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歷史頻道 > 世紀偉人 百年小平 > 首頁 > 正文

在偉人開闢的航道上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30日 09:39

  黨的十四大以來,上海人經歷了最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的五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平均以14%以上的速度增長,比上一個五年加快了一倍。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從五年前的千余美元一躍突破三千美元大關,達到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水平。大橋飛架,新樓高聳,道路延伸,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改變了浦江兩岸的舊景。市場化、貨幣化、國際化的新機制,迅速更換著舊體制機器的部件,使大上海作為資源配置中心的功能日趨顯現,被聯合國官員稱讚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歷數五年巨變,上海人心中充滿了對鄧小平同志的感激和崇敬,充滿了對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信賴。正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十四大,使上海抓住了新的機遇,駛向一條新的寬闊航道;黨的十四大作出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更為這條航道注滿了活水。小平同志1988年以來曾七次親臨上海視察,對上海的改革發展作了許多寶貴的指示,《鄧小平文選》三卷中談到上海就有56處之多。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牢記小平的囑託,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牢牢把握千載難逢的大發展機遇,把偉人描繪的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繼80年代開放經濟特區和沿海城市後,小平同志在90年代打出了上海這張"王牌":"比如抓上海,就算一個大措施。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上海市黨政領導從中領悟到,這絕非僅僅就上海一地的發展提出的具體工作要求,而是小平同志以深邃的歷史眼光,環視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對中國發展的全局所進行的戰略思考,是確立上海在90年代、乃至下一世紀經濟發展大格局中一種全新的戰略定位。

  從全國經濟發展的格局看,黨的十四大以後,中國的改革開放由沿海向廣大腹地推進,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沿江地區在這一輪的發展中舉足輕重。從這個意義出發,上海是一個"龍頭",一個"基地"。小平同志明確指出,要"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

  從國際經濟的發展態勢看,世界經濟重心正向亞太地區轉移。上海歷史上就是東亞地區的國際性大都市,正如小平同志所説:"上海在人才、技術和管理方面有明顯的優勢,輻射面寬。"我國參與國際競爭,上海是一張"王牌",可以加快縮短與發達國家的距離,趕上和超過周邊一些起飛較早的國家和地區。

  "龍頭"與"基地","王牌"與"捷徑",上海市委、市政府為此激發起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感和緊迫感。對於如何承擔起這樣的歷史使命,小平同志也有著高遠而明確的設計:"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搞。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

  根據小平同志的戰略構想,江澤民同志在十四大報告中指出:"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儘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這一決策,為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一錘定音!

  五年後的今天,人們發現小平同志戰略思考和黨中央的戰略決策是何等的英明:

  正是由於這樣的戰略定位,上海才下決心重新選擇自己的城市發展戰略,果斷地實行"兩個轉變":城市功能從單一的生産功能轉變為綜合服務功能,産業結構排序從"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並據此明確了"三個優先發展"的戰略重點:優先發展城市基礎設施、第三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

  正是由於這樣的戰略定位,上海把金融業的發展擺到"先行"的位置上。五年內金融業超常規發展,形成了以專業銀行、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地方銀行、合作銀行、信託公司和保險公司等七個層次的金融體系。外資金融機構達到210家。海內外融資手段和渠道不斷拓展,為上海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財力支持,一著棋活,全盤皆活。

  正是由於這樣的戰略定位,上海人認清了自己的使命、找準了自己的方位,多年積攢的潛能如噴泉奔涌,以奮發的精神和非凡的創造力,成就了讓世人矚目的發展奇跡。

  "你們要抓住20世紀的尾巴,這是上海的最後一次機遇啊"

  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中,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就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小平同志生前到上海視察,每次談到機遇和發展,急切之情溢於言表。

  1992年春節,小平同志説:"這是你們上海最後一次機遇。這個機遇你們不能放過。"

  1993年春節,小平同志又説:"希望你們不要喪失機遇,對於中國來説,大發展的機遇並不多。"

  1994年,小平同志最後一次來上海,回京那天,他特地把吳邦國和黃菊同志叫上火車,殷殷囑咐:"你們要抓住20世紀的尾巴,這是上海的最後一次機遇啊!"

