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際舞臺 > 正文

(十五)穿越時空的隧道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5日 14:34

   會見石油大王哈默

  下午6時45分,鄧小平一行離開旅館,冒著大雨,車行40分鐘前往西蒙頓市。這將是鄧小平在美國最輕鬆的一個夜晚,當年的得克薩斯是美國牛仔縱橫馳騁之所,西部風情百年猶盛,如今演變成一項歡樂産業。

  鄧小平下車走進預定的飯店,宴會大廳裏的炭烤豬排已經飄香,還有烤香腸、核桃餡餅、土豆沙拉以及富有牧場風味的烤豆子,自然少不了啤酒、咖啡和軟飲料,這是一次“野炊式”烤肉晚宴,正是大快朵頤之時。

  四方賓客雲集,鄧小平也要在這裡結識新朋友。

  有一位老人匆匆來到,他是八十高齡的亞蒙哈默,專程從加利福尼亞趕來,希望當面結識鄧小平。他在宴會廳外圍就被服務員擋住了。

  原來,名單上把負責聯絡哈默出席晚會的公司高級代表的名字寫上去了,使得真正的出席人在大門外遭受冷遇。

  女主管馬上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粲然一笑告訴哈默:“好了,您的座位在第五號桌。”那是得克薩斯石油大公司董事和經理們的座位,只有哈默這麼一位來自加利福尼亞的不速之客。

  這時,鄧小平到了,已經入場的50余位石油界人士先一步起立在門內迎接。鄧小平進入宴會廳的時候和他們逐一握手。來到哈默面前,翻譯剛説了幾句,鄧小平就説:“你用不著介紹哈默博士了。”他握住哈默的手説:“我們都知道你,你是在蘇聯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了列寧的人。現在,你要來中國幫助我們呢。”

  “我非常願意。”哈默對鄧小平説:“可是據我了解,你們不允許私人飛機進入中國。而我的年紀太大了,不能乘坐商務飛機了。”

  鄧小平聽了把手一揮,果斷地説:“這好辦。你只要給我一封電報,告訴我你想什麼時候來,我可以作出一切必要的安排。”

  鄧小平來到主賓席就座,賓主亦各自就座。中國副外長章文晉恰好與哈默同席。他認識哈默,馬上把他拉起來説:“你不應該坐在這裡。你應該和鄧副總理在一起。”説完就引導哈默走向主賓席。鄧小平果然請哈默坐在他的身邊。

  晚宴僅安排一小時。鄧小平在席間與哈默説話最多。他向哈默詢問當年這位23歲的醫學博士怎樣第一次與列寧會面?還向哈默打聽對列寧“新經濟政策”的認識。

  哈默被深深感動了。此後不久,他就來到中國,在山西平朔露天煤礦進行合資開發。

  觀看馬術表演

  烤肉晚宴結束了,在濃烈的鄉村音樂中,鄧小平一行來到競技場觀看馬術表演,2000名觀眾向鄧小平發出了歡呼聲。

  此時暮雨初收,正好蓋住了馴馬競技場的塵土。盛情的主人奔上貴賓席,向中國客人每人贈送了一頂當地産的牛仔帽。鄧小平笑著接過牛仔帽,毫不猶豫地戴在頭上,身邊的冀朝鑄為他扶正了帽檐。全場一片掌聲。

  美國人生性活潑,歡送會也不例外,席間,主人向每位客人贈送一頂牛仔帽。結果,深諳歐美禮儀的韓敘接過牛仔帽就戴到了頭上。事後據説有人非議,認為韓敘這樣做有失體面云云。當時“四人幫”甚囂塵上,出現這種議論折射了歷史的曲折。

  更加動人的一幕隨後就拉開了。鄧小平受競技場主人的邀請,走下貴賓席來到場間,登上了一輛仿製的19世紀馬車。馬車繞場兩圈,鄧小平從馬車的車窗中伸出手來,向四週的觀眾揮動。

  場上頓時歡聲雷動。

  鄧小平在貴賓席重新入座後,表演就開始了。第一個節目是得克薩斯州牧場主的一批獲獎公牛繞場展示。西伯格牧場通過鄧小平向中國人民贈送了一頭14個月大的布拉馬公牛。主人説,這頭純種牛目前價值約1萬美元,長大些還將增值。不久,這頭純種牛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度過了它的一生。

  接下來就是熱情奔放的馴馬和馴牛表演。牛仔靴、發出刺耳響聲的踢馬刺、寬邊高頂帽、皮制馬鞍、猛然躍起的野馬、一個勁往前闖的小公牛和在它頭頂上打旋的套繩……為時近1小時的表演非常精彩。

  結束訪美談收穫

  2月5日上午,鄧小平結束了在美國的訪問乘專機離開西雅圖回國。

  在臨行前一天中午舉行的盛大午餐會上,鄧小平發表了訪美期間最後一次講話。鄧小平講話向來質樸無華,但他的臨別演説意韻生動。他説:“我們行程的最後一站就是你們這個被稱為‘通向東方的大門’。太平洋再也不應該是隔開我們的障礙,而應該是聯絡我們的紐帶。”

  鄧小平説,中國人民在爭取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努力中,有許多方面要向創造了先進工業文明的美國人民請教。“這也是我們這次訪問的目的之一。我們親自來看了一看,感到很有收穫。”

  鄧小平懷著這樣的心情踏上歸程。在飛向祖國的旅途中,鄧小平輕鬆而愉快。興之所致,他找來章文晉、衛永清等人打了一次橋牌,席間簡短地談到了此行美國的感受。鄧小平説,這次訪問是成功的。由於完全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我的出國訪問任務從此就完成了。對卡特總統,鄧小平表示:“中美兩國人民不會忘記他在這方面的功績。”

  此時,在世界的東方,朝陽已經升起,那是一輪充滿希望的太陽。 (連載完)

  《環球時報》 (2001年04月27日第八版 本報記者 錢江)

(編輯:紀東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