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際舞臺 > 正文

(十二)架起和平友誼的橋梁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5日 14:25

  出席在國家美術館舉辦的招待會1月30日晚8時30分,鄧小平在華盛頓希爾頓大酒店美中友好協會和美籍華人全國委員會舉行的招待會上講話之後,登車來到幾個街區外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翼,參加由美國外交政策協會、外交關係理事會、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等6個團體聯合舉辦的招待會。

  外觀看上去由若干個三角形構成的國家美術館東翼是美籍華人、世界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的新作,1978年6月1日剛剛竣工開館,美譽如潮。這裡陳列現代藝術作品。東翼大廳高24.4米,明亮寬敞,此時匯集了800名賓客,其中有許多外交官員和國際問題專家,前來聽鄧小平對世界關係大勢的闡述。

  鄧小平指出,中美兩國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有根本區別,但是為了兩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就要求兩國從世界的全局著眼,用長遠的政治和戰略觀點來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

  鄧小平在講話中表示了對世界局勢特別是東南亞局勢的關注。反對霸權主義,是鄧小平當晚講話的主旨。他説:“很明顯,霸權主義的擴張,是世界各地動亂的主要根源。霸權主義者積極推行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只會增加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

  鄧小平説:“中國雖然很窮,力量有限,但是,我們將堅決地履行自己的國際主義義務,我們甚至將毫不猶豫地承擔必要的犧牲以維護國際正義和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長遠利益。”

  使人略感遺憾的是,美術館東翼大廳畢竟是為觀看陳列品而設計的,它的音響效果並不好,加上與會者擁擠,更顯得聲音嘈雜。然而鄧小平的這句話使得全場震動。

  鄧小平做事,拿得起,放得下。發表完重要的講話,鄧小平心靜如水,回到伯萊爾國賓館休息。在華盛頓訪問期間,儘管活動議程一個接著一個,鄧小平的工作節奏依然井井有條。除了29日那個盛大的文體晚會于晚間10時15分結束,其餘兩個晚上的活動安排都在9時30分前結束。鄧小平是一個很有生活規律的人,早睡早起,即使到了一個新地方也是這樣。從東半球來到華盛頓,雖然在阿拉斯加稍作停留,但時差在鄧小平身上還是體現得相當明顯,這也使他的睡眠要比平時更早一些。

  1月31日早上8時至9時15分,鄧小平在伯萊爾賓館與美國政府的內閣成員一起共進早餐。這天,冀朝鑄突患感冒,發起高燒,卡特總統的醫生親自來到賓館給冀朝鑄診治。鄧小平的訪美活動離不開冀朝鑄,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情。冀朝鑄出缺,陳輝接替他擔任鄧小平這天活動的主要翻譯。

  早餐的氣氛很活躍,主要是禮儀性的。內閣部長們談起了鄧小平在政治生涯中的起伏。鄧小平卻把話題引到了自己的家庭,説,現在可以對他發號施令的也就是他的孫子了!這句話引起大家會心的笑。

   參觀航天航空博物館和林肯紀念堂

  用過早餐,鄧小平開始他在華盛頓僅有的1小時30分鐘參觀活動。他前往美國航天和航空博物館,在那裏參觀了35分鐘。巨大的博物館裏陳列了240架各個歷史時期的飛機,40個宇宙飛船的部件,50個各種類型的導彈,這些展品生動地展現了人類為征服太空而進行的努力。

  在規模如此巨大、代表美國科學發展方向的博物館作短暫參觀自然是走馬觀花,鄧小平對反映美蘇宇航員在太空實現飛船對接的介紹並沒有投去多少眼光,匆匆走過。當他來到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指令艙前的時候,等候在那裏的宇航員柯林斯向中國客人介紹了1969年他乘坐這個飛船在月球上著陸的情景。鄧小平一邊聽著,一邊伸手觸摸一塊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石頭。在一旁的館長齊塞因風趣地説:“先生,你接觸到月球了。”鄧小平聽後笑了起來。