  上海人民怎能忘記小平同志這鄭重的囑託!在機場大道,在人民廣場,在所有重要的場合,上海人把"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寫在最醒目的地方,既昭示世人,也提醒自己。

  由於舊體制的包袱和慣性,上海人自我禁錮,喪失過一些機遇。80年代在上海工作的江澤民同志多次組織思想解放的大討論,鼓勵上海人再也不能自己束縛自己手腳。在學習小平同志關於發展機遇的理論時,在學習黨的十四大精神時,各部門一件一件地反思那些"抓到螃蟹沒嘗到鮮",甚至由於準備不足,機遇來了惶然失措的事例,痛感倘若在這最後的機遇面前再無所作為,將愧對歷史,愧對小平同志!

  市委書記黃菊一再提醒上海的各級幹部:從全國和周邊國家看,新的發展機遇並非上海獨有;從上海來看,上海的機遇也不等於各部門、各區縣的機遇。沒有強烈的機遇意識,面臨的機遇就會喪失,出現的機遇就抓不住,看到的機遇就不會用。

  "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形成上海各級各界的強烈共識。在事關發展全局的重大步驟上,上下一心,未雨綢繆,聞風而動,開足馬力,把機會的效益發揮到極致。光是項目的準備,上海市就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數據庫,滾動篩選了數千個重大項目,供投資者"點菜"。

  浦東開發開放是90年代上海最重要的機遇。上海高舉開放的大旗,東西聯動,全力推進。十大基礎建設工程提前兩年完成後,又緊鑼密鼓地展開第二輪"十大工程";基礎性開發初具規模,功能開發又不失時機地拉開大幕。海內外不少金融機構和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大市場紛紛移師浦東,既發揮了輻射效應,又聚集了人氣。新區經濟持續以高出浦西一倍的增幅高速增長,國際化、市場化、多功能的運轉體系正加速形成。

  建立國家級要素市場,這是上海構築三個中心的重要步驟。在上海有關部門精心籌劃下,短短三年,上海金屬交易所等國家級要素市場紛紛落戶上海。一個以國家級市場為龍頭、區域性市場為骨幹、地方性市場為基礎的市場體系初具輪廓,商品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人才流加快向這裡積聚。

  上海要發揮城市綜合服務的功能,經濟結構的調整刻不容緩;特別是龐大的工業體系得不到改造和升級,就會拖城市發展的後腿。早下決心早主動。於是,始於80年代末的産業結構調整,在黨的十四大以後,更以"壯士斷腕"的魄力迅速推進。於是,新的支柱産業壯大崛起,傳統工業開始脫胎換骨,第三産業比重從31%上升到44%,高新技術産業佔全市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2%提高到10%。

  為了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上海制定了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種資金的開放戰略。外商投資源源不斷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産業,利用外資從1994年到1996年連年突破百億美元;外貿出口以高出國民生産總值的速度持續增長,國際市場的依存度達到40%以上。上海的經濟運行因為有了長袖善舞的廣闊空間而具備了相當的抗波動能力,實現了有速度、有效益、有質量的良性循環。

  "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亙古未有的偉大創舉,每前進一步,都需要激發創新精神,都要有"零的突破"。人們可以發現,不少具有這種突破和開創意義的事物,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上海:第一份電真空股票,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第一家發行B股的股份公司,第一家經營證券業務的證券公司,第一家期貨交易所,第一塊以批租形式有償轉讓的土地,第一個地區性國有資産管委會,第一個社會性的再就業中心……

  曾經是計劃經濟模範執行區的上海,一躍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先行區。這得力於上海人對"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深刻理解,更得益於小平同志的直接教誨。小平同志與上海市負責同志有過一次意味深長的談話:"什麼事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才能開拓新路。試第一個就要準備失敗,失敗也不要緊。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

  這三個"一點","點"中了上海人的要害,也給了上海人勇氣和信心,激勵他們從改革的"後衛"走向"前沿"。市委、市政府按照黨的十四大的精神,確立了改革開放的領先戰略,制定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框架的實施步驟,以改革的精神解決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為了衝破舊體制的思想羈絆,上海市委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大型的理論務虛會。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區縣局、部委辦的負責人聚集一堂,閉門謝客,學習理論,開動機器。決策者們在務虛會上談新思路、新舉措,交流思想解放的成果。市領導"坐堂會診",缺少思路的、沒有創見的,自己就會坐不住。這樣,啟動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一道道新的發展方略在這裡形成。

