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快報 > 正文

人大代表把脈開方 診治看病難看病貴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2日 10:58)

  説到看病難,幾乎每個人都有親身體驗,所以每個人都有話可説,而且每個人都能説出一大堆難處。仔細一看,這些問題又都會指向一個方向——醫院。

  醫院怎麼了?

  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院是一個區級醫院,隨著醫療改革的大潮,醫院被推向市場,一切的開銷都要自籌,僅靠治療費、手術費、掛號費根本無法存活。醫藥分家後,醫院的生存更是陷入困境。如果再遇到一兩件醫療糾紛,對醫院來説就是雪上加霜。

  “小醫院吃不飽,大醫院吃不了,是目前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院院長助理王憲珍代表告訴記者,在這樣的境況下,“醫護人員的待遇下降,還經常受到患者的誤解,從業環境的惡劣,社會輿論對醫療糾紛案件的習慣性情感偏袒,對醫護人員的不客觀評價,這些使許多醫護人員對自己的職業失望,常説‘握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醫院則處於兩難之中。”

  看病到底難在哪?

  “看病難,難就難在要到好醫院、要看好醫生。好醫生、好醫院在哪個國家都缺。”台灣團的魏麗惠代表是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副主任,她告訴記者,“問題是有些患者就是一個感冒發燒也要到好醫院、要挂專家號。大家都這樣,看病怎麼能不難?”

  王憲珍代表告訴記者:“現在説看病難,其實是大醫院看病難、小醫院沒人看。尤其小醫院的待遇和從醫環境不如大醫院,好醫生只會向大醫院流失,形成惡性循環。”

  看病貴在哪兒?

  魏麗惠代表認為,看病貴主要貴在:

  藥品貴。平價藥店的出現使得大家對醫院的藥價怨氣沖天,可是應該看到,醫院的藥還附帶著醫生、藥劑師的腦力、體力勞動,醫院還承擔著對處方和藥效的責任和風險;再加上整個藥價的上漲,就形成了藥價高的現象。提到醫藥分家,魏麗惠代表有她自己的看法,“藥就好像是醫生手裏的子彈,醫生應該最了解藥的療效好壞,可是醫藥分家後,感覺非常不方便。” 醫療器械價格不菲。醫療器械多是進口的,價格高昂導致一些化驗檢查的項目單價較高。對於這一點,魏代表補充道:“許多患者過於迷信設備檢查,即使花費很多也堅持要做一些沒必要的化驗、檢查。無形之中,看病的費用就高了。” 一些高新技術的運用。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一些新的醫療技術被運用到治療中,比如置換關節、腹腔鏡等,這些新技術裏涉及到的設備、材料價格就很高。但是應該看到一些微創手術費用雖高,但卻縮短了病人的術後恢復期,節省了很多花費。

  “以藥養醫”的無奈。醫院本身被動的推向市場,多數一二級醫院無法生存。只能靠賣藥的收入養活自己,這種收入甚至會佔到整個醫院收入的50%-70%。

  四張處方把脈看病難

  那麼患者看病貴、看病難的困局該如何破解?醫院如何才能走出兩難境地?

  對此,魏麗惠代表和王憲珍代表都開出了自己的“方子”:

  處方一:政府宏觀調控 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和醫療機構的重復建設

  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由大醫院兼併一些市、區醫院,實現醫療資源共享,並且進一步完善轉院制度,讓患者住進小醫院也可以有大醫院的醫療保障;醫療設備的盲目重復購入,也應該受到政府的控制。

  處方二:改善醫患關係

  加強健康教育和醫學知識的教育和普及。讓大家認識到,醫學是一門充滿探索和未知數的科學。醫生不是萬能的,有很多疑難雜症都在研究之中,所以不是到了醫院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同時還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教育。

  處方三:讓好醫生流動起來

  目前推行的醫療隊下到邊遠地區、送藥下鄉的活動缺乏長期性,應該進一步規範完善。

  處方四:完善醫保體系

  集中精力解決農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看病貴問題。

責編:回春  來源:人民網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