。明成祖朱棣繼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對外政策,也講“內安諸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宣德化而柔遠人”,“四夷順則中國寧”,因此“銳意通四夷”。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敕諭各國王“祗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淩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由此可見,下西洋的總目標是建立和平、友好、安定、有序的國際秩序。

  朱棣還繼承了朱元璋不輕易對外用兵的政策。鄭和下西洋時有過三次用兵,一次是消滅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表面接受招安,又糾集5000余名海盜偷襲鄭和船隊,鄭和迎戰,海盜全部被消滅,陳祖義等3名盜首被擒,後押回國內正法。一次是錫蘭山阿烈苦奈兒發兵5萬,搶劫錢糧船隻,欲害使者,鄭和自衛反擊,阿烈苦奈兒被擒。明成祖朱棣“憫其愚無知”,不但沒有殺他,還放他回去。一次是蘇門答臘蘇幹剌謀奪王位,怨鄭和賜不及己,領兵數萬攻擊鄭和官軍,鄭和率眾反擊,擒獲蘇幹剌。爪哇西王都馬板和東王相攻殺時,把鄭和正在市場貿易的170名官兵也殺了,鄭和準備興師討伐,都馬板害怕了,譴使向明朝請罪,明成祖朱棣要他賠款黃金6萬兩,鄭和取消了用兵計劃,都馬板看危機過去了,就拒交賠款,鄭和派人嚴正交涉,才服罪,交了1萬兩,明成祖朱棣認為“既能知過,所負金悉免之”,也不再用兵。

  鄭和下西洋對有關各國和世界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對明朝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外交等同樣産生了重大影響。明帝國和東南亞、南亞、非洲地區的國家增進了友誼,一些小國希望明帝國支持他們抵禦強大鄰國的欺壓,而明帝國主持了公道。鄭和下西洋時調解的國家間糾紛,主要有安南和佔城,滿剌加與暹羅,三佛齊與爪哇,錫蘭和各鄰國的爭端等。

  由於在政治上友好,貿易上有利,許多亞非國家紛紛派使臣來華進行朝貢貿易,這實際上是一種官方貿易。明朝對一些國家規定三年一貢或二年一貢,很多國家不僅年年來,有的甚至一年來幾次。明朝政府對違令來的,還是允許貿易。僅明代永樂年間鄭和到過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就有318次(不包括朝鮮、日本、琉球),國王率團來華訪問的有4個國家的11位國王,其中有3位國王逝世並安葬于我國,蘇祿國東王葬于德州,渤泥國王葬于南京,古麻拉朗國王葬于福州。

  鄭和下西洋傳播了中華文明。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很多國家對中國的禮儀、風俗、服飾,曆法、度量衡、生産技術等,都非常崇拜,紛紛派學生到中國求學。文化的傳播加速了他們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增進了和中國的友誼。中國也了解了各國的情況,也學到了外國的生産、生活經驗,促進了物種的交流。鄭和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對佛教、道教等其他宗教也很尊重,出航前後都要朝拜媽祖,祈求神佑。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造船業和相關的科技的發展,也促進了作為禮品和貿易物資的絲綢、瓷器、煉鐵、茶葉等行業生産的發展。由於海上絲綢之路暢通,明朝和各國關係友好,海上民間貿易也得到發展。

  鄭和下西洋時在海外建了一些航海分(舟+宗)點,也是貿易的基地,如:佔城、古裏、滿剌加、溜山等地,都建了保存、中轉物資的倉庫。這些地方後來都成了華僑聚居點。東非肯尼亞的巴狄島上加村的法茂人,就自稱是鄭和船隊水手的後裔。

  鄭和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威望。1874年英國駐華外交官梅輝立第一個發表了研究鄭和的文章,隨後荷、美、法等國學者也發表了很多文章,90年代,美國人露易斯 雷瓦西Louise Levathes寫了一本紀念鄭和的著作《當中國稱雄海上》(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引起西方國家的廣泛關注,引發了研究鄭和新的熱潮。鄭和下西洋時,阿拉伯人曾把鄭和寶船畫了下來。後來美國人把鄭和寶船圖和哥倫布乘坐的船進行了對比,證明兩者大小相差懸殊。

  1998年美國地理雜誌評選的1000年來全球貢獻最大的100位人物中,中國入選6位,即范寬、朱熹、忽必烈、鄭和、曹雪芹、毛澤東,鄭和列在6人之首。英國人退役潛水艇長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 用十幾年時間,研究鄭和發表了《1421年—中國發現了世界》,他認為鄭和是環球航行的第一人,引起世界史學界激烈爭論,都説明世界對鄭和的重視。鄭和是世界歷史上的偉人,東南亞國家尊敬鄭和,保留了很多紀念鄭和的遺址,在印度尼西亞有三寶壟、三寶墩、三寶洞,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斯裏蘭卡還保存鄭和立的石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等國都有三寶廟。在非洲的索馬裏布拉瓦地區還有一個中國村,叫鄭和村,就是因為鄭和船隊曾經到過那裏。

