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三部曲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5日 17:05
秋天,氣候逐漸由熱變涼,人體腠理由疏鬆轉為緻密,陽氣開始潛藏于內。秋季氣候變化較大,在”多事之秋”,人們的養生有以下三個階段的不同。
初秋暑熱仍未退去,素有”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稱,”秋老虎”頗兇,因而仍要預防中暑。此時,又是多種腸道傳染病如菌痢、食物中毒、傷寒、霍亂以及嬰幼兒腹瀉的高發季節,因此,一旦出現腹瀉切莫自作主張,盲目用藥,應儘快去醫院檢查治療。
仲秋伴隨自然萬物乾枯萎黃,人體常反應出”津幹液燥”的徵象,如咽幹口燥、鼻衄、皮膚乾裂、大便秘結等。這時應從飲食上進行調理、宜常吃梨、柿、石榴、葡萄、甘蔗、蘿蔔、番茄等新鮮果蔬,以養陰潤燥。甚者可用生地、麥冬、玄參、甘草各10克,水煎代茶飲。
晚秋”月落烏啼霜滿天”,早晚溫差變化大,氣候開始轉寒,此時須注意及時添衣,並加強鍛鍊,提高肺功能,以預防冬季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對於冬令進補的人來講,這時是調整脾胃,打”底補”的最佳時期,作為食補,芡實是最好的食選,可用芡實、紅棗或花生仁加紅糖燉湯服,或用芡實燉牛肉等食用,即可達此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