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主席文庫

  第二章 戰爭的基本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在具體地説到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之先,還要説一説戰爭的基本問題。

  一切軍事行動的指導原則,都根據于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盡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滅敵人的力量。這個原則,在革命戰爭中是直接地和基本的政治原則聯絡著的。例如中國抗日戰爭的基本政治原則即政治目的,是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建立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在軍事上實行起來,就是以軍事力量保衛祖國,驅逐日寇。為達到這個目的,在軍隊本身的行動上,就表現為:一方面,盡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盡可能地消滅敵人的力量。何以解釋戰爭中提倡勇敢犧牲呢?每一戰爭都須支付代價,有時是極大的代價,豈非和“保存自己”相矛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正確點説,是相反相成的。因為這種犧牲,不但是為了消滅敵人的必要,也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必要——部分的暫時的“不保存”(犧牲或支付),是為了全體的永久的保存所必需的。在這個基本的原則上,發生了指導整個軍事行動的一系列的所謂原則,從射擊原則(蔭蔽身體,發揚火力,前者為了保存自己,後者為了消滅敵人)起,到戰略原則止,都貫徹這個基本原則的精神。一切技術的、戰術的、戰役的、戰略的原則,都是執行這個基本原則時的條件。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原則,是一切軍事原則的根據。

  第三章 抗日遊擊戰爭的六個具體戰略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抗日遊擊戰爭的軍事行動,應該採取些什麼方針或原則才能達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目的呢?因為抗日戰爭中(乃至一切革命戰爭中)的遊擊隊一般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故在保存自己之外,還須加上一個發展自己。所以問題是:應該採取些什麼方針或原則才能達到保存或發展自己和消滅敵人的目的呢?

  總的説來,主要的方針有下列各項:(一)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和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二)和正規戰爭相配合;(三)建立根據地;(四)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五)向運動戰發展;(六)正確的指揮關係。這六項,是全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綱領,是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配合正規戰爭,爭取最後勝利的必要途徑。

  第四章 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

  這裡又可以分為四點來説:(一)防禦和進攻,持久和速決,內線和外線的關係;(二)一切行動立於主動地位;(三)靈活地使用兵力;(四)一切行動的計劃性。

  先説第一點。

  整個的抗日戰爭,由於日寇是強國,是進攻的,我們是弱國,是防禦的,因而決定了我們是戰略上的防禦戰和持久戰。拿作戰線來説,敵人是外線作戰,我們是內線作戰。這是一方面的情形。但是在又一方面,則適得其反。敵軍雖強(武器和人員的某些素質,某些條件),但是數量不多,我軍雖弱(同樣,僅是武器和人員的某些素質,某些條件),但是數量甚多,加上敵人是異民族侵入我國,我們是在本國反抗異民族侵入這個條件,這樣就決定了下列的戰略方針:能夠而且必須在戰略的防禦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鬥的進攻戰,在戰略的持久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鬥的速決戰,在戰略的內線作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鬥的外線作戰。這是整個抗日戰爭應該採取的戰略方針。正規戰爭是如此,遊擊戰爭也是如此。遊擊戰爭所不同的,只是程度上或表現形式上的問題。遊擊戰爭是一般地用襲擊的形式錶現其進攻的。正規戰爭雖然也應該而且能夠採用襲擊戰,但是其出敵不意的程度比較小一些。在遊擊戰,速決性的要求是很大的,戰役和戰鬥中包圍敵人的外線圈則很小。這些都是和正規戰不同的地方。

