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怎樣談他的人生經歷
訪問人:就我們知道的,毛澤東談他個人經歷的也不少。您能否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汪裕堯:毛澤東談他自己的人生經歷,從我掌握的材料看,最早的是在1936年11月同斯諾的談話。斯諾是經宋慶齡和地下黨的幫助於這年7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的保安,黨中央和毛澤東很重視他的採訪,他到後不久就和他談了話,而且談了多次,涉及的問題也很廣泛,有抗日戰爭的形勢,我黨的政策,以及抗戰的前途等等,後來斯諾去了前線,大約在10月回到保安後幾次向毛澤東提出希望他談談個人的經歷,當時毛澤東對這種做法的必要性表示懷疑,沒有很快接受他的要求。斯談認為毛澤東談他個人的歷史比別的東西更重要,而且提出一個理由,説你需要讓外界知道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外面的謠傳是很多的,有的説你得了肺結核,已經死了,有的説你只是一個無知的農民,還有的説你是一個狂熱分子等等。這樣一説,毛澤東有些心動,覺得是需要談談,以澄清外界的謠傳。
訪問人:據説斯諾給毛澤東開了一個很長的提問單子,其中就有個人歷史這一項。
汪裕堯:是這樣,毛澤東同斯諾談話最早的一次是7月15日剛到保安不久,而毛澤東談他個人的經歷是11月將要離開陜北前。從這裡可以看出,毛澤東向斯諾淡個人經歷不是主動要談,而是經過斯諾的再三要求之後才談的。
訪問人:那麼,毛澤東談個人經歷的用意是什麼?
汪裕堯:我理解,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斯諾講的以正視聽。但毛澤東談個人經歷還有更深一層的用意,就是他想通過談個人經歷來展現中國革命發展的歷史過程,他不僅談個人的經歷,而且著重敘述了中國革命的歷史,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客觀上毛澤東個人的經歷也是和中國革命鬥爭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談到後來,比如到紅軍長征時,他基本上不是談自己,而是談整個紅軍艱難困苦而又英勇悲壯的歷史了。這就使外界的人們通過毛澤東個人的經歷更真實更親切地了解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革命的真面目。
訪問人:你覺得毛澤東這篇談話,表現了毛澤東的哪些品格?
汪裕堯:首先是他的實事求是精神,他把自己的思想變化過程,成長過程、參加革命過程都真實地實事求是地擺出來,毫不隱諱,非常坦率。他説,他小時候信過佛,也接受過孔夫子的教育,後來又接受過社會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開始並不知道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是十月革命後經過反復比較才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毛澤東並不認為自己是天生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沒有把自己當作神,而是當作一個普通人,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在談話中很清晰。這樣的談話使外界覺得很可信,很真實,非常具有説服力。第二,毛澤東把自己的成長過程作了辯證的分析,他不僅談到順利發展的一面,也談到自己的沉浮,而且談這些的時候,他是把自己完全溶合在中同革命的曲折發展過程中了。這就給人的印像是一個樸實的人,是一個真心實意為工農服務,為革命無私奉獻的人,絲毫沒有一點矯揉造作,也沒有吹噓自己,完全是敞開胸懷,讓人們客觀地看待和認識自己。第三,在毛澤東的談話中,我們電會感到他的意志很堅強,他能面對那麼多看來是難以克服的困難而不退縮,不怕任何挫折,堅持自己的信仰。我覺得這三點的確反映毛澤東的崇高人格。
訪問人:這是《西行漫記》中最漂亮的一篇,影響也最大。
汪裕堯:給人看了後,是活生生的,非常真實可信。為什麼《西行漫記》出版後在國內外引起那麼大的震動,一方面是使人們了解了一處新天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人們了解了在中國還有這麼一批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那批人在真心實意地為中國人民大眾謀利益,他們廉潔無私、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國民黨的腐敗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所以有多少青年自覺奔向延安。毛澤東通過他自己的經歷的確顯示出了他的人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