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的日本觀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第13屆年會特別演講稿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3日 21:30
這是一個老課題,也是一個新課題。因為時代在前進,歷史在發展,這是一個永遠也作不完的課題,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可以説從明代開始有了基本的了解。明代出了幾本關於日本的書籍。如《日本國考略》一卷,蔣俊撰;《日本圖纂》,鄭若曾撰;《日本考略》一卷,殷都撰;《日本考》五卷,李言恭、郝傑撰;其中《日本考》比較詳盡地介紹了當時的日本國家、社會及民俗等情況。到了近代,日本有兩次大的經濟騰飛,一是明治維新,一是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其社會經濟發展之快,令東方各國望塵莫及,特別是當代日本的發展,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各國無不研究日本,探索其成功之奧秘。中國人研究日本也産生了飛躍,主要是希望從中得到啟迪,為自己國家尋求富國之道路;同時探討日本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本文目的是,回顧19世紀未以來百餘年間的這一歷史階段,中國人對日本的心態歷程。
一、盛讚明治維新
中日兩國原在同一起跑線上,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成為東方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發動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使世界政治格局為之一變,中國人也痛感國家式微,仿傚日本進行了戊戌變法,結果失敗,國人以複雜的心情,相繼向日本學習。其形式主要是到日本考察和留學,清末民初出現赴日的熱潮。一般估計近3萬人到日本考察或留學。實藤惠秀在《中國人留學日本史》一書中講,從1896年到1937年的四十二年間,中國留日學生絡繹不絕,人數最多時一年竟達8000人之多,這期間總數不下5萬人,據最近的學者根據各資料統計,從1900年到抗戰爆發時,除了1913、1924、1925年沒有統計數字外,僅留學生就有113400人。不少留日學習或考察的人,都寫有東遊日記、紀行或考察報告等,各個的記述多有所側重,從總體上看,對日本地理、民族及其性格、各種制度、家庭的狀況,衣、食及宗教信仰等均有記述,特別論述了日本對外來文化的觀念問題。就考察來講,範圍十分廣泛,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教育、警察、檢閱、立法、司法和憲法等,可以説是全方位的。這是我們考察那時中國人的日本觀的最好資料。
如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 ,1877年30歲時以駐日使館參讚的身份,隨駐日本使何如璋東渡扶桑,在日本住了5年。1885年寫成了50萬字的《日本國志》,此前還寫了《日本雜事詩》。他從日本的遠古寫到明治維新,從山川景色、風土人情、文化教育,寫到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交流,內容極為豐富。其雜事詩,中日兩國先後出版了17種版本,在説到日本悠久的歷史時講:“立國扶桑近日邊,外稱帝國內稱天,縱橫八十三州地,上下二千五百年。”在第23首寫富士山時説:“拔地摩天獨立高,蓬峰涌出海東濤,二千五百年千雪,一白茫茫積未消。”他的詩為中日學者所稱讚。
東遊人士中,很多後來成為知名人士。嚴修的《東遊日記》,涉及到許多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其中不少人為人所熟知。如范源濂、陳獨秀、陳寶良、熊希齡、陶孟和、章宗祥、曹汝霖、楊度、張孝杉、孫寶琦、何鷸時、金邦平、錢稻孫、權量、邢選廷、李一偉、張一鵬、江翔雲、王桐齡、蔣伯器、陳哲甫、張良弼、高步瀛、趙元禮等。他們多數是愛國的,以對真實事物的研究為素材,以科學的嚴肅和深沉的真誠來看待日本的進步,採用對比的方法説明祖國之落後,希望奮起直追。這裡麵包含著愛和恨、希望和憂傷。這是他們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