  鄭和下西洋帶往各國的物資有絲綢、瓷器、鐵制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業品、茶葉、貨幣、曆法、衡器、書籍、藥材等等,帶回的物資大多是土特産,有香料、藥材、生産瓷器所需的原料、珍稀動植物等。鄭和是友好的使者,從他身上,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民族精神,看到了中國的道德準則,看到了中國友好的誠意。鄭和下西洋是人類征服海洋的偉大壯舉,是“地理大發現”的先導,鄭和航海圖、水浮羅盤、木船水密隔艙等先進的航海、造船技術對世界航海事業都是重大貢獻。鄭和和西方航海探險家比較有本質的不同。西方航海探險家他們所到之處就是掠奪、燒殺、欺詐、領土擴張,以達伽馬為例,1502年他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沒有武裝的船,達伽馬下令搶光船上的財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燒死,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殘忍搶劫的記錄。

  

四、鄭和下西洋事跡記錄

  1、費信的《星槎勝覽》

  記載鄭和下西洋事跡的第一手記錄,至今傳世的,主要有第三、四、七次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所寫的《星槎勝覽》。費信是江蘇昆山縣人。22歲時選入鄭和下西洋隊伍中。在其所著《星槎勝覽》自序中自稱四次參加鄭和下西洋。全書分為前後兩集,前集為費信親自考察過的22國。後集是根據收集來的資料寫的,共23國,彌足珍貴。

  2、馬歡的《瀛涯勝覽》和鞏珍的《西洋番國志》

  馬歡是浙江省紹興人。回教徒,隨鄭和第四、六、七次下西洋,任阿拉伯語翻譯。他在第一次回國就開始著述該書,以後兩次下西洋歸來又充實所見所聞。全書共記述20國地理風情物産。

  鞏珍是南京人,只跟隨第七次下西洋,年齡小,才“出幼”,就當了“幕僚”,往還三年,回國便寫起《西洋番國志》,記海外20國事。特別是書中記錄了永樂、宣德兩皇帝的三條聖旨,成了今天研究鄭和下西洋歷史的難得史料。

  3、永樂十四年,永樂皇帝在南京天妃宮立了《禦刺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

  4、宣德六年,鄭和、王景弘在劉家港立了《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同年十一月,在長樂立《天妃靈應之記碑》,記述鄭和六次遠航經歷與活動。

  5、關於“西洋”“東洋”的分界和範圍

  明代初期,鄭和航海時期所謂的“西洋”“東洋”是繼元代而來的。但是,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東洋西洋,其內涵範圍並不相同。

  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西洋”,一般以參加下西洋的馬歡《瀛崖勝覽》所説為準。該書“南渤裏國”條説:“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也就是以馬六甲海峽西口的韋島(Pulau We)為東、西洋的分界點。其東為東洋,其西為西洋,一般説是印度洋。

  6、鄭和第一、七次下西洋始發港和最後一次歸宿港為南京

  永樂三年(1405年),南京是明朝的京城,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奉命于南京,製造寶船的寶船廠在南京,支領下西洋賞賜給各國的禮品,船舶備用航行中物資及人員生産生活用品相當部分在南京籌集,大部官兵徵招于南京,永樂帝舉行宴別也在南京。南京又是全國最大通海的內河港口,所以作為首航始發港。《鄭和航海圖》繪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明示由南京龍江港起航。

  宣德八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歸來後,宣德帝無意再下西洋,乃令所有下西洋的船舶包括停泊在福建長樂和太倉劉家港的統統歸集于南京港。

  

五、鄭和船隊的造船、航海、通訊技術

  1、大號寶船。據馬歡《瀛涯勝覽》卷首記載:“寶舡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明代一尺,相當於0.311米,所以大號寶船折合公制,長約138米,寬約56米。

  2、關於靜海寺殘碑所記二千料海船、八櫓船

  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回國,都向永樂帝奏報海上風險和帶回佛牙寶物,永樂帝在建成南京龍江天妃宮之後,又在南京獅子山下興建了靜海寺。寺中刻有鄭和立的《南京靜海寺碑》。現有殘碑記載:“一、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二千料海船,並八櫓船……”。現在學者估算二千料海船排水量約為一千余噸。八櫓是小型海船,帆櫓兼用,有風駛帆,無風蕩櫓,適合於在港灣、內河和無風條件下使用。

  3、鄭和船隊組織嚴密,配套科學,由寶船戰船座船糧船水船等組成。

  4、航海羅盤24方向和48方向的組成。

  鄭和航海時,尚無360o一週的觀念。當時使用的羅盤有24個方向,係用24個漢字圍環組成。即10天干中的8個:甲、乙、丙、丁、庚、辛、壬、癸;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八卦中的4維:乾、坤、巽、艮。地支每字的中線刻度即代表10位整度數的,如30度、60度、90度等等。每個字佔有15度。兩字之間稱為縫針,如子癸,癸醜等等。共可有48個指向,每向為7.5度。這樣正北,北北東、東北、東東北等向都有了,在木帆船時代已夠精確。羅盤指針扎于燈芯草上,浮于羅盤內水上。雖有風浪顛簸,也不易脫針,而保證正常指向。

