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泉:周恩來——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的又一歷史偉人*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30日 10:42
在1996年4月中央文獻研究室舉辦的周恩來研究述評學術討論會上,筆者曾經提出:要加強周恩來歷史定位的研究,即周恩來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怎樣?在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地位怎樣?認為這是一個應當研究的問題。
十五大報告指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産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這是對20世紀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概括。筆者完全贊同這個概括。周恩來儘管不是20世紀中國三次革命的主要開創者,但是他的思想和業績與這三個歷史偉人都有密切的關聯。綜合他在多方面的突出貢獻和影響,用中華民族歷史上評價人物的“三不朽”的標準來評價周恩來,在筆者看來,無論就他對中華民族的歷史作用而言,還是從他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來看,或者説,從他對中華民族歷史的影響力、對中國人民的親和力,以及從世界歷史對中國歷史人物的認同率來看,周恩來都可堪稱中華民族的又一位偉人。
從“立功”看周恩來的偉業巨績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是一個先進的、強大的民族,曾經在世界上獨領風騷數百年。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封建帝國漸漸地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社會發展史看,由完整的封建社會變成在半封建社會中有了半資本主義成分,就對生産力的發展而言,應當是歷史的進步。但是,就一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變成只能行使部分主權的半殖民地社會而言,則是民族的奇恥大辱。這個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嚴重地損害了中國人民的生産力的發展。何況這兩個半個——“半殖民地”和“半資本主義”,並不是一半對一半,而是前者成分大大重於後者成分,因而,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勢力的雙重統治,使中華民族極度衰敗,瀕臨滅亡的邊緣。拯救中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振興中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必須解決的兩大歷史任務。孫中山從19世紀起為此奮鬥了40餘年。中國共産黨繼承孫中山的未竟之業,自創黨以來一直為此在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如果説毛澤東一代主要是解決了第一個歷史任務,那麼,鄧小平一代則更多地是在解決第二個歷史任務。
周恩來出生在上個世紀末年。他的一生參與了解決這兩大歷史任務的偉大事業。他為拯救中華和振興中華獻出了畢生精力。他的偉業巨績可以舉出許多,能否説,其大功主要有這樣八條:
(一)凝聚中華民族精英的中國共産黨的創建人之一和半個世紀的核心領導成員
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周恩來雖未參加黨的一大,但他是那時尋求救亡、啟蒙真理的先進青年。在五四運動時,他是天津地區的學生運動領袖。以後,他參加了中國共産黨8個發起組之一的旅歐共産黨組織的創建,是其主要負責人之一。這個旅歐黨組織雖然是一個海外支部,但卻培育了中國共産黨後來的兩代核心領導成員,即周恩來和鄧小平等。周恩來從1924年回到祖國後,就一直活躍在中國政治舞臺的前沿。在1927年大革命後期的中共五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列席政治局常委會議。從此,他就進入了中共中央核心領導層,直到去世,長達半個世紀。在1935年遵義會議上,他是為實現中國共産黨的第一次偉大轉折起了決定作用的關鍵人物之一。此後,他就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比較成熟的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半個世紀以來,他參與過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鬥爭,領導過各方面的工作。黨的歷史與他個人的歷史密切相關。在一定意義上,就某些方面而言,周恩來史就是中國共産黨歷史的一個投影。因此,可以説,他既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發生開天闢地事件的一把“利斧”,也是使中國共産黨頂天立地的一根擎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