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中華養生理論

陰陽協調的辯證論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5:39

  

陰陽,原指日照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對重要範疇。它是古人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的對立雙方,以及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種因素的抽象概括。戰國末至西漢初出現的《易傳》中,陰陽學説才在哲學領域首次得到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發揮。《易傳》一書中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在充分肯定世界具有永恒運動屬性的同時,《易傳》還著重探討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認為一切運動都源於陰陽兩種對立勢力的相互作用。《易傳係辭》稱: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這就是説,無論春夏秋冬的循環推移,或是晝夜明暗的交替,卻無一例外地産生於陰(柔、月、寒)陽(剛、日、暑)的相互作用,正所謂天地絪膃、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係辭》)可見,世間的萬事萬物無不處在陰陽的相互作用中生長、變化;若陰陽一旦毀滅,則事物的運動和變化也就不復存在。在此基礎上,《易傳》作者明確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認為陰陽的對立統一乃是世界運動變化的總規律。

後世的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大多因循《易傳》的思路,用陰陽學説作為自己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明代著名醫家兼養生家張介賓在《類經陰陽類》中就指出: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之二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故陰陽為天地之道。”“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所造化萬物;人物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類經圖翼醫易義》)正因為如此,所以陰陽法則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古人把握和分析人體物質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辯證論治和養生防病的基本綱領。事實上,中國傳統養生理論正是在陰陽學説的直接指導下解釋生命活動現象,建構卻病延年的理論與實踐方法的。

首先,中國傳統養生理論認為陰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屬性。《素問生氣通天論》稱:生之本,本于陰陽。所謂本于陰陽,這一方面是指人體生命活動從本質上可以歸結為陰精陽氣的矛盾運動。另一方面則是指人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它的一切組織結構均可劃分為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對立的陰陽兩部分。《黃帝內經》對此作了較為詳細的劃分,為了敘述簡便,茲列表如下:

人體組織器官陰陽屬性表

組織名稱
陰陽屬性


軀體
內外

四肢

臟腑

筋骨
皮膚

……

體內

內側

五臟

筋骨

……

體外

外側

六腑

皮膚

……

其次,祖國養生理論認為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基本標誌。《黃帝內經》提出了相應的人體健康標誌: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又説:平人者不病,不病者,寸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靈樞終始》)既然機體陰陽平衡標誌著健康,那麼平衡的破壞自然也就意味著疾病的發生。

 

明代張景岳所著《類經》就認為,“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裏,或為寒,或為熱,或感到五運六氣,或傷于臟腑經絡,皆不外陰陽二氣”失去相對平衡所致。

再次,祖國養生理論以協調陰陽為最基本的指導原則。《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談到:“陰陽不和,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所謂“聖度”,實質上就是把協調陰陽當作養生長壽的最高準則。正是在上述原則的指導下,祖國養生實踐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協調陰陽的具體方法,現略述數例如下:

陰陽勻平,調養精神。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説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

謹和五味,平衡陰陽。在古代養生家看來,各種食物與中藥一樣,具有寒、熱、溫、涼四性之異和酸、苦、甘、辛、鹹五味之分。如果食物的性味配合得當,則有助於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從而對健康有益;反之,若性味配合失宜,則會打破機體的平衡態,從而損害健康。

順應自然,護養陰陽。《黃帝內經》中提到:“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這就肯定了從逆陰陽將對人體強弱壽夭産生直接影響。

尤為可貴的是,中國養生理論所理解的平衡並非一種絕對靜止,而是一種充滿矛盾的特殊運動形式。《素問六微旨》中就提出了“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的觀點,意思是説,世間萬物,包括健康的“平人”在內,它的平衡都是運動過程中的一種相對靜止狀態。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