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歷史頻道 >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 回憶懷念 > 正文

江澤民在周恩來同志誕辰10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30日 10:34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隆重集會,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一百週年。

  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周恩來同志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建樹的卓著功勳,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豐碑似地屹立在中國共産黨和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深深地銘刻在中國各族人民的心裏。

  周恩來同志出生在十九世紀末葉。那是中華民族飽經內憂外患、在災難的深淵中苦鬥的時期。一八九八年,即周恩來同志出生的那一年,德國強佔膠州灣,俄國強佔旅順大連,法國強佔廣州灣,英國強佔威海衛和九龍新界。他三歲那年,八國聯軍向中國發動武裝進攻,佔領中國的首都北京達一年之久。中華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國家瀕臨滅亡邊緣。

  周恩來同志從少年時代起就立志救國,“為了中華之崛起”而發憤讀書。他在中學的一篇作文中寫道:“鴉片之役,英人侵我;越南之戰,法人欺我;布楚之約,俄人噬我;馬關之議,日人淩我;及乎庚子,諸國協力以謀我。瓜分豆剖,蠶食鯨吞,岌岌乎不可終日。”為了救國救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等一批批先進的中國人,都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探索過、奮鬥過,都有自己的貢獻和歷史的地位,但是中華民族付出巨大代價,依然苦難深重。周恩來同志一九一七年東渡日本,開始探求新的道路。他提出要“另辟‘新思想’,求‘新學問’,做‘新事情’”,“人人心中有著這個‘新’字,中國才有望呢”。俄國十月革命以後,他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一九一九年四月周恩來同志從日本回國,經受了五四運動的洗禮。一九二0年一月,他被反動政府拘捕,在獄中繼續思考中國的出路問題。出獄後,他到歐洲勤工儉學,經過實際考察並對各種思潮進行比較,終於確立了共産主義的信仰。一九二一年,他在巴黎參加共産主義小組,參與發起成立中國共産黨的活動,成為中國共産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周恩來同志回國後,立即投身如火如荼的大革命浪潮。在廣東,他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和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長,是我們黨內最早認識武裝鬥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一。他建立的政治工作制度,使國民革命軍面目為之一新,對保證兩次東征和北伐的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並由我們黨創建的人民軍隊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加以繼承和發展。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後,周恩來同志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領導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我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誕生。黨的六大後的近兩年時間內,周恩來同志實際上成為黨中央工作的主要主持者。他在極端險惡的情況下機智勇敢地保衛了黨的中央機關,保護了黨的大批領導骨幹。他為發展黨在白區的秘密工作,為聯絡和指導各地的武裝鬥爭,擴大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一九三一年底,周恩來同志由上海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擔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紅一方面軍總政委、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他和朱德同志共同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創造了大兵團伏擊殲滅戰的成功經驗。一九三四年秋,在“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導下,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敗,中央紅軍被迫長征,中國革命再度處於危急關頭。為扭轉這種危急的局面,周恩來同志和其他同志一道,支持召開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從此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開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歷史性轉折。

  從延安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周恩來同志作為毛澤東同志的主要助手,一直工作在中國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在西安事變中,他根據黨中央的方針,運籌帷幄,多方斡旋,促使其和平解決,從而實現了停止內戰,團結抗日。抗戰期間,他參與指導八路軍、新四軍出師敵後和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的籌劃。他代表我們黨長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廣泛團結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取得他們的信任和合作。他同國民黨頑固派的倒行逆施進行了有勇有謀的鬥爭。抗戰勝利後,為了制止內戰,他率領我黨代表團同國民黨當局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談判鬥爭。人民解放戰爭中,周恩來同志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在陜北,他同毛澤東、任弼時同志率領中央機關以大無畏的氣概與敵人週旋,指揮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在西柏坡,他協助毛澤東同志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裏部署與指揮了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戰略大決戰。北平和平解放後,他代表我們黨同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共商建國大計,籌備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起草《共同綱領》,全力以赴地投身新中國的籌建工作。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任吉東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