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腫瘤-鼻咽癌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7日 10:26)
發病情況
在鼻咽腫瘤裏我們重點介紹最為常見的鼻咽癌。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南方是鼻咽癌高發區,包括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南方五省,也被稱為“ 廣東瘤”。目前鼻咽癌死亡率全國平均1.88/10萬,其發病以男性多見,大約為女性的兩倍。鼻咽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國內報導最小3歲,最大90歲。
臨床表現
鼻咽癌的常見症狀有:
☆耳鳴、聽力減退
鼻咽癌患者初診時有約15-20%是以耳鳴、聽力減退就診,約50-65%的患者確診時出現這一耳部表現。鼻咽癌引起耳鳴、聽力減退的原因在於腫瘤壓迫咽鼓管。鼻咽側壁有一連接耳和咽的導管也叫咽鼓管(中耳的鼓室)的開口,這個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壓力的平衡。該導管一經受阻,就將會引起一些症狀。鼻咽部腫瘤,尤其是位於咽隱窩等側壁的腫瘤,會因腫瘤的浸潤和壓迫咽鼓管,致使鼓室內形成負壓,進而形成滲出性中耳炎,即鼓室積液。臨床出現耳部的悶塞感、耳鳴和聽力減退。聽力檢查時表現為傳導性聽力障礙。
☆涕血和鼻衄
鼻咽部位於鼻腔的後方,所以鼻咽部腫瘤常會出現鼻部症狀。一般約有1/4的鼻咽癌患者是以涕血和鼻衄作為首發症狀;而已確診為鼻咽癌的患者中,具有鼻部症狀者超過70%。鼻部症狀包括鼻塞、鼻堵、涕血和鼻衄,其中以後兩者更為重要。造成涕血和鼻衄的原因可能為腫瘤突破其表面的粘膜,或由於用力回吸鼻腔、鼻咽分泌物(鼻涕)時,軟腭背面與腫瘤摩擦所致。輕者表現為抽吸中的分泌物帶血絲或血塊,即涕血;嚴重者可致大量的鼻衄。出現涕血和鼻衄後,除應檢查鼻腔和副鼻竇外,千萬不要忘記了鼻咽部檢查。
☆耳下腫物
鼻咽癌的頸淋巴結轉移率很高,大約為80%,而其中有超過10%的患者是以頸部腫塊作為首先出現的症狀而就診的。因此,出現了頸部腫塊可不要僅僅考慮頸部的病變。
鼻咽癌頸淋巴結轉移最典型的位置是:耳垂下方、下頜角的後方、胸鎖乳突肌(頸部隆起的由耳部至前胸的一條肌肉)的深面。初期時難以被發現,而一般發現時都大於3cm,可單個發生,也可由多個淋巴結融合在一起。不疼不癢,無症狀。質地較硬實,可活動。但有些病人因發現得較晚則病變活動度差,並可出現全頸淋巴結腫大。
☆眼部症狀
鼻咽癌侵犯眼眶和眼球的有關神經並不少見,約7%的患者是以此來看病,但多數是屬於較晚期的病人。症狀包括:視力障礙(甚至失明)、眼球外突、視野缺損、復視、眼球活動受到限制等等。
眼部出現問題後,首先應檢查是否存在眼本身的病變,進而不妨作一個眼部CT檢查,並包括位於它後下方的鼻咽部,疑雲可能會因此而解。
診斷方法
鼻咽癌早期症狀不易被察覺,而且部位深在、隱蔽,檢查不便,臨床早期發現具有一定的困難。但隨著醫療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近二十年醫療儀器之長足發展,鼻咽癌診斷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纖維鼻咽鏡的問世,清晰、直觀是其最大的特點,可直接深入到病灶表面觀察腫瘤並咬取病變組織,還可配備攝像、放大、電視監測、錄像等裝備,有效提高了鼻咽癌的診治水平。
而計算機體層攝影(CT)和磁共振斷層掃描(MRI)的誕生,為鼻咽癌的診斷提供了很大幫助,故原有的臨床影像學檢查多為CT及MRI所替代。它們不僅能顯示鼻咽淺層的情況,而且能顯示病變向深部蔓延、侵犯的範圍,並清晰地顯示顱底的病變,是目前進行臨床分期和放射治療設計的必要手段。近年來,螺旋CT三維立體成像能清楚顯示鼻咽癌是否侵犯顱內及侵入的途徑,新近PET/CT對鼻咽癌的診斷和臨床分期顯示出較好的應用價值。醫學技術的進步為鼻咽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極大幫助,只要患者提供警惕,鼻咽癌的早期診斷並不困難。
治療方法
目前放射治療是鼻咽癌治療的首選治療方法。選擇原因有二:一是絕大多數鼻咽癌對放療敏感;二是鼻咽腫瘤位置深在,不利於手術治療。鼻咽癌的放射治療以往多采用60鈷放療機,近20年已多為直線加速器所取代。尤其是近年來計算機輔助的模擬機和治療計劃系統的使用,使得放療方案的制定更加精確、合理。放療方法包括外照射(原發灶及頸部轉移灶)和後裝腔內照射。目前,我院則採取加速器外照射、後裝內照射和X刀相結合的放射治療方法。放射性外照射一般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而腔內治療和X刀則多用於外照射或手術殘存的較小病變。鼻咽原發灶的放射劑量一般為60~70Gy(即6000至7000拉德),每週放療5次,每次2Gy,6至7周完成。頸部轉移灶的放療總量為50~60Gy,每週放療5次,每次2Gy,5至6周結束。
雖然放射治療一直是鼻咽癌治療的重頭戲,但仍需要其他方法作為輔助治療。 鼻咽癌的輔助治療包括化療、免疫治療和手術治療,尤其是化療近年來被越來越受到重視。鼻咽癌絕大多數分化不良,惡性度較高,易通過血液導致遠處轉移(最常見是肺、肝臟和骨)。放療後的遠處轉移是鼻咽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全身的化療和免疫治療則愈顯重要。目前,關於鼻咽癌放射治療前或放射治療過程中應用化療的報道越來越多,同時一些新藥物和新方案的應用均取得較好的效果。
責編:吳曉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