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人:您還能舉幾個別的例子嗎?
龔育之:比如及時遲出第一線的設想。毛澤東在1956年就提出過請黨中央考慮讓他不再當國家主席,甚至也不當黨的主席,當時黨內外不少人不同意。1957年黃炎培、陳叔通兩位黨外人士還專門寫信給劉少奇和周恩來,以為此議不可。毛澤東為此寫了一封信,批了好幾段話,説服黨內的同志,又説服黨外的朋友,最後在1958年初的《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就這個問題向廣大黨員吹了風,在1958年末黨的八屆六中全會上正式通過和公佈了不再提名他為國家主席的決定。當時還為此而考慮了修改憲法限定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任期的問題。限任制最早是資産階級提出的,應該説是資産階級政治體制中的好東西,它比封建王朝的世襲制、終身制強。資産階級一是通過選舉,一是限定任期,限制連任。當然資産階級也有不限制連任的。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説華盛頓是很開明的。
訪問人:我覺得不光是開明,還有政治遠見,沒有華盛頓樹立這個榜樣,美國的政治不會穩定兩百年。
龔育之:毛澤東1957年的信中還談到退出第一線,不當國家主席,甚至不當黨的主席,還是可以發揮政治作用。“例如在最高國務會議上,以中共主席或政治局委員資格,在必要時,我仍可以作主題報告”。應該説毛澤東這個設想是有遠見的。發揮不發揮政治作用,不在於非要有什麼樣的職務,而在於是否擁有真理,是否能正確地分析形勢,拿出正確的主張來。毛澤東不再當國家主席的設想,1959年照做了;不再當黨的主席的設想,當時沒有決定,後來也沒有這樣做。我覺得小平同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不當黨的主席。不當國家主席,同毛澤東50年代的設想是相通的。十三大他不再參加政治局常委,十三屆五中全會他不再任中央軍委主席,也是一個思路。
訪問人:小平同志這次南巡談話,經中央討論認為是正確的,並且作為中央正式文件印發,發揮了很大的政治作用,您認為這個談話在哪些方面發展了他的思想?
龔育之,這可是個大題目,今天不能多談了。南巡談話,有一系列重要的新觀點、新論斷,還有對過去講過的觀點、論斷的新發揮。比如:“改革是解放生産力”,“是一場革命”,這是他講過多次的,但是過去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這次談話,以非常鮮明的方式,從改革的本質,社會主義的本質,強調地提出了還要解放生産力的問題,指出:“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産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産力,不完全,”這就引起注意了,而且深刻地説明了改革是一場革命,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道理。
訪問人:小平同志提出“改革是一場革命”,我們體會是從改革的深刻性以及它帶來的廣泛影響的角度提出的。
龔育之:還有改革的緊迫性、發展的緊迫性問題。他説:“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現在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比我們快,如果我們不發展或發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較就有問題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當然,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扎紮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在這個問題上,小平同志也是堅持兩點。一方面,他要求發展經濟講實事求是,實際上正是他強調要改變50年代以來的傳統思維方式:一講發展就是壓指標、鼓虛勁的“‘大幹快上”。另一方面,他又從觀察世界發展的形勢出發,別人在發展,我們周邊的國家也在發展,而且發展得相當快,對我們的壓力很大,如果我們對這個問題不重視、不警醒,不按照實際可能實現有效益的較高速度,差距會越來越大。這個問題説穿了就是“球籍”問題。“球籍”問題其實也是毛澤東最先提出的,在八大一次會議上的預備會上提出的。但那時候提出這個問題還不是有大的危機感,毋寧説,是用一種特殊強烈的方式來表達一種自信。現在提這個問題就有很實在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了。因此,小平同志認為老是慢慢騰騰地發展不行,要抓住時機,力爭幾年上一個臺階。
訪問人:過去講發展是波浪式,您覺得臺階式和波浪式這兩種提法哪一個更好?
龔育之:我覺得用臺階式比波浪式好。從物理學上講,波有縱波和橫波,縱波是疏密波,橫波是起伏彼。疏密波的比喻倒很不錯,可惜人們不大熟悉,腦子裏沒有圖像。人們熟悉的是橫波,起伏波,而起伏波給人的圖像是高上去,又落下來。而經濟發展,總的説,應該都是向上,只是不同時候“上”的坡度不一,有時上得陡,有時上得平緩些,這就是臺階式,不應該是起伏式,不應該有落的階段,特別是不應該有大落的階段。
一個臺階一個臺階上,使中國快一些富強起來,毛澤東、鄧小平都有領導我們實現這個民族願望的雄心壯志。毛澤東發動“大躍進”,冒進了;這使小平同志能夠總結經驗,既注意不要冒進,不能搞得傷害整個發展的機體、機制,又注意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還是要盡可能發展得快一點,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要求實實在在的快一點,一百幾十年來中國多少仁人志士奮鬥犧牲、艱苦努力,也是希望實實在在的快一點。
總而言之,把毛澤東和鄧小平作一番比較研究,是很有意義的。這裡邊有共同的東西,有貫通起來的東西,有繼承前人又超過前人的東西。後人繼承了前人的遺産,又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應當比前人看得更清楚,步履更矯健。
1992年6月21日于北京萬壽路 (訪問人:張素華、邊彥軍、吳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