  國有企業的改革,現代企業制度的探索,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首要任務。江澤民總書記對上海率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框架寄予厚望。上海根據十四大提出的總體要求,大膽實踐,按照"企業優勝劣汰、職工能進能出、經營者競爭上崗、資産保值增值、社會保障完善"五大新機制和企業內部的"五個加強"及22個量化指標,重塑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全市242個試點企業制度創新、機制轉換進展順利。

  資産負債率高和勞動力分流轉移是現代企業制度進程中的兩大難題。上海市領導親自動手攻堅破難。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基層的智慧和創造,推出了"六個一點"和社會再就業新機制的大膽舉措,獲得顯著成效。僅僅兩年,全市國有獨資企業總資産增長了五成多,資産負債率由80%下降到67%;五年中,近90萬由國企分流出來的職工通過全市九大"再就業中心"和各種市場渠道獲得重新就業。

  城市建設和舊區改造,可説是上海改革創新又一精彩篇章。面對欠賬太多、超負荷運轉的上海,不少人望城興嘆:如此浩大的改造工程,到哪去籌措數千億的鉅資?"土地級差效應"的思路打開,腳下的土地變成了滾滾財源,不僅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面積舊城舊區改造得以實現,還為城市和經濟的重新佈局贏得了新的空間。一個以中央商務區、中心商業區和城市外圍的新興工業區為主要輪廓的城市形態嶄露新姿。與此同時,200多萬市民喬遷新居,上海人生存環境與生活質量得以明顯改觀。受到盤活存量思路的啟發,上海推出了出讓城市基礎設施經營權的舉措,已建成的道路、橋梁一經出讓,迅速回收投資,轉而成為新一輪基礎設施的投入。

  上海決策者在改革的探索中提出,改革發展一定要堅持三個"特":中國特色,時代特徵,上海特點。同時充分考慮各方面對改革的承受能力。上海的改革並非沒有困難和阻力,但他們堅定不移地按照"三個有利於"的判斷標準,以實事求是的工作路線,成功地把一項一項改革推向前進。

  小平同志1992年視察南方到上海時,要求上海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答卷。他説:"到本世紀末,你們上海浦東及廣東深圳要回答一個問題:你們搞的是姓'社'不姓'資'。而且你們兩個方面都要做標兵。一方面你們要講綜合國力,第二方面就是精神文明。"遵照小平同志和黨中央的要求,上海市黨政領導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堅持群眾參與,虛事實辦,常抓不懈。上海每一項經濟改革的推進,都伴隨著精神的動力和精神的成果,都伴隨著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放眼看,在偉人開闢的航道上,"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上海穩把舵,滿張帆,向著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向著輝煌的21世紀,破浪疾駛。

  作者 新華社記者 沈世緯 陳雅妮 陳毛弟 來源 人民日報

  鄧小平在上海的革命足跡

  1920年9月11日,年僅16歲的鄧小平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他從上海啟程到到法國留勤工儉學,探索中華民族解放道路的旅途,並在法國加入了為之畢生奉獻的中國共産黨。

  1927年春,鄧小平回到上海,不久轉赴漢口中共中央機關工作。

  1927年“八七會議”後,中共中央遷往上海,23歲的鄧小平擔任中央秘書長,在上海主管文書、機要、交通、財務等工作,直到1929年8月離開。

  1930年2月初,鄧小平秘密回到上海向黨中央彙報工作。他在上海呆了兩個月,4月份才離開。在上海,黨中央決定任命鄧小平為紅七軍和紅八軍兩支部隊的政委。

  1931年紅七軍進入江西後,鄧小平被派至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

  1949年,擔任總前委書記、華東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指揮了上海戰役,使上海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手中。

  1988年至1994年的7年間,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每年都來上海視察,對上海的工作作了許多重要指示,並寄予殷切期望。

  1994年的春天,當鄧小平最後一次離開上海時,他留下了充滿深情的企盼:“你們一定要抓住20世紀的尾巴,這是你們上海的最後機遇!”

(編輯:紀東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