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學生的責在,明白了現在中國學生的責任,我們第四步應該討論“現在中國學生的弱點是什麼?”我們大家都是學生,論到這一項,當然是要看的很透徹。不過詳細的説起來,實在不容易一時寫盡。現在將普通學生最容易犯的弱點,分心理,態度,行為三部分來討論。
心理上的弱點
1.求學目的的錯誤
現在一般作父母的讓子女進學校,不過是希望子女求得一點學問;講起來是某某學校的畢業生,便可以“顯親揚名”。不然,也能掙些錢來養家糊口。這些作子女的既然得著父母的命令,到學校裏去求學,好的人就終日“孜孜不息”“面壁不休”的嚼書,希望考個最優等;畢業的時候得一張九十多分的文憑回家。那連父母的命令都不遵守的,到了學校,人家上課,他也上課;人家休息,他也休息,糊裏糊塗,居然也能畢業。畢業以後,便高抬身價,説我是學校出身,自然是上流社會的人物了。現在普通的學子——也有好的——大半跳不出這兩個範圍;被動的,沒有目標的,只知道有家庭,不知道有社會;其餘的高一點的思想、道德、人生觀都和他們都沒有緣份。
2.悲觀
大凡人的知識高一層,思想便複雜一層,不滿意的事也便多加上幾種。所以成年的人比兒童好憂悲,才高的人比愚鈍的人好牢騷。這種現象——加上環境的支配和舊的人生觀——演來演去,就成了一種悲觀厭世的思想。現在的青年學子——有思想的——在校內生活時期裏頭,差不多個個心高氣盛,自命不凡,個個打算將來有點建設,對社會對人類有些貢獻。進了社會生活的時期裏頭,本著往日的雄心壯膽,劈頭便碰幾個“釘子”。“釘子”碰多了,百度的熱心立刻先冷半截。毅力薄弱的,便同流合污,甘心作天然淘汰的新分子。倔強不曲的,看見萬惡的政治,腐敗的社會,半死的人心,就悲憤填胸,“大呼負負”,厭世罵世悲觀起來。懂點文學的,便作幾首傷時的詩文來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感,居然就自命清高起來了。不懂文學的,便任口胡罵,來消那胸中不平之氣——不知因為什麼不平——居然就以狂生自居起來了。他們只知道社會不好,人心不好,都不知道他們應該改造社會和人心。他們只知道別人不好,卻不知道自己連一點毅力奮鬥的精神也沒有。咳!這種分利的蟊賊現在實在是不少。
3.思想上的錯誤
因為思想是活動的,是沒範圍的,我們怎樣用他,他便怎樣向前走。大概我們鎮日的總是想,沒有休息的時候。但所想的大半是“雜亂無章”,沒有統係的空想妄想,不完密不反省的思想;簡直可以説不會想。這種空想妄想,左右出不了衣食住和不能有的離奇幻境的範圍。對於實際的、推理的思想,有統係的研究和人生最切近的待解決的問題,誰也不肯去費用他的腦子。所以現在的青年學子——不願意天然淘汰的——最好先念杜威的“思維術”,去學“怎樣想”的法子,然後再揀選應該想的去想。這樣方不負我們天賦的思想力和理解性。
4.感情上的錯誤
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普通一般人的口頭樣,説這個口頭禪的人都以為“感情用事”不對。這是為何?為什麼“平等”?不是感情的作用麼?為什麼“博愛”?不是感情作用麼?感情原是天賦的,原是好的,可惜被人錯用了。大凡感情非有外界的刺戟不表現作用,感情的作用是被動的。感情作用非有理性和判決力伴著不能得當;感情作用是盲從的,按感情的“種類”説,學生大半富於男女的愛,嫉惡如仇的恨,等等。按感情作用的“程度”説,學生的感情作用大半是過甚的,聽著風就是雨。靈敏是靈敏,可惜不免盲從二字。這種例比比皆是,不必細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