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能走出歷史陰影嗎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6日 14:41
中國青年報消息:最近,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訪問日本時,就中日關係的未來發展提出3點看法。其核心是,在平等相待和平相處的前提下,加強合作,使中日關係真正走出歷史的陰影。由此可以看出,歷史陰影,是未來中日兩國開創新局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為只有消除歷史陰影,才能消除猜疑和疑慮,從而實現真正的友好共存。
不能否認,日美軍事聯盟的存在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是本質上的。上世紀90年代,圍繞著是遏制中國還是接觸中國的爭論,日美兩國重新修訂“日美軍事條約”,條約的安全保障範圍擴大了。這無疑強化而不是淡化了中國人對日本的疑慮。同時也給中日關係結下難以解開的結,使得中國更難走出“歷史陰影”。眾所週知,中國不願日本成為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是源於歷史上中日兩國幾次戰爭,可以説中國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大受害者。正是中國對日本軍國主義心存警惕,造成今天的中國人無法割斷歷史,難與新一代日本人開創中日關係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日本有人説中國揪住歷史不放,自己卻一而再地參拜發動侵略戰爭的甲級戰犯,而在消除中國人的歷史創傷方面做得很少。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幾代人中固有的“駕馭中國人”的種族意識仍然左右著今天的日本人。使得中國人不得不懷疑,日本人內心深處是否真正願意與中國平等相待,和平相處,反對戰爭。
另一個與歷史有關的問題是,如何看待台灣海峽戰略通道。日本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日本油船主要是經台灣海峽將中東石油運抵日本。日本將台灣海峽視為戰略生命線。日本一直擔心,如果台灣不穩定或一旦與中國大陸交惡,台灣海峽將成為中國遏制日本的戰略要地。為此,日本不願看到台灣回到中國手中,明裏暗裏做著阻止兩岸統一的事情。不僅如此,日本的這種防範心理正在引導日本向軍事大國的方向發展,這無疑是影響中日關係的又一重大障礙。
日本人對中國的猜疑和防範還反映在能源領域。日本對中國在能源問題上的任何重大舉措都十分敏感,將中國視為日本在能源領域的競爭對手,毫不掩飾地與中國展開能源爭奪。由於中日兩國都是中東(可能還包括俄羅斯)石油的大買主,不誇張地説,能源問題最有可能成為未來中日兩國的利益衝突點。
毋庸諱言,由於美日軍事聯盟的存在,中日雙邊關係不可避免地受到牽制。中日關係不僅受制于日美關係,而且還受制于中美關係。就是説,中日兩國無論是合作還是對立,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國全球戰略的影響。這是有目共睹的現實。因此,在目前的戰略形勢下,中日兩國是發展友好合作,還是競相尋求戰略優勢,壓倒對方,將關係到整個東南亞的安全穩定及一體化進程,也是兩國領導人無法繞過的重要課題。
上世紀90年代,有人預言,21世紀中日兩國爭奪東亞主導權的競爭將趨於表面化。然而,對於中日兩國來説,在可以預見的時間裏,任何一方都不具備壓倒對方的主客觀優勢。更重要的是,東亞各國不會願意在中日兩國間做出選擇。因此,中日競爭的深度和範圍是極其有限的,兩國只能做出要麼“合則兩利”要麼“鬥則兩傷”的選擇。
兩國應當降低因美日聯盟在兩國關繫上造成的疑慮,在美日安全聯盟的體制下,日本堅持和平憲法,無核三原則。在此基礎上,中日應考慮在東亞建立某種多邊安全磋商機制,中日兩國以合作而非主導的姿態參與其中。以解決東亞石油運輸線的安全保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東亞熱點衝突等問題。
由此可見,摒棄“主導意識”,以共建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合作意識構建新中日關係,是中日兩國最終走出“歷史陰影”,攜手走向未來的最佳選擇。在這點上,法國和德國已做出了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