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主席文庫

  第四章 “圍剿”和反“圍剿”——中國內戰的主要形式

  十年以來,從遊擊戰爭開始的一天起,任何一個獨立的紅色遊擊隊或紅軍的周圍,任何一個革命根據地的周圍,經常遇到的是敵人的“圍剿”。敵人把紅軍看作異物,一齣現就想把它捕獲。敵人總是跟著紅軍,而且總是把它圍起來。這種形式,過去十年是沒有變化的,如果沒有民族戰爭代替國內戰爭,那末,直到敵人變成弱小者、紅軍變成強大者那一天為止,這種形式也是不會變化的。

  紅軍的活動,採取了反“圍剿”的形式。所謂勝利,主要地是説反“圍剿”的勝利,這就是戰略和戰役的勝利。反對一次“圍剿”是一個戰役,常常由大小數個以至數十個戰鬥組織而成。在一次“圍剿”沒有基本地打破以前,即使得到了許多戰鬥的勝利,還不能説戰略上或整個戰役上已經勝利了。十年的紅軍戰爭史,就是一部反“圍剿”史。

  敵人的“圍剿”和紅軍的反“圍剿”,互相採用進攻和防禦這兩種戰鬥的形式,這是和古今中外的戰爭沒有兩樣的。然而中國內戰的特點,則在二者的長期的反復。在一次“圍剿”中,敵人以進攻反對紅軍的防禦,紅軍以防禦反對敵人的進攻,這是反“圍剿”戰役的第一個階段。敵人以防禦反對紅軍的進攻,紅軍以進攻反對敵人的防禦,這是反“圍剿”戰役的第二個階段。任何的“圍剿”,都是包括這兩個階段的,而且是長期地反復的。

  説長期反復,是説戰爭和戰鬥形式的反復。這是事實,任何人一看就知的。“圍剿”和反“圍剿”,是戰爭形式的反復。敵以進攻對我防禦、我以防禦對敵進攻的第一階段,和敵以防禦對我進攻、我以進攻對敵防禦的第二階段,是每一次“圍剿”中戰鬥形式的反復。

  至於戰爭和戰鬥的內容,則不是簡單地反復的,而是每次不同的。這也是事實,任何人一看就知的。這裡的規律,是“圍剿”和反“圍剿”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情況一次比一次複雜,戰鬥一次比一次激烈。

  然而不是沒有起落的。第五次“圍剿”之後,因為紅軍極大地削弱了,南方根據地全部喪失,紅軍移到了西北,不是如同在南方那樣處在威脅國內敵人的最重要的地位了,“圍剿”的規模、情況和戰鬥,就比較小些,簡單些,緩和些了。

  紅軍的失敗是什麼呢?在戰略上説,只有反“圍剿”根本沒有成功,才叫做失敗,而且也只能叫做局部的和暫時的失敗。因為國內戰爭的根本的失敗,就是整個紅軍的覆滅,然而這樣的事實是沒有的。廣大根據地的喪失和紅軍的轉移,這是暫時的和局部的失敗,不是永遠的和全部的失敗,雖然這個局部是包括了黨和軍隊和根據地的百分之九十。這種事實,我們把它叫做防禦的繼續,而把敵人的追擊叫做進攻的繼續。這就是説,在“圍剿”和反“圍剿”的鬥爭中,我們沒有由防禦轉到進攻,反而被敵人的進攻打破了我們的防禦,我們的防禦就變成了退卻,敵人的進攻就變成了追擊。然而等到紅軍到達一個新的地區時,例如我們由江西等地移到了陜西,“圍剿”的反復又出現了。所以我們説,紅軍的戰略退卻(長征)是紅軍的戰略防禦的繼續,敵人的戰略追擊是敵人的戰略進攻的繼續。

  中國國內戰爭和任何古今中外的戰爭一樣,基本的戰鬥形式只有攻防兩種。中國內戰的特點,是“圍剿”和反“圍剿”的長期地反復和攻防兩種戰鬥形式的長期地反復,並且包括著一次一萬多公里的偉大的戰略轉移(長征)⒃這樣一種東西在裏面。

