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勿忘歷史 正視現實 > 正文

以史為鑒 面向未來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8日 12:49)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是處理中日兩國關係的基本準則。近一段時期以來,日本在歷史等一系列問題上堅持錯誤態度,不斷採取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錯誤行為,使中日關係面臨困難局面。正確認識和深刻領會中央始終強調的“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原則,有助於更好地把握中日關係的大局,冷靜看待中日關係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繼續推進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認識:要有戰略高度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要求我們從戰略和長遠的高度來認識中日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中日兩國作為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對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都肩負著重大責任。我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日關係問題,新中國成立初期就提出與日本重建友好關係,通過民間外交積極促進兩國關係正常化,在日本政府抱著反省和道歉的態度,表示對受害國民眾感情予以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于1972年實現了邦交正常化。30多年來,我們把發展長期穩定的中日友好合作關係作為我國政府奉行的基本對日政策,嚴格遵守《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聯合宣言》確定的原則,推動中日兩國關係不斷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間往來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發展,這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重要利益,也對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友好相處,合作共贏,是符合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中日兩國能否保持良好的關係,不僅直接影響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響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最近,胡錦濤同志從中日兩國關係穩定發展和兩國人民友好的大局出發,提出了五點主張,進一步指明了中日關係的發展方向。發展中日友好合作關係,對於我國抓好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穩定周邊環境,推動區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矛盾:必須冷靜對待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要求我們冷靜對待中日關係中的矛盾和問題。應該看到,中日兩國關係的發展整體上是平穩的,但並不一帆風順,其中既有合作與協調,又有競爭與摩擦。問題的癥結,在於日本如何對待歷史上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日本國內總有一部分人,不斷在歷史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台灣問題等問題上製造事端,違背了自己的承諾,背離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引起了中國人民的不滿。中國人民是講原則、講事實的,繼續推進中日關係向前發展,不能也無法回避歷史問題。日本應當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不再做傷害中國和亞洲有關國家人民感情的事,努力採取切實措施,儘快扭轉目前中日關係面臨的困難局面,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對待中日關係,我們既要原則堅定,態度鮮明,堅決反對日本右翼分子的錯誤態度和作法,堅決捍衛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同時又要冷靜對待中日關係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理智地表達我們的愛國情感,倍加珍惜、精心維護來之不易的中日友好關係。

  

友好:絕非權宜之計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要求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交往源遠流長,既有密切的現實聯絡,又有複雜的歷史恩怨。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中日兩大民族友好交往,古代中華文明推動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近代中國也從日本學習了許多重要的西方先進文明成果。歷史告訴我們,兩國人民需要交往,期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日本右翼分子對待歷史等問題的錯誤態度和言行也是同日本民族的利益背道而馳的,對此中國人民不會答應,日本人民也不會答應。中日關係搞得不好,不僅會損害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會損害日本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日兩國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望,也是兩國關係發展的主流,更是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中日世代友好,絕非權宜之計,而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

責編:李菁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