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春

飲食調養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6:17

  春天,在飲食方面,首先要遵守《黃帝內經》裏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也就是説,在飲食方面,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李時珍《本草綱目》引《風土記》裏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現己較少食用外,蔥、蒜、韭可謂是養陽的佳蔬良藥。下面,我們一一論述之。

  韭菜: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詩句,陸放翁有“雞跖宜菰白,豚肩雜韭黃”的吟咏,説明了韭菜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特別喜愛。一斤韭菜含蛋白質5~10克、糖5~30克、維生素A20毫克、維生素C89毫克、鈣263毫克、磷212毫克以及揮髮油等。另外,韭菜還含有抗生物質,具有調味、殺菌的功效。特別是韭菜含粗纖維較多,而纖維素現在己被人們稱為第七大營養素,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物質。

  韭菜,雖然四季常青,終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正如俗話所説:“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正如《本草拾遺》裏所説:“在菜中,此物最溫而益人,宜常食之”;李時珍亦云:“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

  所謂肝之菜,是説吃韭菜對肝的功能有益,祖國醫學認為,春季與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相應,春天,人體肝氣易偏旺,而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但春天多吃些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從這個角度來説,也宜多食韭菜。由於韭菜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得大多。此外,胃虛有熱,下部有火和消化不良者,皆不宜食用。

  民間用韭菜治病的方法很多,如噁心嘔吐時,在半杯奶中加入韭菜汁兩匙、薑汁少許,溫服;若是陽萎、早泄,可用新鮮生韭洗凈絞汁飲用,每次半斤,每日兩次,連續用一星期。韭菜炒蝦米,對健腎利尿助陽也有幫助。

  韭菜極易栽種,一年能採割許多次,其中春韭葉鮮肉嫩,質量最好。遮光育成的韭黃,還有韭苔、韭花等也都很味美。城鎮居民可利用庭院角落及宅旁空地,或者用花盆、木箱、塑料桶等盛土栽培。播種或分蘗育出壯苗後四季常青,既可作家庭菜蔬,又可當觀賞植物。

  大蒜:最近,日本出現了一家舉世無雙的“大蒜餐館”,該餐館供應的全是以大蒜為配料的美味食品。有泰國風味的大蒜燉雞、大蒜麵包,日本風味的大蒜麵條,中國風味的大蒜鯉魚,美國風味的大蒜餅乾等100余種“大蒜菜”。

  大蒜之所以受人們青睞,是在於大蒜不僅具有很強的殺菌力,對由細菌引起的感冒、腹泄、腸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明顯療效,還有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欲、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效能。據最新研究,大蒜還具有一定的補腦作用,其原因是大蒜可增強維生素B1的作用(大蒜可以和維生素B1合成産生一種叫做“蒜胺”的物質。蒜胺的作用比維生素B1還要強),而維生素B1是參與葡萄糖轉化為腦能量過程的重要輔助物質。另據奧地利塞白斯多夫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發現,大蒜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減輕由此帶來的不良後果。

  儘管吃大蒜對身體頗有裨益,但生吃過多也不利於健康。《本草從新》裏説:“大蒜辛熱有毒,生痰動火、散氣耗血。虛弱有熱的人切勿沾唇”。過多生食大蒜會使胃組織在強烈刺激下受到損壞,引起急性胃炎;並對心臟病、腎炎等疾病産生副作用。時間長了還會引起維生素B2缺乏症,形成口角炎、舌炎等皮膚病。因此,生食大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不可空腹生食和食後喝過熱的湯、茶;應隔日少食,每次以2~3瓣為限;肝、腎、膀胱有疾者在治療期間應免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秘者應注意少食;不可與蜂蜜同食。

  此外,生食大蒜時,口裏會有特殊的臭味,這是因為蒜瓣被嚼碎以後,蒜細胞中特定酶的活化作用,將蒜鹼分解為具有特殊臭味的蒜素。消除口中的蒜臭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嚼茶葉,然後再用濃茶水漱口。

  蔥:蔥有大蔥、小蔥、冬蔥之分。是人們製作菜肴的一種常用調味品。其營養豐富,就拿大蔥為例。每100克含蛋白質1~1.8克,脂肪0.3~0.7克,鈣12~89毫克,胡蘿蔔素1~1.6毫克,維生素B10.05~0.09毫克,核黃素0.46毫克,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高10倍,比柑桔高二倍。蔥還含有蔥蒜辣素,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在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和夏秋季腸道傳染病流行時,”吃些生蔥有預防作用。

  科學家發現,多吃小蔥能誘導血球産生干擾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美國有人從蔥中提煉出一種蔥素,治療心血管硬化獲得較好療效。一位法國醫生證實蔥還有增強纖維素蛋白溶解活性和降血脂作用,能消化凝血塊避免血栓發生。吃油膩食物時,再適量吃些蔥,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經常吃蔥的人膽固醇不易在血管壁上沉積。

