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法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6:38
秋天,是從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個節氣。並以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作為氣候轉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裡的陰氣始下,是説在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穫之時。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説,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正如《黃帝內經》裏説:“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
秋季如何保養體內的陰氣呢?關鍵是要防燥護陰。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每值久晴未雨、氣候乾燥之際,常易發生燥邪為患。由於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裏,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衝,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徵。
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所謂“燥勝則幹”,津液既耗,必現一派“燥象”,常見口乾、唇幹、鼻于,咽幹、舌幹少津、大便於結、皮膚幹甚至皸裂等症。肺為嬌臟,性喜潤而惡燥,燥邪犯肺,最易傷其陰液。肺失津潤,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因而宣降失可,輕則幹咳少痰,痰粘難咯,重則肺絡受傷而出血,見痰中帶血。肺中津虧後,因無液以下濟於大腸,因而使大便幹結難解。
秋令燥氣又有溫涼之分,一般認為早秋氣溫尚高,故為溫燥;晚秋氣溫下降,故為涼燥,無論溫涼,總是以皮膚乾燥,體液缺乏為其特徵。但二者在臨床上還是有區別的,溫燥傷人,常表現為不惡寒或微惡寒,發熱較明顯,脈呈細數;而涼燥傷人,則常不發熱或微發熱,反之,惡寒較明顯,脈多不數。
由上可知,秋天養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對人的傷害,這樣才能養護好體內的陰氣;這是從總的原則上來講,具體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精神、起居、飲食、運動、藥物等具體問題上,又怎樣去保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