  所謂敵人的失敗,也是如此。他們的戰略失敗,就是他們的“圍剿”被我們打破,我們的防禦變成了進攻,敵人轉到防禦地位,必須重新組織才有再一次的“圍剿”。敵人沒有如同我們所謂一萬多公里的戰略轉移的那種情形,這是因為他們是全國性的統治者,他們比我們強大得多的緣故。然而部分的事情是有過的。若干根據地中被紅軍圍攻的白色據點內的敵人突圍而出,退卻到白區裏去重新組織進攻,這樣的事是發生過的。如果內戰延長,紅軍勝利的範圍更廣大時,這種事情會多起來。但是他們的結果不能和紅軍相比,因為他們沒有人民的援助,官兵之間又不一致。他們如果也學紅軍的長途轉移,那是一定會被消滅的。

  在一九三○年的立三路線時期,李立三同志不懂得中國內戰的持久性,因此看不出中國內戰發展中“圍剿”又“圍剿”、打破又打破的這種長期反復的規律(那時已有湘贛邊界的三次“圍剿”⒄,福建的兩次“圍剿”⒅等),因此在紅軍還幼小的時代就命令紅軍去打武漢,命令全國舉行武裝起義,企圖使全國革命迅速勝利。這就犯了“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的“左”傾機會主義,也不相信“圍剿”反復這一規律。在鄂豫皖邊區根據地則有所謂“偏師”⒆説,那裏的一些領導同志認為第三次“圍剿”⒇失敗後的國民黨不過是偏師了,要進攻紅軍,就得由帝國主義親身出馬擔當主力軍。在這個估計之下的戰略方針,就是紅軍打武漢。這和江西的一些同志號召紅軍打南昌,反對進行使各根據地聯成一片的工作,反對誘敵深入的作戰,把一省勝利放在奪取省城和中心城市的基點上,以及認為“反對五次‘圍剿’是革命道路和殖民地道路的決戰”等等,是在原則上一致的。這個“左”傾機會主義,種下了鄂豫皖邊區反對第四次“圍剿”(21)、江西中央區反對第五次“圍剿”鬥爭中的錯誤路線的根苗,使紅軍在敵人的嚴重的“圍剿”面前不得不處於無能的地位,給了中國革命以很大的損失。

  跟否認“圍剿”反復的“左”傾機會主義直接聯絡,而説紅軍根本不應該採取防禦手段的一種意見,也是完全不正確的。

  革命和革命戰爭是進攻的——這種説法當然有它的正確性。革命和革命戰爭從發生到發展,從小到大,從沒有政權到奪取政權,從沒有紅軍到創造紅軍,從沒有革命根據地到創造革命根據地,總是要進攻的,是不能保守的,保守主義的傾向是應該反對的。

  革命和革命戰爭是進攻的,但是也有防禦和後退——這種説法才是完全正確的。為了進攻而防禦,為了前進而後退,為了向正面而向側面,為了走直路而走彎路,是許多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現象,何況軍事運動。

  上述兩個論斷中的前一論斷,在政治上説來可以是對的,移到軍事上就不對了。在政治上,也只是在某一種情況説來(革命前進時)是對的,移到另一種情況(革命退卻時:全部退卻,例如俄國在一九○六年(22)、中國在一九二七年;局部退卻,例如俄國在一九一八年的布列斯特條約(23)時)也就不對了。只有後一論斷,才是全部地正確的真理。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的“左”傾機會主義,機械地反對使用軍事防禦的手段,不過是一種非常幼稚的思想。

  “圍剿”反復的形式何時結束?據我看來,如果內戰延長的話,那是在敵我強弱對比起了根本變化之時。如果紅軍一旦改變到比自己的敵人更為強大時,那末,這個反復就結束了。那時是我們圍剿敵人,敵人則企圖反圍剿,但是政治和軍事的條件將不允許敵人獲得如同紅軍一樣的反“圍剿”的地位。那時,“圍剿”反復這種形式,即使不説完全結束,但是一般的結束是可以斷言的。

<<上一頁下一頁>>
第5頁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