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中日時評

  連線:《朝日新聞》記者五十川倫義

  《朝日新聞》駐北京記者五十川倫義是第一個詳細報道侵華日軍在中國遺留化學武器問題的日本記者。1993年,他曾經到河北藁城一中毒氣彈挖掘現場進行過採訪,我手中有一份當年五十川倫義在《朝日新聞》上發表的第一篇關於河北毒氣彈的報道。這一篇,是他對毒氣彈事件的後續報道。日本國內的很多民眾正是因為看了他的報道才知道毒氣彈事件的真相。今天我們也聯絡到了五十川倫義先生。

  記者:“五十川倫義先生,1993年的時候你到石家莊報道過毒氣彈的事件。那麼當時你在現場了解的情況是怎樣的?”

  五十川倫義:“聽説那個地方的學校有一個日本軍隊訓練的地方,1991年有100多人包括當地的警察等在搬運化學彈到倉庫的時候,用手搬運這些化學彈時,化學液留出來,當時就有一人受傷。”

  記者:“你當時看到這些受害者了嗎?”

  “我直接去了學校見過校長,然後才去採訪那些受害者。”

  記者:“他們都跟你説了些什麼?”

  五十川倫義:“一位姓吳的先生説,他手的皮膚裂開了,呼吸有點困難。我當時採訪之後,就在《朝日新聞》頭版頭條用一個大大的篇幅來介紹這些事情。還有炮彈的照片,中國被害(人)的狀況。”

  “報道刊登以後,日本國內有怎麼樣的反映呢?”

  五十川倫義:“1992年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提出毒氣彈受害名單的時候,很多人從那時已經認識這個問題,歷史上有這樣的問題,而我是幫助他們更具體的了解。”

  記者:“1993年你報道石家莊毒氣彈,到現在10年過去了,日本政府才來處理這些毒氣彈。你是怎麼看待這個處理時間的?”

  “《化學兵器禁止》條約來説,2007年以前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是這樣,這事解決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上一頁下一頁>>
第4頁
(編輯:任吉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