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送別偉人 > 正文

  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後,中國面臨著重大歷史關頭,就是能否扭轉“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造成的嚴重局勢,從困難中重新奮起,為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開闢新的道路。在廣大黨員和人民的迫切要求下,鄧小平同志恢復了原來擔任的職務。在決定恢復他職務的中央全會上,他這樣講:我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共産黨人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鄧小平同志以他的遠見卓識、豐富的政治經驗和高超的領導藝術,在千頭萬緒中抓住決定性環節,從端正思想路線入手進行撥亂反正。他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支持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思想準備。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鄧小平同志的領導下,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隨後又旗幟鮮明地強調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開始形成。這次全會,標誌著建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的偉大轉折,開闢了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經過這次全會,鄧小平同志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鄧小平同志領導我們黨總結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堅持科學地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實踐和理論,同時堅決頂住否定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隨著國內局勢的發展和國際局勢的變化,越來越顯示出這個重大決策的魄力和遠見。

  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同志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總結我們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成為新時期指明我們前進方向的基本口號。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思想,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完整地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鄧小平同志領導我們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並且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全面部署。他大力支持和推動了以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農村改革,熱情讚揚了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他最早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思想,推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全面經濟體制改革,為我們開闢了一條把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以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新道路。他倡議和推動了沿海經濟特區的興辦,沿海城市的開放,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開放,逐步形成全面對外開放的格局。他十分關心中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要求把解決這方面問題逐步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他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新論斷,提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發展教育和科學、文化事業。他還反復強調,要高度重視和熱情支持改革開放中群眾的創造,認真總結和積極推廣群眾的經驗。新時期以來,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國家經歷了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的改革到各方面體制的改革,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國的生産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國家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廣大群眾衷心擁護。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內國際發生政治風波,我們黨面臨著又一個重大歷史關頭。黨和政府在鄧小平同志和其他老同志堅決有力的支持下,依靠人民,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維護國家的獨立、尊嚴、安全和穩定,同時毫不動搖地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由於黨和政府堅定清醒的立場,由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深入人心,我們經受住了嚴峻考驗,我們的事業繼續沿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道路蓬勃發展。

  鄧小平同志早就主張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他本人幾次懇切地表達了退休的願望。黨的十三大同意他只留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十三屆五中全會又同意他辭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鄧小平同志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向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順利過渡,保持黨和國家的穩定,創造了充分的條件,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鄧小平同志,仍然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關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一九九二年初他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從理論上深刻地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不僅對開好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而且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深遠意義。以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為標誌,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八十九歲高齡的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編輯並逐篇審定《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和第二卷,匯集了鄧小平同志在形成和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富有獨創性的重要著作。

  鄧小平同志留給我們的最可寶貴的財富,就是他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在這個理論指導下制訂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並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世界範圍來説,無産階級領導人民取得政權以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需要很好總結和探索的重大歷史性課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使我們從歷史的比較和國際的觀察中認識到,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正確的。這個理論,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産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它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鄧小平同志不僅以他創立的光輝的革命理論指引著我們,而且以他在長期革命實踐中錘煉出來的鮮明的革命風格感召著我們。他的崇高品格和風範,體現在他全部革命實踐活動中,體現在他“三落三起”的經歷和他勇敢地開拓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新道路的進程中。當他受到錯誤打擊、處於逆境的時候,他從不消沉,總是無私無畏,不屈不撓,沉著堅韌,對黨對人民無限堅貞,對我們事業的未來抱樂觀主義。他總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和根本規律問題,發憤要有新的更大作為。正因為這樣,他才能順應歷史和時勢的要求,在經歷逆境之後重新起來擔當重任。特別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深刻反思,從而使他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毅然決然地領導全黨全國人民開拓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在開拓新道路的進程中,他尊重實踐,敏銳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和契機,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既借鑒世界經驗又不照搬別國模式,總是從中國的現實和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出發去總結新經驗,創造新辦法。他尊重群眾,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總是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制訂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他目光遠大,胸襟開闊,總是從大局著眼來觀察和處理各種重大問題。他崇尚實幹,行動果斷,在關鍵時刻作出重大決策更是表現出非凡的膽略和勇氣。他的風範同他的事業和思想一道,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紀東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