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腫瘤知識 科普宣傳 > 正文

惡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療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16日 15:22)

  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來源於淋巴細胞或組織細胞的惡變。分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也稱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兩大類。臨床上多以無痛性的淺表淋巴結腫大為特點,常是首發表現,尤以頸部淋巴結為多見,霍奇金病首發于頸淋巴結者佔60%一70%,左側多於右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提示病灶已有擴散,右側來自縱隔淋巴結或兩肺,左側常來自腹部淋巴結。

  臨床表現為:發熱、皮膚瘙癢、體重下降等。治療方面目前多采用綜合治療,即根據不同病理類型及亞型、不同生物學行為、不同病期及發展趨向、不同機體的行為狀態及重要臟器功能,有計劃的、合理地應用現有的各種治療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護機體、最大限度地殺滅腫瘤細胞,達到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

  對於腫瘤較局限、病理類型為惡性度較低的患者應以放療為主,化療為輔。對於腫瘤較廣泛、病理類型為惡性度較高的患者,則放療為主要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其治療範圍是根據腫瘤的臨床分期所決定。

  放療的基本過程如下:

  1、定位,即在模擬機下定出照射範圍,其原則

  (1)霍奇金病:照射方法早期以包括所有淋巴結為主,晚期聯合化療後病灶局部放療。例如:當患者查出頸部、腋下有腫大淋巴結或CT查出縱隔有腫大淋巴結時,放療範圍應包括頜下、頦下、枕骨後、雙側頸部、鎖骨上下、腋下、胸膜、縱隔、肺門等處的全部淋巴結,即所謂的“斗篷野”放療。當CT查出有腹部淋巴結腫大時,放療範圍應包括脾臟和腹腔淋巴結,即所謂的“鋤形野”放療。當患者CT查出有盆腔淋巴結腫大時,放療範圍應包括盆腔和腹股溝淋巴結,即所謂的“倒Y野”放療。

  (2) 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對放療也敏感,但復發率高。所以僅低度惡性臨床分期I、II期及中度惡性I期患者可單獨使用放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部位如在扁桃體、鼻咽部或原發于骨骼,局部放療後可以獲得較為滿意的長期緩解。

  2、鉛擋製作:放射治療的目的是用放射線最大限度地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機體正常組織,鉛擋即是用低熔點金屬鉛製成保護機體正常組織的鉛塊,放療時用製作好的鉛塊擋住肺、心臟、喉結等不必照射的部位。

  3、放射治療週期:通常情況下為每週放療5次,霍奇金病大約放療20~24次左右,持續4~5周。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約放療28次左右,持續大約5~6周。

  (CCTV.com獨家特約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編:吳曉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