  鄧小平未能細看靜止的展覽實物,他走進高大的放映廳,觀看了超大型和超清晰度的電影短片《飛》。這種寬23米、高15米的巨大銀幕使來自東方古國的客人感到自己也像宇航員進入太空那樣身臨其境。鄧小平希望感受高科技的魅力,這也是他此次美國之行的重要目的。

  離開了展覽館幾分鐘後,鄧小平來到潔白的林肯紀念堂前,緩步走上56級臺階。

  鄧小平來到大理石雕刻的林肯坐像前站立,在一名美國陸軍士兵的幫助下,他在林肯坐像的基座前獻上了一個花圈。這時,鄧小平身後響起低沉的鼓聲,一名號手吹響號角。鄧小平抬起右臂,向林肯雕像敬禮。

  然後,他回到伯萊爾賓館,于10時40分在那裏接受了美國坦普爾大學授予的名譽法律博士學位。該校表彰他:“重新確立了學術水平並且鼓勵和尊重作為教育和科學發展基礎的智力勞動,從而整頓了中國的教育制度。”這個評語,鄧小平當之無愧。

  坦普爾大學校長馬文瓦赫爾博士把名譽法律博士學位證書授予鄧小平,他説:“在兩國關係正常化這一歷史時刻,您抽出時間同我們一起來強調教育在一個國家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是很有意義的,而且是感人的。”他希望:“在今後的年代裏,我們兩國人民將不斷地進行富有成果的人員和思想的交流。”

  鄧小平作了簡短的致謝答詞。他説,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榮譽,也是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友好和尊重的表現。“美國人民在建設自己的國家中所表現出來的才幹和求實精神,歷來為各國人民所稱道。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經濟發達的國家,在工農業生産和科學技術上的很多領域領先,在經濟管理和教育事業等方面也有很多成就。”

  鄧小平説,為了加速四個現代化,中國人民應該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發達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以及在經濟管理、訓練技術人員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結合起來。致答詞的時候,在場的人都感到,鄧小平的話充滿了感情和希望。

  11時,鄧小平在國賓館會見了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這是他們之間的第一次會談。鄧小平稱讚尼克松在打開中美關係大門這一歷史事件中的勇氣和貢獻。他表示,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為此作出了貢獻的人們,歡迎尼克松先生再到中國訪問。屆時,他本人將接待尼克松先生的來訪。

  在美國收到42年前毛澤東的來信

  待尼克松離去,鄧小平接待了著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第一位夫人海倫斯諾。海倫特地從家鄉趕來,要向鄧小平親手遞交毛澤東致鄧小平的親筆信,這是一封走過了42年漫長旅途的信。

  原來,42年前的1937年夏天,繼丈夫斯諾之後,同為新聞記者的海倫也從西安出發,來到延安採訪。她訪問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紅軍統帥,卻沒有見到任弼時和鄧小平。原來,任弼時和鄧小平到了雲陽,劉伯承率部正在那裏集結,準備向抗戰前線開拔。海倫希望見到任、鄧,即向毛澤東提出了要求。毛澤東成全海倫,揮筆寫了一封介紹信:“弼時、小平同志:斯諾夫人隨部隊一起赴前方,作為戰地記者,向外寫報道。請在工作、生活諸方面予以協助和關照。致禮!毛澤東1937年8月19日。”

  海倫即持信趕往雲陽。誰知待她到了那裏,鄧小平已經和劉伯承一起率軍出發了。毛澤東的親筆信從此留在海倫的手裏,她和鄧小平再也沒有見面。

  今天,機會終於來了。滿頭華發的海倫跨進伯萊爾賓館,見到鄧小平的第一句話就是:“您真難找啊!”

  鄧小平與海倫緊緊握手,説:“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記者啊。我聽説過的。遺憾的是,我們今天才見面!”説罷,他從海倫手裏接過了毛澤東的來信,細細端詳。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紀東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