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農業合作化問題
我國有五億多農業人口,農民的情況如何,對於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政權的鞏固,關係極大。我認為,情況根本上是好的。合作化完成了,這就解決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同個體農業經濟之間的大矛盾。合作化迅速完成,有些人擔心會不會出毛病。幸好,毛病有一些,不大,基本上是健全的。農民生産很起勁,雖然去年的水旱災比過去幾年中哪一年都大,但是全國的糧食仍然增産。現在有一些人卻在説合作化不行,合作化沒有優越性,吹來了一股小颱風。合作化究竟有沒有優越性呢?今天會場上發的文件裏面,有一個關於河北省遵化縣王國藩合作社的材料,大家可以看一看。這個合作社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山地,歷來很窮,年年靠人民政府運糧去救濟。一九五三年開始辦社的時候,人們把它叫做"窮棒子社"。經過了四年艱苦奮鬥,一年一年好起來,絕大多數的社員成了余糧戶。王國藩合作社能做到的,別的合作社,在正常情況下也應該能做到,或者時間長一點也應該能做到。由此可見,那些説合作化不好了的議論是沒有根據的。
由此也可看出,合作社一定要在艱苦奮鬥中建立起來。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在社會主義事業中,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不付出極大努力,總是一帆風順,容易得到成功,這種想法,只是幻想。
積極擁護合作社的是些什麼人呢?是絕大多數貧農和下中農,他們佔農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其餘的人,大多數也對合作社寄予希望。真正不滿意的只佔少數。許多人沒有分析這種情況,沒有對合作社的成績和缺點以及缺點産生的根源作全面的考察,把局部和片面當成了全體,這就在一些人中間颳起了一陣所謂合作社沒有優越性的小颱風。
要多少時間合作社才能鞏固,認為合作社沒有優越性的議論才會收場呢?根據許多合作社發展的經驗來看,大概需要五年,或者還要多一點時間。現在,全國大多數的合作社還只有一年多的歷史,我們就要求它們那麼好,這是不合理的。依我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內建成合作社,第二個五年計劃期內合作社能得到鞏固,那就很好了。
合作社正在經歷一個逐步鞏固的過程。它還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矛盾。例如,在國家同合作社之間,在合作社內部,在合作社同合作社相互之間,都有一些矛盾需要解決。
我們必須經常注意從生産問題和分配問題上處理上述矛盾。在生産問題上,一方面,合作社經濟要服從國家統一經濟計劃的領導,同時在不違背國家的統一計劃和政策法令下保持自己一定的靈活性和獨立性;另一方面,參加合作社的各個家庭,除了自留地和其他一部分個體經營的經濟可以由自己作出適當的計劃以外,都要服從合作社或者生産隊的總計劃。在分配問題上,我們必須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對於國家的稅收、合作社的積累、農民的個人收入這三方面的關係,必須處理適當,經常注意調節其中的矛盾。國家要積累,合作社也要積累,但是都不能過多。我們要盡可能使農民能夠在正常年景下,從增加生産中逐年增加個人收入。
許多人説農民苦,這種意見對不對呢?就一方面説來是對的。這就是説,由於我國被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代理人壓迫剝削了一百多年,變成一個很窮的國家,不但農民的生活水平低,工人和知識分子的生活水平也都還低。要有幾十年的時間,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將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起來。這樣説"苦"就恰當了。就另一方面説來是不對的。這就是説,解放七年以來,農民生活沒有改善,單單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其實,工人農民生活,除極少數人以外,都已經有了一些改善。解放以來,農民免除了地主的剝削,生産逐年發展。以糧食為例,一九四九年全國産糧只有二千一百幾十億斤,到一九五六年産糧達到三千六百幾十億斤,增加了將近一千五百億斤。國家徵收的農業稅並不算重,每年只有三百多億斤。每年以正常價格從農民那裏購糧也只有五百多億斤。兩項共八百幾十億斤。這些糧食銷售在農村和農村附近的集鎮的,佔了一半以上。由此看來,不能説農民生活沒有改善。我們準備在幾年內,把徵糧和購糧的數量大體上穩定在八百幾十億斤的水平上,使農業得到發展,使合作社得到鞏固,使現在還存在的農村中一小部分缺糧戶不再缺糧,除了專門經營經濟作物的某些農戶以外,統統變為余糧戶或者自給戶,使農村沒有了貧農,使全體農民達到中農和中農以上的生活水平。至於簡單地拿農民每人每年平均所得和工人每人每年平均所得相比較,説一個低了,一個高了,這是不適當的。工人的勞動生産率比農民高得多,而農民的生活費用比城市工人又省得多,所以不能説工人特別得到國家的優待。有少部分工人的工資以及有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資是高了一些,農民看了不滿意是有理由的,斟酌情況作一些適當的調整,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