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
------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和行的關係(一九三七年七月)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9日 15:20
在中國共産黨內,曾經有一部分教條主義的同志長期拒絕中國革命的經驗,否認“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這個真理,而只生吞活剝馬克思主義書籍中的只言片語,去嚇唬人們。還有另一部分經驗主義的同志長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斷經驗,不了解理論對於革命實踐的重要性,看不見革命的全局,雖然也是辛苦地——但卻是盲目地在工作。這兩類同志的錯誤思想,特別是教條主義思想,曾經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國革命受了極大的損失,而教條主義者卻是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迷惑了廣大的同志。毛澤東的《實踐論》,是為著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而寫的。因為重點是揭露看輕實踐的教條主義這種主觀主義,故題為《實踐論》。毛澤東曾以這篇論文的觀點在延安的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作過講演。
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係,即認識對生産和階級鬥爭的依賴關係。
首先,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産活動是最基本的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人的認識,主要地依賴於物質的生産活動,逐漸地了解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性、人和自然的關係;而且經過生産活動,也在各種不同程度上逐漸地認識了人與人的一定的相互關係。一切這些知識,離開生産活動是不能得到的。在沒有階級的社會中,每個人以社會一員的資格,同其他社會成員協力,結成一定的社會關係,從事生産活動,以解決人類物質生活問題。在各種階級的社會中,各階級的社會成員,則又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結成一定的生産關係,從事生産活動,以解決人類物質生活問題。這是人的認識發展的基本來源。
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産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形式,階級鬥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 因此,人的認識,在物質生活以外,還從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與物質生活密切聯絡),在各種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種關係。其中,尤以各種形式的階級鬥爭,給予人的認識發展以深刻的影響。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社會的生産活動,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因此,人們的認識,不論對於自然界方面,對於社會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大家對於社會的歷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這一方面是由於剝削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社會的歷史,另方面,則由於生産規模的狹小,限制了人們的眼界。人們能夠對於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全面的歷史的了解,把對於社會的認識變成了科學,這是到了伴隨巨大生産力--大工業而出現近代無産階級的時候,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産過程中,階級鬥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辨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排斥一切否認實踐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列寧這樣説過:“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辨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它的階級性,公然申明辨證唯物論是為無産階級服務的;再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
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辨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然而人的認識究竟怎樣從實踐産生,而又服務於實踐呢?這只要看一看認識的發展過程就會明了的。
原來人在實踐過程中,開始只是看到過程中各個事物的現象方面,看到各個事物的片面,看到各個事物之間的外部聯絡。例如有些外面的人們到延安來考察,頭一二天,他們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觸了許多的人,參加了宴會、晚會和群眾大會,聽到了各種説話,看到了各種文件,這些就是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各個片面以及這些事物的外部聯絡。這叫做認識的感性階段,就是感覺和印象的階段。也就是延安這些各別的事物作用於考察團先生們的感官,引起他們的感覺,在他們的腦子中生起了許多的印象,以及這些印象間的大概的外部的聯絡,這是認識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們還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論理(即合乎邏輯)的結論。
社會實踐的繼續,使人們在實踐中引起感覺和印象的東西反復了多次,於是在人們的腦子裏生起了一個認識過程的突變(即飛躍),産生了概念。概念這種東西已經不是事物的現象,不是事物的各個片面,不是它們的外部聯絡,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部聯絡了,概念同感覺,不但是數量上的差別,而且有了性質上的差別。循此繼進,使用判斷和推理的方法,就可産生合乎論理的結論來。《三國演義》上所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們普通説話所謂“讓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腦子中運用概念以作判斷和推理的工夫。這是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外來的考察團先生們在他們集合了各種資料,加上他們“想了一想”之後,他們就能作出“共産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是徹底的、誠懇的和真實的”這樣一個判斷了。在他們作出這個判斷之後,如果他們對於團結救國也是真實的話,那麼他們就夠進一步作出這樣的結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能夠成功的。”這個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在人們對於一個事物的整個認識過程中是更重要的階段,也就是理性認識的階段。認識的真正任務在於經過感覺而到達于思維,到達于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了解它的規律性,了解這一過程和那一過程的內部聯絡,即到達于論理的認識。重復地説,論理的認識所以和感性的認識不同,是因為感性的認識是屬於事物之片面的、現象的、外部聯絡的東西,論理的認識則推進了一大步,到達了事物的全體的、本質的、內部聯絡的東西,到達了暴露周圍世界的內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圍世界的總體上,在周圍世界一切方面的內部聯絡上去把握周圍世界的發展。
這種基於實踐的由淺入深的辨證唯物論的關於認識發展過程的理論,在馬克思主義以前,是沒有一個人這樣解決過的。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第一次正確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唯物地而且辨證地指出了認識的深化的運動,指出了社會的人在他們的生産和階級鬥爭的複雜的、經常反復的實踐中,由感性認識到論理認識的推移的運動。列寧説過:“物質的抽象,自然規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話,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非瞎説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馬克思列寧主義認為:認識過程中兩個階段的特性,在低級階段,認識表現為感性的,在高級階段,認識表現為論理的,但任何階段,都是統一的認識過程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