  由此可知,遊擊隊的作戰,要求集中可能多的兵力,採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動,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很快地解決戰鬥;而要力戒消極防禦,力戒拖延,並力戒臨戰分散兵力。當然,遊擊戰爭中不但戰略上有防禦,戰術上也是有防禦的;戰鬥時的鉗制和警戒方面,隘路、險地、河川或村落等處為著消耗敵人和疲憊敵人的抵抗配置,退卻時的掩護部隊等等,都是遊擊戰爭中戰術上的防禦部分。然而遊擊戰爭的基本方針必須是進攻的,和正規戰爭比較起來,其進攻性更加大些,而且這種進攻必須是奇襲,大搖大擺大吹大擂地暴露自己,是較之正規戰更加不能許可的。遊擊戰爭雖然也有堅持數天的戰鬥場合,例如攻擊某個孤立無援的小敵,但一般的作戰較之正規戰更加要求迅速地解決戰鬥,這是被敵強我弱的情況規定了的。遊擊戰爭本來是分散的,所以成其為普遍的遊擊戰,且在許多任務,例如擾亂、鉗制、破壞和做群眾工作等,都以分散兵力為原則;然而就一個遊擊部隊或遊擊兵團,當著執行消滅敵人的任務,尤其是為著打破敵人的進攻而努力時,就仍須集中其主要的兵力。“集中大力,打敵小部”,仍然是遊擊戰爭戰場作戰的原則之一。

  由此也就可知,從整個的抗日戰爭看來,只有將正規戰和遊擊戰的戰役和戰鬥的進攻戰集合了很多,即從進攻戰中打了很多的勝仗,才能達到戰略防禦之目的,最後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只有戰役和戰鬥的速決戰集合了很多,即是使得很多戰役和戰鬥的進攻戰都能因迅速解決戰鬥之故而取得了勝利,才能達到戰略持久的目的,一方面爭取時間加強抗戰力量,同時促進和等候國際形勢的變動和敵人的內潰,以便舉行戰略反攻,驅逐日寇出中國。也只有每戰集中優勢兵力,不論在戰略防禦時期也好,在戰略反攻時期也好,一律採取戰役和戰鬥中的外線作戰,包圍敵人而消滅之,不能包圍其全部,也包圍其一部,不能消滅所包圍之全部,也消滅所包圍之一部,不能大量俘虜所包圍之敵,也大量殺傷所包圍之敵。集合很多這樣的殲滅戰,才能轉變敵我形勢,將敵之戰略包圍,即敵之外線作戰方針根本擊破,最後配合國際的力量和日本人民的革命鬥爭,共同圍剿日本帝國主義而一舉消滅之。這些結果,主要地依靠正規戰取得,遊擊戰只有次一等的成績。但是集合許多小勝化為大勝,則是正規戰遊擊戰所共同的。遊擊戰爭在抗日過程中起著偉大的戰略作用,就是説的這一點。

  現在來説遊擊戰爭的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的問題。

  遊擊戰爭的主動性是什麼呢?

  一切戰爭的敵我雙方,都力爭在戰場、戰地、戰區以至整個戰爭中的主動權,這種主動權即是軍隊的自由權。軍隊失掉了主動權,被逼處於被動地位,這個軍隊就不自由,就有被消滅或被打敗的危險。本來戰略的防禦戰和內線作戰,爭取主動較為困難些,而進攻的外線作戰,爭取主動較為容易些。但是日本帝國主義有兩個基本的弱點,即是兵力不足和異國作戰。並且因其對中國力量的估計不足和日本軍閥的內部矛盾,産生了許多指揮的錯誤,例如逐漸增加兵力,缺乏戰略的協同,某種時期沒有主攻方向,某些作戰失去時機和有包圍無殲滅等等,可以説是他的第三個弱點。這樣,兵力不足(包括小國、寡民、資源不足和他是封建的帝國主義等等),異國作戰(包括戰爭的帝國主義性和野蠻性等等),指揮笨拙,使得日本軍閥雖然處在進攻戰和外線作戰的有利地位,但其主動權卻日益減弱下去。日本目前還不願也不能結束戰爭,它的戰略進攻也還沒有停止,但是大勢所趨,它的進攻是有一定限度的,這是三個弱點所産生的必然結果,無限止地吞滅全中國是不可能的。會有一天日本要處於完全的被動地位,這種情況現在就可以開始看出來。中國方面,開始時戰爭頗處於被動,現在因有了經驗,正在改取新的運動戰的方針,即戰役和戰鬥的進攻戰、速決戰和外線作戰的方針,加上普遍發展遊擊戰的方針,所以主動地位正在日益建立起來。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