  中醫認為,蔥一身都是藥,其葉能利五臟。消水腫;蔥白可通陽發汗、解毒消腫;蔥汁可散瘀血、止痛、解毒;蔥根能治便血及消痔。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用蔥能治病的藥方有54個,可治數十種病。民間有用蔥白500克,大蒜250克,切碎加水2000克煎煮,日服3次,每次一茶杯,可預防流感;若是胃痛、胃酸過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將大蔥頭4個搗爛,調入紅糖200克,連服數日有效。

  生食生蔥時會給人口腔留下蔥味,可用濃茶漱口或咀嚼幾片茶葉就可除去蔥味了。

  春天能溫補陽氣的食物還有不少,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春天宜多食溫,當然對於陰虛有火之人,又另當別論了。

  第二,春季飲食調養宜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藥王孫思邈説:“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祖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會大大傷害脾胃之氣。有鋻於此,在春天,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旺;而甜味的食品入脾,能補益脾氣,故要多吃一點。又有哪些食物在春季多吃好呢?

  大棗:大棗性味甘平,尤宜於春季食用,我國人民一向把棗當作補氣佳品,數千年來,小小紅棗世世代代為人珍愛。《北夢瑣言》曾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河中永樂縣出棗,世傳得棗無核者可度世。裏有蘇氏女獲而食之,不食五穀,年五十嫁,顏如處子。”雖情節不完全真實,但非無稽之談。國外把大棗稱為“天然維生素丸”,其維生素磷的含量為百果之冠,所含磷和鈣比一般果品多2~12倍。它是滋養血脈、強健脾胃的食品,正如《本草綱目》中所説:“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有位英國醫生在163例虛弱患者中做對比實驗,凡是連續吃棗的,其健康恢復的速度比單純吃維生素類藥物快三倍以上。在我國民間亦流傳著“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因此,在春天到來之際,您不妨多吃些棗,既可做棗粥,亦可做棗糕,當然生吃亦很好。對於身體較虛弱。胃口又不好的人,平時可多吃點棗米飯:即以大米為主,配上點紅棗,色澤鮮艷,爽口潤甜。

  鍋巴:是煮米飯時鍋底所結之物經低溫烘烤而成,略黃不焦,既香又脆。據現代科學分析,焙鍋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A、維生素E、纖維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除澱粉外,其他成分大多藏于米粒胚芽和外膜裏。經過低溫烘烤,略微炭化後,外層的營養成分多被破壞,部分的澱粉也分解了,故食時極易消化;另外,于嚼鍋巴時,必須細嚼慢咽,分泌大量的唾液酶又可幫助消化吸收,促使腸胃蠕動,增強其功能;再則微炭化後的鍋巴,能吸附腸腔裏的氣體、水分和細菌的毒素,以達到收斂止瀉的效果。據清朝太醫院脈案記載,慈禧素食膏粱厚味,除山珍海味、美饌佳肴外,最喜愛進食北京鴨,此物油膩脂重,以致長食傷及脾胃,中年即泄瀉頻作。為此,宮中眾多的太醫名手煞費心機,投入各種調理脾胃的名方貴藥。然而,泄瀉之症依然時愈時作,纏綿不已。無奈之際想起了粳米鍋巴。於是為了治好這脾胃受戕、消化不良所引起的瀉泄,幾乎天天吃鍋巴,有時她嘴嚼鍋巴片,有時配料做成菜,也有時研成粉未吃。

  祖國醫學認為,焙烤成鍋巴的粳米有補脾、養胃、強壯、滋養的功效,最宜病後調理。粳米若經炒、烘、烤之後,食之味香,促進食欲,並可消食導滯,收斂止瀉。因此,春天還是多食鍋巴好。

  山藥:味甘性平無毒,有健脾益氣、滋肺養胃、補腎固精、長肌肉、潤皮毛、滋養強壯等功用,適用於身體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痢泄瀉、虛勞咳嗽、遺精盜汗、小便頻繁等症。山藥尤宜於春季食用,一則能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二則能補腎益精,使人體元陽之氣充沛,可增強人體抵抗力,免疫力,不易在春天發病;三則山藥營養豐富,其每百克含蛋白質1.5克、碳水化合物14.4克、鈣14毫克、磷42毫克、鐵0.3毫克、維生素C4毫克,此外,還含有皂甙、膽鹼、粘液質、澱粉酶、碘、精氨酸等成分。

  山藥因含有較多的澱粉,煮熟後可代替糧食食用。其入饌多做甜菜,如拔絲山藥、一品山藥、水晶山藥球、扒山藥等。同時,它又是烹制炸豬排、素香腸、素排骨等菜的重要原料。山藥還可製成風味小吃,例如山藥蛋糕、山藥豆沙包、芝麻山藥焦脆餅、山藥糖葫蘆等。現在民間流傳有許多山藥治病的靈驗便方,其中應用最廣的是山藥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本粥可健脾補肺,滋腎益精,強身健體,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和中老年食用,若再加入紅棗煮成山藥紅棗粥,則滋補效果更好,被人們盛讚為“長壽粥,山藥若和甘蔗搗爛取汁混勻,燉熱飲服,每日二次,可治久咳、痰多、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總之,山藥既可食用,又可藥用,尤以春天食之最佳。