  5、探測水深、底質的方法和單位。

  為探測水下淺灘,暗礁、避免船底擦淺、觸礁,或為測定船舶航行的位置,需測量船下水域深淺和底質。採用長繩繫上涂有牛油的鉛錘拋入水中探測。根據測得的水深,水底不同底質(泥沙或岩石等),結合船長經驗,與前人航海測量水深、底質記錄對照,以判斷航行所在位置。其計量單位稱“托”,其長度為成人兩臂伸開之距。每托約合五市尺。《鄭和航海圖》即是按此長度計算水深的。

  6、測量星體以確定航船位置的方法和單位

  鞏珍《西洋番國志》中説下西洋的船是靠日月升落辨別東西方向,靠測星體高低,度量遠近的。測量星體高度的方法稱作“過洋牽星術”,高度單位稱作“指”。有人説它是受阿拉伯航海術的影響,其實這種方法我國遠在戰國、漢代未通阿拉伯之前就有了。

  牽星術用來測量星體高度的儀器稱作“牽星板” ,一般為12片,均為正方形,由小到大,最小為1指,最大為12指,每邊長約2厘米,折合今度數,1指約為1.9o。鄭和時可能多於12片,超過12指。船員測量星體的具體時間為太陽升起前和落下後的12分鐘之間的晨昏曚影時。

  7、鄭和船隊航行計程方法和單位

  鄭和航海時,以“更”為單位時間和計程單位。以一晝夜為十更,每更約合16.22海裏到10.81海裏之間。

  8、鄭和船隊通訊聯絡:白天看旗幟,夜間看燈籠,霧雨雪天氣視距不良,用鑼鼓音響聯絡。還使用信鴿作為通訊聯絡手段。

  9、鄭和船隊駛風技術

  船遇逆風側風,只要將帆面傾斜到一定角度,風力吹到帆面上形成垂直于帆面的力,就能推動船舶前進。操縱的方法大體上是,將船頭調向左或右前方偏斜前進,此時視風角若干,將帆面調到有利帆角,在此折線航行段中打偏航行,當航行到一個航段完時,將船頭以大角度迎風移到另一方向斜行,再以右舷受風,主帆隨著轉向,開始第二個折線航段中的打偏航行。這樣船舶沿“之”形的曲折航線借風駛帆前進。

  

六、對鄭和評價和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活動

  我國當代明史學家吳晗在1962年為中共中央黨校講授明史時,對鄭和的偉大航海實踐曾作專題論述。説“鄭和是歷史上最早的、最偉大的、最有成績的航海家。”

  鄧小平在1980年曾深刻地指出:“現在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恐怕明朝明成祖時候,鄭和下西洋還算是開放的。明成祖死後,明朝逐漸衰落,以後清朝康乾時代,不能説是開放。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

  江澤民在1991年5月出訪蘇聯前夕,在回答蘇聯記者關於“您對那些歷史活動家和政治家最感興趣?請舉出中國諸多世紀的歷史中您認為最重要的事件”的提問時,他答道:“就古代而言,中國對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的“絲綢之路”和公元十五世紀的鄭和下西洋,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説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就致力於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進行文化和經濟交流,共同創造美好未來,……總而言之,古今中外有許多歷史人物,他們推動了社會進步事業,我對他們都懷有敬仰的感情。”1994年11月江澤民在訪問馬來西亞時,再次強調“早在明朝時期,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駐節馬六甲,與當地人民結下深厚友誼,構築了中國通向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中馬之間的這種友好關係一直延續至今。”

  胡錦濤2003年10月24日向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參從兩院發表演講講到:“中國和澳大利亞雖分處南北半球、遠隔重洋,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中國人民始終對澳大利亞懷有友好感情。早在十五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明朝的遠洋船隊就到達澳大利亞海岸。在漫長的歲月中,許多中國人飄洋過海,陸續來到澳大利亞這片古老的“南方大陸”。他們把中華文化帶到這裡,同當地人民和睦相處,為澳大利亞的經濟社會和多元化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以“熱愛祖國、睦鄰友好、科學航海”為主題,安排6項紀念活動:(一)2005年7月,在北京舉辦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大會。(二)2005年7月,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展覽。(三)中央電視臺拍攝一部介紹鄭和下西洋的電視專題片,于2005年6、7月間播放。(四)2005年7月,在上海舉辦“鄭和航海暨國際海洋博覽會”。(五)2003年至2005年每年舉辦不同主題的航海暨海洋知識競賽、講座、夏令營活動。(六)2003年至2005年,分別由上海市、福建省和江蘇省舉辦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學術交流活動。

  開展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活動,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的優良傳統,增強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特別是與東南亞國家業已存在的睦鄰友好關係,增強與世界各國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與社會發展,是為了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鄭和下西洋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和我國航海科技的偉大成就;是為了普及航海科學和海洋科學知識,提高全民族的航海意識和海洋意識,促進航運事業的發展和海洋的開發利用;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學術和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促進祖國的統一大業。

責編:王云云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