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釋
〔1〕本文所説我軍在東北、熱河(現分屬河北、遼寧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冀東的戰略反攻,是指東北民主聯軍一九四七年的夏季攻勢。自五月十三日開始,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和熱河、冀東各個戰場上同時展開進攻,到七月一日止,殲滅國民黨軍八萬二千余人,收復和一度攻克城鎮四十二座,打通了南滿、北滿的聯絡,迫使敵軍收縮于長春至大石橋、瀋陽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轉為防禦,從而改變了東北整個局勢。本文所説我軍在晉南、豫北的戰略性反攻,是指晉冀魯豫野戰軍一九四七年三、四、五月間在豫北和晉南同蒲路兩側所展開的攻勢。豫北攻勢于三月二十三日發起,在接連攻克延津、陽武(今併入原陽)、濮陽、封丘後向北擴張戰果,四月三日揮師北上,至五月二十八日止又攻克淇縣、浚縣、滑縣、湯陰等城,殲敵四萬餘人。晉南攻勢于四月四日發起,至五月十一日,連克曲沃、新絳、永濟等二十二座縣城和黃河渡口的禹門口、風陵渡要點,殲敵一萬四千余人。
〔2〕萊蕪戰役,是華東野戰軍在山東萊蕪(位於濟南東南)地區所進行的運動戰。一九四七年一月底,國民黨軍隊分南北兩線進攻山東解放區。南線國民黨軍以八個整編師,分三路沿沂河、沭河北犯臨沂,北線國民黨軍李仙洲集團三個軍由明水(今章丘)、淄川、博山等地南下萊蕪、新泰策應,同時從冀南、豫北抽調一個軍及三個整編師集結在魯西南地區,阻止華東野戰軍西撤和晉冀魯豫野戰軍東援,企圖同華東野戰軍主力在臨沂地區決戰。華東野戰軍以一部阻擊南線之敵,佯作決戰模樣,主力則隱蔽兼程北上萊蕪殲擊李仙洲集團。戰鬥自二月二十日開始至二十三日下午結束,殲滅該敵五萬六千余人,生俘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
〔3〕魯西南戰役,是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山東省西南部菏澤、鄆城、巨野、定陶、金鄉、曹縣地區所進行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于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夜發起,至七月二十八日結束,先後殲滅國民黨軍四個整編師師部和九個半旅,共六萬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