  第三,春天飲食調養要多吃些菜。

  因為人們經過冬季之後,較普遍地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嚴重不足的情況,如春季常見人們發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現象,這些都是因為新鮮蔬菜吃的少所造成營養失調有關。因此,春季到來,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下列蔬菜可供選擇:

  菠菜:是春天蔬菜的主要品種之一,又叫波斯菜,從尼泊爾傳入我國。菠菜柔嫩味美,營養豐富,蔬藥兼優。

  在每百克菠菜中,含蛋白質2.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4.3克,胡蘿蔔素3毫克,尼克酸0.6毫克,維生素B20.17毫克,維生素C38毫克。另外,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特別是菠菜的胡蘿蔔素含量可與胡蘿蔔媲美,一個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維生素A就可滿足人體正常需要;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紅柿高一倍多。

  中醫學認為,菠菜有養血、止血、潤燥之功,如李時珍《本草綱目》裏説:“菠菜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根尤良。”菠菜對衄血、便血、壞血病、消渴、大便澀滯、高血壓、腸結核、痔瘡等病有一定療效,並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下面僅舉幾例菠菜食療方:

  若是高血壓,便秘、頭痛、面紅者,可用鮮菠菜洗凈放入開水中燙上三五分鐘,取出切碎用少許香油、鹽等伴食,一日二次當菜食用很有療效。若是糖尿病,可用菠菜根洗凈60克、雞內金15克、水煎代茶飲;或將菠菜根切碎,雞內金研未同米煮粥食用亦可;若是夜盲症,用鮮菠菜一斤搗爛,榨取汁,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但須常用才有效。

  儘管菠菜藥蔬俱佳,但不宜過量,因為菠菜含有草酸,草酸進入人體後,與其他食物中含的鈣質結合,形成一種難溶解的草酸鈣,這就不利於人體對鈣質正常吸收。

  薺菜:每至清明節前後,薺菜莖葉鮮嫩,是採集的大好時節。據分析,薺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糖類、無機鹽類及鈣、磷、鉀、鐵、錳等多種有益成分。薺菜的吃法多種多樣,無論炒、煮、燉、煎、還是作餡作湯,或做成春卷,吃起來皆清香可口,鮮而不俗,別有一番風味。

  中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淡、性微寒,能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熱利尿,主治婦女崩漏、咯血、衄血、便血、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病等。若是婦女月經過多,産時惡露不絕者,取薺菜60克、馬齒克60克、加水煎湯服;若是患有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者,用薺菜60克,配以白菜根、鮮藕節各30克,煎湯內服,亦有明顯的止血效用;若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每日用鮮薺菜60克,加水適量,煮開鍋後,打雞蛋3個、吃雞蛋喝湯,能改善頭暈頭痛的症狀。

  萵筍:又名萵苣,産期以春初和秋未為時令,春筍質量尤佳。萵筍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其中以鐵的含量較豐富,因萵筍中的鐵在有機酸和酶的作用下,易為人體吸收,故食用新鮮萵筍,對治療各種貧血非常有利。尤其是萵筍中還含有一種酶,能消除強致癌物質��亞硝胺,它引起的細胞突變、有一定抗癌作用。萵筍中的尼克酸,是人體裏一些重要酶的成分,可激活胰島素,促進糖的代謝,對糖尿病的老人非常有益。此外,萵筍中的氟可幫助牙齒和骨胳的形成。

  一些人吃萵筍,常把萵筍葉扔掉,這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因為萵筍葉的營養成分高於萵筍,其中胡蘿蔔素高100多倍,維生素C高15倍,因此,不宜拋棄。

  除以上蔬菜外,春季可供食用的時令蔬菜還有一些,如芹菜、油菜、香椿芽等,也要盡可能多吃一些。若是初春,新鮮蔬菜少,可以充分利用冷藏、幹制、腌漬、罐藏、醬漬等多種方法加工貯藏蔬菜,如腌制的蘿蔔、姜、蔥頭、白菜、大芥菜、榨菜、辣椒等等,營養都較豐富。

  這裡要説明一點,有的人在蔬菜少的春天,常常用多吃些水果的方法來代替蔬菜,這種作法不可取,因為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儘管水果和蔬菜確有不少相似之處。如,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有機鹽。但二者畢竟有區別,雖然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水果所含的多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等一類化學上稱為半糖和雙糖的碳水化合物,而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則多是澱粉一類的多糖。前者進食後,胃和小腸可以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便很快進入血液,如果食用過多,會使血液中的血糖急劇上升,進而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使精神不穩定,出現頭昏腦脹、疲勞乏力等症狀。而且葡萄糖。果糖大量進入肝臟後,很容易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而後者多是澱粉,需要各種消化酶消化溶解之後才被逐漸吸收,因而使體內血糖穩定,有利於身體健康。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