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特色之五: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治療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2日 15:40
專家:天津市腫瘤醫院介入治療科 郭 志主任醫師、劉 方副主任醫師
膽汁是參與人體消化、代謝、吸收等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它由肝細胞分泌産生,通過肝內外的肝管、肝外的膽囊、膽總管進入腸道。如果腫瘤侵犯、壓迫上述任何部位,都會造成不同程度膽汁排泄障礙,膽汁從肝細胞逆流入血液中引起全身皮膚及鞏膜變黃,形成高膽紅素血症,亦稱之為惡性梗阻性黃疸。由於膽汁進入腸道 減少,對肝細胞及其它臟器産生毒素作用,使肝、腎和肺功能,心血管、消化系統、脂肪代謝、凝血功能等受到不同程度損害,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惡性梗阻性黃疸是肝膽系統腫瘤較為常見且嚴重的並發癥之一。
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發展、進步,使針對腫瘤所致的梗阻性黃疸的介入治療(即微創治療)成為可能,形成學科之間優勢互補,為病人提供新的治療方法。介入治療主要方法為,醫生在X線電視監視下,用1mm細針穿刺肝內膽管,在微導絲(0.8mm)引導下將引流管置入十二指腸,進行內外引流。通過內外引流可使一部分膽汁直接引流到十二指腸,另一部分膽汁引流到體外,有利於在最短時間內大幅度地減輕膽汁的毒副作用,改善病人黃疸症狀,與此同時可抽取膽汁做細菌培養,以便有針對性進行抗感染治療。引流一週後,在膽道狹窄部位,置入記憶合金金屬內支架,撤出引流管,封閉穿刺道,恢復膽汁生理性引流通道。該治療方法的特點是:創傷小,不用開刀手術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康復快,術後24小時即可進行正常活動;效果佳,其效果完全可以與外科手術媲美。
現代腫瘤治療理念是綜合治療,既治療腫瘤又應控制並發癥。根據天津市腫瘤醫院近年來100余例惡性梗阻性黃疸治療經驗,在黃疸消退、肝功能恢復、體質好轉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另一種介入技術即動脈化療栓塞方法,將導管插入到腫瘤供血動脈進行化療,可增加腫瘤局部的藥物濃度,降低副反應,同時又栓塞腫瘤營養血管,提高療效。如腫瘤累及範圍較小,可以再進行放射治療。因此,標本兼治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延長了生存期。
(CCTV.com獨家特約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