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陳雲誕辰百年 > 正文

不能忽視曲藝的娛樂作用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3日 16:41)

  

(一九六一年二月十四日)

  關於評彈問題,談幾點意見。

  一、要懂得聽眾的心理。他們來聽曲藝,首先是為了文化娛樂的需要,不是來上政治課。作報告也要講幾句笑話。思想教育的目的要通過藝術手段來達到。目前,對評彈節目中噱頭、穿插的作用注意不夠,舊節目中原有的刪得太多,新節目中則比較少,失之於過分嚴肅。我曾經研究過一部老書中的噱頭,百分之九十是可以保留的,可能原來的低級、黃色的噱頭已經由藝人自己刪去了。藝人幾年來在政治思想上已有提高,有的還寫了一些新內容的東西。對藝人的要求可以各有不同。年紀較大的,即使下去生活若干時候,也還是可能寫不出東西來,或者寫不好。對這種人,可以不勉強,讓他們説傳統書好了。

  二、整理舊書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方案,愈多愈好。可以各改各的,做一些試驗。通過演唱實踐,最後肯定哪一種好,還可以取長補短。改得失敗的,內部可以討論,不要公開批評,以免藝人膽怯,不敢動手。整舊必須去蕪存菁,保留其無害的部分。反動、迷信、黃色的毒素當然要清除,繁瑣冗長的東西刪去一些,也是必要的,那是過去藝人為了賣錢*口而硬加的。今天的聽眾和過去的根本不同,沒有那麼多空閒來聽冗長嚕囌的東西。

  三、書場節目可以包括下面三個部分:(一)與社會主義政治生活有關的,必須創作,必須演出,以便充分發揮曲藝的宣傳教育作用,其中可能有一些成為保留節目。(二)從長篇小説、戲劇等改編的新節目,其中有一些可以不斷加工,使之提高、豐富。(三)傳統節目,這一部分不能丟掉。如果有的聽眾聽了某些傳統節目,覺得缺乏政治教育意義,因而給藝人提意見,也是可以理解的。藝人不必因此就緊張起來,要看這種意見是不是普遍的,佔什麼地位。

  四、有一些新的文藝工作者參加評彈工作,很好。有適當的評彈藝人參加作協、音協、劇協的活動,也是有好處的。要增加一些旅行演出。現在學評彈的人還太少。可考慮外地人也學學評彈,試用普通話或當地方言唱評彈。

  五、評彈的流行地區,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蘇州聽書的人約佔人口的百分之十。上海聽書的人約佔千分之五,每天約三萬人次,據説僅次於電影觀眾。江蘇還有其他曲藝,如揚州評話、揚州彈詞等。揚州彈詞的音樂比較單調。北方的曲藝也有不少。唱京韻大鼓,一般不“開相”(1),動作少,著重在唱和白,表的部分較簡單。我的印像是北方大鼓不如南方評彈生動。

  六、京韻大鼓中有些傳統節目,如《大西廂》、《鬧江州》、《殺惜》、《遊武廟》(2)等都好。有四個特點:字正腔圓、詞意輕鬆、曲調優美、節奏有變化。可是,現在有些新編的京韻大鼓則丟掉了後面三個特點,只剩第一句,字正腔圓,或者再加一句:四平八穩。

  七、要注意某些藝術形式的趣味性的特點。現在有些相聲不引人笑,有些滑稽戲並不滑稽,就像評彈缺少噱頭一樣。有人説,保存了噱頭和穿插,會破壞評彈藝術的完整性。對不對呢?我看不對,也許去掉了噱頭和穿插,才真的破壞了評彈藝術的完整性。

  * 這是陳雲同志同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負責同志的談話。

  注 釋:

  (1)“開相”,指對故事中人物外形,包括面貌、服飾等的描繪。

  (2)《大西廂》,以《西廂記》故事為題材,穿插近代民間生活習俗。《鬧江州》,取材于《水滸》第三十五回,寫李逵因奪魚與張順爭鬥的故事。《殺惜》,取材于《水滸》第二十一回,寫宋江怒殺姦婦閻婆惜的故事。《遊武廟》,寫明太祖偕劉基遊武廟,品評歷代名將,流露出對功臣猜忌的故事。以上四篇,都是京韻大鼓傳統曲目。

責編:李菁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