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02日 16:38
禽流感簡介
禽流行性感冒簡稱禽流感(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感染病,主要發生在雞、鴨、鵝、鴿子等身上,是一種從呼吸病到嚴重性敗血症等多種症狀的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傳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本病目前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發生。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禽流感的擴散主要是通過糞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氣而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吸血昆蟲可傳播病毒。該病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高度致病性禽流感往往突然暴發,患禽無任何臨床症狀而死亡,病程稍長的可見精神萎頓、不食、衰弱,羽毛松亂,頭、翅下垂,雞冠和肉髯呈暗紫色,頭部水腫,結膜腫脹發炎,鼻腔內有黏性分泌物,病雞常搖頭,呼吸困難。有些病例出現下痢和神經症狀,抽搐,運動失調,癱瘓和半癱瘓,失明,病程一般1至2天,死亡率可達50%至100%。禽類呼吸型禽流感,一般症狀為精神食欲較差,産蛋減少,主要表現為明顯的呼吸道症狀,咳嗽、鳴音、噴嚏和鼻竇腫脹,發病率高,死亡率低。死亡禽流感的雞表現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滲出、壞死等變化,口腔、腺胃、肌胃角質膜下層和十二指腸出血,肝、脾、腎和肺常見灰黃色壞死灶,氣囊、腹膜和輸卵管表面有灰黃色滲出物,並常見有纖維素性心包炎。
最早記錄禽流感是1878年,當時意大利發生雞群大量死亡,起初稱為雞瘟。1955年,科學家證實其病源為A型流感病毒。此後,這種病被稱為禽流感。禽流感是危害養殖業的毀滅性病害之一,100多年來沒有發現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僅能以消毒、隔離、大量宰殺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
禽流感還是一種禽畜和人共感病毒。一般情況下,禽流感病毒並不容易使人類發病。不過,儘管沒有證據表明禽流感病毒會直接引起人類流感暴發,但從進化角度看,人類流感與原先在動物中傳播的流感病毒有關。很可能是在歷史上人類馴養豬、雞等動物的過程中,由於人畜接觸頻繁,豬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某些毒株發生了變異,獲得對人的致病性以及在人群中傳播的能力,成為人類流感病毒。1997年,香港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並導致12人發病,其中6人死亡。2003年4月19日,荷蘭政府證實,一名法國獸醫在對瘟雞進行檢驗時,感染病毒引起併發肺炎死亡。
哪些動物可能感染禽流感?
農業部的專家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流感病毒有三個抗原性不同的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A型。A型流感病毒也見於人、馬、豬,偶然還見於水貂、海豹和鯨等其他哺乳動物及多種禽類。
據介紹,根據HA和NA的抗原特性將A型流感病毒分成亞型,目前已經發現14種特異的HA亞型和9種特異的NA亞型。在自然情況下,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範圍有一定的特異性,據此可將病毒分為不同的群,如禽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馬流感病毒等,但是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範圍的界限並不十分嚴格,已經發現流感病毒可在不同種屬的動物之間傳播。例如,禽流感病毒H1N1亞型和人流感病毒H3N2亞型毒株可以從豬體內分離到,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也可感染人;另外,禽流感病毒還可感染海豹、鯨魚和水貂。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範圍由許多不同的因素決定,在流感病毒的感染過程中,HA起識別和吸附宿主細胞受體的作用,因此認為HA是宿主特異性的主要決定因素。
目前所知的14個HA亞型都可以從禽類分離到,人流感病毒主要是H1、H2和H3,豬流感病毒主要為H1和H3,馬流感病毒主要是H3和H7。
禽流感有哪些常見症狀?
禽流感的症狀依感染禽類的品種、年齡、性別、併發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環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或神經系統的異常。
常見症狀有,病雞精神沉鬱,飼料消耗量減少,消瘦;母雞的就巢性增強,産蛋量下降;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有時疾病暴發很迅速,在沒有明顯症狀時就已發現雞死亡。
另外,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很大,取決於禽類種別和毒株以及年齡、環境和併發感染等,通常情況為高發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禽流感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其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劑量、感染途徑和被感染禽的品種有關。
禽流感疫情的確認一般要分四個步驟:一是禽流感疫情發生後,首先由專家進行現場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可初步診斷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二是用血清學方法進行病毒的血凝素亞型鑒定。三是由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作病毒分離與鑒定,最終確定病毒毒型。四是農業部根據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的診斷結果,最後確認或排除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禽流感如何預防?
高溫、紫外線等是流感病毒的“剋星” : 流感病毒對熱比較敏感。當流感病毒被加熱到56℃並持續30分鐘,或者被加熱到60℃並持續10分鐘時就會喪失活性,如果被加熱到65至70℃時只要幾分鐘時間即喪失活性。但是,流感病毒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強,在有甘油保護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紫外線也是流感病毒的“剋星”,用紫外線直射病毒可以依次破壞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經氨酸酶活性。流感病毒直射在陽光下40至48小時即可失去活性,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流感病毒,可以迅速破壞其感染性。
另外,流感病毒對乙醚、氯倣、丙酮等有機溶劑也很敏感。常用消毒藥如福爾馬林、氧化劑、稀酸、去氧膽酸鈉、羥胺、十二烷基硫酸鈉和銨離子、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劑)、重金屬離子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