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新選擇——介入治療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2日 16:23
(1)介入是怎麼回事?
“介入”是指介入放射學,由診斷和治療兩大部分內容組成,是在X線、CT、核磁、B超等影像設備監視、導引下,應用“非外科手術”方法診斷和治療疾病。“介入”是以高科技為基礎,以治療的微創性為特徵,並列于內、外科的第三大診療技術。
(2)介入在現代腫瘤治療中的地位和作用
儘管大多數腫瘤患者失去了手術根治性切除的機會,但仍需要積極、有效治療。介入治療其目標是高效、低毒、微創;其方向是單病種的多學科、多技術的綜合治療。介入技術本身可以獨立完成一些腫瘤的治療,對子宮肌瘤、肝血管瘤、肝、腎囊腫等良性腫瘤,有取代外科手術治療趨勢,為病人提供了可選擇的治療方法。介入治療已被公認為是中晚期肝癌首選治療方法。介入技術與外科、放化療、生物、免疫治療及現代高新技術相結合,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3) 腫瘤介入治療的特點
創傷小:皮膚切口僅為2mm左右;
靶向性即針對性強:可有的放矢直接作用於腫瘤,對正常組織損傷小;
康復快:通常在術後12小時可正常活動,3~7天即可出院;
可重復性強:視病情和治療需要,可分階段、多次、重復實施;
可多種技術聯合應用:如對於原發性肝癌,首先採用肝動脈栓塞,最大限度閉合腫瘤血管,再採用氬氦超低溫冷凍技術,在較短時間內,縮小腫瘤體積,降低腫瘤負荷,最後有序應用免疫生物治療,從而達到現代醫學與高新技術融合,治療的協同、疊加、優勢互補的理想效果。
(4)哪些腫瘤適於介入治療呢?
良性腫瘤:
肝血管瘤、子宮肌瘤等,採用超選擇性靶血管微粒栓塞方法;
肝、腎囊腫採用超聲導引下經皮穿刺藥物滅活方法,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其效果完全可與外科手術媲美。
惡性腫瘤:
主要針對不能手術切除或拒絕手術切除的患者。
肺癌:首先應用氬氦刀毀損腫瘤,再聯合放、化療消滅殘存腫瘤及轉移灶,可在短時間內控制腫瘤。增加放療敏感性,有利於降低放療、化療藥物劑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放化療毒副作用。
原發及轉移性肝癌:動脈化療栓塞聯合氬氦刀,隨後輔以免疫治療,減少正常肝組織損傷,提高細胞免疫功能,短期內降低腫瘤負荷,改善病人生活質量。
腹膜後腫瘤:放化療療效不盡如人意,氬氦刀為可供選擇的最佳治療方法之一。
前列腺癌:運用氬氦刀治療可徹底損毀腫瘤,卻不損傷尿道,且創傷小、恢復快。
頭頸部腫瘤:經頸外動脈灌注化療藥物,可栓塞腫瘤血管,有效控制腫瘤,有助於緩解症狀。
腫瘤合併症往往發病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如各種良惡性腫瘤造成的氣管狹窄、食管狹窄、氣管食管瘺、氣管胸膜瘺,各種原因造成的十二指腸狹窄、梗阻性黃疸,腫瘤所致的上腔靜脈綜合徵、布加氏綜合徵均可採用內支架置入術;各種惡性腫瘤造成脊柱骨轉移可採用骨水泥治療,腫瘤破裂出血的栓塞治療。介入技術因自身優勢,對於腫瘤並發癥介入治療效果顯著,甚至立竿見影。
(CCTV.com獨家特約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