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央視見證

壯哉,崑崙關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0日 13:01

  編導:孔憲靜 攝像:孔憲靜

  這是一條不寬的小路,這是一座不大的關口,然而就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卻先後在千年曆史裏發生過大大小小數百次戰爭,這就是聲名遠揚的崑崙關。

  在崑崙關的戰史上,最近的一場戰事發生在1939年的抗日戰爭時期,它也是發生在這裡的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鬥。

  在這場戰鬥中,中國軍隊第一次集中了十個師將近十萬人的兵力,向侵華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攻。當時駐守在崑崙關的是具有“鋼軍”稱號的日本第五師團中的第12旅團,大約六千多人。這支部隊在侵華戰爭中,曾先後參加過臺兒莊、廣州、太原等戰役,是日軍的主力部隊。

  親臨戰場,指揮這場戰鬥的是當時的中國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在這場戰鬥中,中國軍隊第一次實施了航空兵、步兵、炮兵、裝甲兵的協同作戰,但由於受崑崙關特殊地貌環境的影響以及日軍的頑強抵抗,這場決戰打得空前激烈,雙方的傷亡情況十分慘重。

  在這場戰鬥中被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旅團長中村正雄在臨死前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帝國皇軍第五師團第十二旅團,之所以在日俄戰爭中獲得了“鋼軍”的稱號,那是因為我的頑強戰勝了俄國人的頑強,但是在崑崙關,我應該承認我遇到了一支比俄軍更頑強的軍隊……”

  採訪:中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室教授 徐焰

  “中國人,在歷史上來講,從來講究仁愛的傳統,與日本武士殘忍血腥的那種做法來講,歷來還是不一致的,所以在抗戰期間,無論是國民黨軍隊也好,共産黨軍隊也好,一般來講擊斃了日軍之後,在他死的地方,如果發現了日軍屍體要就地掩埋,而且還要立碑,有可能的話還通知敵方來取,這也是一貫的,我們講這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相傳,崑崙關建造于漢代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崑崙關是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著名關口之一,從這條小路再向南走大約50公里,就是廣西首府南寧市,因此崑崙關歷史上就被看成是南寧的屏障,也是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在崑崙關爆發的大規模戰役多達九次。

  在近一千年前的北宋年間,在廣西一帶號稱南天國王的儂智高,起兵反抗朝廷,並在崑崙關與宋仁宗的朝庭軍隊展開了對峙。公元1053年,宋仁宗所派的大將狄青元帥,于元宵節之夜攻破崑崙關,打敗了儂智高。

  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部隊在進攻南寧時,在這裡曾遭到地方武裝的阻擊,後來只好繞路而行。

  崑崙關所在的崑崙山被稱為“崑崙臺地”,雖然海拔僅有300多米,但由於這裡地勢險要、河川縱橫、道路狹窄,因此不適宜大規模作戰。

  採訪:廣西南寧市委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 劉家信

  “崑崙關的臺地兩側,就是崑崙關兩側還有攻防的薄弱環節,所以攻佔的還有攻跟守這方,圍繞部分的薄弱環節的拉鋸戰,在歷史上的話都是屢見不鮮的,所以這個地方雖然説有易守難攻,但是也並非固若金湯。”

  崑崙關之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第一次向日本軍隊發動的大規模的戰略性攻擊戰,激烈的戰爭曾持續了七天七夜。戰鬥中中國軍隊雖然傷亡慘重,但它卻以擊斃日軍少將一名、聯隊長三名、大隊長三名、班排長以上85名,殲滅士兵五千余人的戰績鼓舞了當時中國前線的抗日將士,崑崙關也因此名震中外。

  採訪:中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室教授 徐焰

  “崑崙關之戰在中國抗戰史上應該還是值得稱頌的一仗,因為它首先是在日寇入侵之後,中國軍民積極向敵人進行反攻的一切作戰,另外又是中國軍隊在我們講當時是叫近代化,不叫現代化,在近代化的歷程中間,也是邁出重要一步。”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當時的中國政府,在崑崙關上修建了這座烈士陵園,以示紀念。

  對此,一位詩人曾這樣寫道:在戰爭中,為勝利而死的人都是英雄,但關鍵的是作為英雄的後人要知道,誰是為了正義而獻身的。

(編輯:任吉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