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主席文庫

  拿辛亥革命開始的中國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過程的情形來看,也有了若干特殊階段。特別是在資産階級領導時期的革命和在無産階級領導時期的革命,區別為兩個很大不同的歷史階段。這就是:由於無産階級的領導,根本地改變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階級關係的新調度,農民革命的大發動,反帝國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的革命徹底性,由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在資産階級領導革命時期不可能實現的。雖然整個過成中根本矛盾的性質,過程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性質(其反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並沒有變化,但是,在這長時間中,經過了辛亥革命失敗和北洋軍閥統治,第一次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統一戰線破裂和資産階級轉入反革命,新的軍閥戰爭,土地革命戰爭,第二次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和抗日戰爭等等大事變,二十多年間經過了幾個發展階段。在這些階段中,包含著有些矛盾激化了(例如土地革命戰爭和日本侵入東北四省),有些矛盾部分地或暫時地解決了(例如北洋軍閥的被消滅,我們沒收了地主的土地),有些矛盾重新發生了(例如新軍閥之間的鬥爭,南方各革命根據地喪失後地主又重新收回土地)等等特殊的情形。

  研究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須在其聯結上、在其總體上去看,而且必須從各個階段中矛盾的各個方面去看。 例如國共兩黨。國民黨方面,在第一次統一戰線時期,因為它實行了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援助工農的三大政策,所以它是革命的、有朝氣的,它是各階級的民主革命的聯盟。一九二七年以後,國民黨變到了與此相反的方面,成了地主和大資産階級的反動集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變後又開始向停止內戰、聯合共産黨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這個方面轉變。這就是國民黨在三個階段上的特點。形成這些特點,當然有種種的原因。中國共産黨方面,在第一次統一戰線時期,它是幼年的黨,它英勇地領導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但在對於革命的性質、任務和方法的認識,卻表現了它的幼年性,因此在這次革命的後期所發生的陳獨秀主義能夠起作用,使這次革命遭受了失敗。一九二七年以後,它又英勇地領導了土地革命戰爭,創立了革命的軍隊和革命的根據地,但是它也犯過冒險主義的錯誤,使軍隊和根據地都受了很大的損失。一九三五年以後,它又糾正了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了新的抗日的統一戰線,這個偉大的鬥爭現在正在發展。在這個階段上,共産黨是一個經過了兩次革命的考驗、有了豐富的經驗的黨。這些就是中國共産黨在三個階段上的特點。形成這些特點也有種種的原因。不研究這些特點,就不能了解兩黨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特殊的相互關係:統一戰線的建立,統一戰線的破裂,再一個統一戰線的建立。而要研究兩黨的種種特點,更根本的就必須研究這兩黨的階級基礎以及因此在各個時期所形成的它們和其它方面的矛盾的對立。例如,國民黨在它第一次聯合共産黨的時期,一方面有和國外帝國主義的矛盾,因而它反對帝國主義;另一方面有和國內人民大眾的矛盾,它在口頭上雖然允許給予勞動人民以許多的利益,但在實際上則只給予很少的利益,或者簡直什麼也不給。在它進行反共戰爭的時期,則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合作反對人民大眾,一筆勾銷了人民大眾原來在革命中爭得的一切利益,激化了它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現在抗日時期,國民黨和日本帝國主義有矛盾,它一面要聯合共産黨,同時它對共産黨和國內人民並不放鬆其鬥爭和壓迫。共産黨則無論在哪一時期,均和人民大眾站在一道,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但在現在的抗日時期,由於國民黨表示抗日,它對國民黨和國內封建勢力,也就採取了緩和的政策。由於這些情況,所以或者造成了兩黨的合作,或者造成兩黨的鬥爭,而且即使在兩黨聯合的時期也有又聯合又鬥爭的複雜的情況。如果我們不去研究這些矛盾方面的特點,我們就不但不能了解這兩個黨各各和其他方面的關係,也不能了解兩黨之間的相互關係。

  由此看來,不論研究何種矛盾的特殊性--各個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各個運動形式在

  各個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各個發展過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個發展過程在其各個發展階段上

  的矛盾以及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各個方面,研究所有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帶主觀隨

  意性,必須對它們實行具體的分析。離開具體的分析,就不能認識任何矛盾的特性。我們必

  須時刻記得列寧的話:對於具體的事物作具體的分析。 這種具體的分析,馬克思、恩格斯首先給了我們以很好的模範。

  當馬克思、恩格斯把這事物矛盾的法則應用到社會歷史過程的研究的時侯,他們看出生産力和生産關係之間的矛盾,看出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及由這些矛盾所産生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及思想等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而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會在各種不同的階級社會中,引出各種不同的社會革命。

  馬克思把這一法則應用到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的研究的時侯,他看出這一社會的基本矛盾在於生産的社會性和佔有制的私人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表現于在各別企業中的生産的有組織性和在全社會中的生産的無組織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階級表現則是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之間的矛盾。

  由於事物範圍的極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所以,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為特殊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為普遍性。資本主義制度所包含的生産社會化和生産資料私人佔有制的矛盾,是所有有資本主義的存在和發展的各國所共有的東西,對於資本主義來説,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資本主義的這種矛盾,乃是一般階級社會發展在一定歷史階段上的東西,對於一般階級社會中的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矛盾説來,這是矛盾的特殊性。然而,當著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社會這一切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來之後,同時也就更進一步地、更充分地、更完全地把一般階級社會中這個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矛盾的普遍性闡發出來了。

  由於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聯結的,由於每一個事物內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於特殊性之中,所以,當著我們研究一定事物的時侯,就應當去發現這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許多事物的互相聯結。斯大林在他的名著《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書中説明列寧主義的歷史根源的時侯,他分析了列寧主義所由産生的國際環境,分析了在帝國主義條件下已經發展到極點的資本主義的諸矛盾,以及這些矛盾使無産階級革命成為直接實踐的問題,並造成了直接衝擊資本主義的良好的條件。不但如此,他又分析了為什麼俄國成為列寧主義的策源地,分析了沙皇俄國當時是帝國主義一切矛盾的集合點以及俄國無産階級所以能夠成為國際的革命無産階級的先鋒隊的原因。這樣,斯大林分析了帝國主義的矛盾的普遍性,説明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産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又分析了沙俄帝國主義在這一般矛盾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説明了俄國是無産階級革命理論和策略的故鄉,而在這種特殊性中間就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斯大林的這種分析,給我們提供了認識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互相聯結的模範。

  馬克思和恩格斯,同樣地列寧和斯大林,他們對於應用辯證法到客觀現象的研究的時侯,總是指導人們不要帶上任何的主觀隨意性,而必須從客觀的實際運動所包含的具體的條件,去看出這些現象中的具體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體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體的相互聯絡。我們的教條主義者因為沒有這種研究態度,所以弄得一無是處。我們必須以教條主義的失敗為鑒戒,學會這種研究態度,舍此沒有第二種研究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其共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否認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認了一切。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絕對性。然而這種共性,即包含于一切個性之中,無個性即共性。假如除去一切個性,還有什麼共性呢?因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個性。一切個性都是有條件地暫時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對的。

  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

<<上一頁下一頁>>
第4頁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