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遲來的13億人口日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7日 08:23)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2005年1月6日淩晨,中國第13億位公民在北京婦産醫院誕生。目前,母子平安,小公民正在接受醫院的各種項目的護理。13億人口日的到來,既標誌著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獲得了巨大的成績,同時也提醒我們:社會發展將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對於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制定的背景、取得的成績及今後面臨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
據介紹,我國于上世紀70年代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並於80年代初把計劃生育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有效地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僅僅是這項政策諸多成效中的一項。經過30多年的艱苦努力,我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實現了人口再生産類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歷史性轉變,人口總和生育率(所有婦女的累計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這項政策的實施,使世界60億人口日和中國13億人口日的來臨各推遲了4年,為控制世界人口快速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
現階段,在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方面,只能説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國未來50年人口發展趨勢預測表明,在2040年左右,我國將達到人口增長高峰,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巨大的年增長量會給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因此,我國將長期堅持計劃生育政策。
[詳細內容]
主持人(方靜):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焦點訪談》。
現在大家在大屏幕上看到的這個寶寶是我國內地降生的第13億個公民。雖然誰是第13億個出生的人的確定具有一定的象徵性,但是這個可愛的孩子還是因為趕上了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而受到了全國甚至世界的關注。這個幸運健康的寶寶長大後才會知道,他的特殊的身份,也許本來屬於四年前的某一個孩子。這個遲到的13億人口日的來臨對於中國、對於世界意味著什麼呢?
記者:
醫生告訴我們是一男孩兒。
張彤(父親):
這個孩子一生肯定會非常幸運。因為這麼難得的一個數字他趕上了,今天還下一場雪,就像迎接他一樣,瑞雪兆他的一生,我想他一生肯定會非常順暢。
解説:
張彤和藍慧夫婦在2005年1月6日淩晨零點零二分聽到了自己的寶寶洪亮的哭聲。這個身長52厘米,體重3660克的男嬰,成為了北京婦産醫院當天出生的第一個嬰兒。同時按照國家統計局、國家人口計生委等機構推算,他獲得了中國大陸第13億名公民的身份。
孟慶普(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處處長):
我們國家統計局根據120萬人的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的樣本計算,我們國家在2004年底的人口是12億9988萬,比去年增長了761萬。如果按照這個算的話,平均我們國家去年一天要增長2.08萬人,所以用這個方法簡單一算的話,我們國家大約在今年1月6日將達到13億人。
護士:
今天兒科醫生已經給他做了全面的檢查,挺好的,他的小胳膊、小腿的都挺有勁兒的。
記者:
好像現在還在睡夢中的感覺。
護士:
看,多舒服。
解説:
今天淩晨降生的大陸第13億個中國公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息,正在接受醫院的各項護理,而中國大陸第12億個公民的降生已經是10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張圖表體現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口每增加1億所用的時間。我們看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時候,中國每五年就增加1億人口,而這個數字在1995年之後變成了10年。
張維慶(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提出的,要到20世紀末把中國人口控制在13億以內。這個目標應該説推遲了4年,到2005年1月6日按國家統計局的測算,中國人口達到13億。我們在發展中國家率先實現了人口再生産類型的歷史性轉變,進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國家的行列,比其他發展中人口大國,提前了半個世紀。
這樣一個成就,我們可以説少生了3億多人口,這少生的3億多人口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增強和綜合國力的提高,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貢獻,怎麼評價都不會過分。
記者:
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現在中國的人口狀況會到一個什麼程度?
張維慶:
至少超過十六億五千萬人口,少生3億多。如果把這3億多加進來那不就是16億多了嗎?如果是16億多的概念,那我們現在的人均GDP都要大幅度地下降,那麼實現總體達到小康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解説:
照片上的這幾個孩子都出生在80年代初期,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獨生子女,如今他們已經是24、25歲的成人了。我們找到了一個叫章媛的女孩兒。
記者:
這是什麼時候的?
章媛的母親:
這是一歲的。
記者:
這笑得多可愛啊。
章媛的母親:
這是十個月的,這也是十個月的。
章媛的父親:
這是當時我們領取的獨生子女證。1980年9月25日,黨中央、國務院有一個公開信。
記者:
當時公開信的內容是怎麼説的,還能記得嗎?
章媛的父親:
就是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好,生男生女都一樣。
解説:
“只生一個”的觀念對章媛的父母來説仍需要一個思想上轉變的過程,因為他們本來還想給章媛生一個弟弟。但是從家裏的實際情況出發,章媛的父親還是決定積極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
章媛的父親:
從我們組成家庭以後,我們當時工資都很低,一百來塊錢。
記者:
章媛當時得花多少錢?
章媛的父親:
有我們一個人的工資吧。
章媛的母親:
政府也給了我們好些優惠的條件。看病國家全部給報銷,另外每月還給一定的固定的獨生子女費,逢年過年,到六一兒童節,我們單位雙職工還給放半天或者一天假,跟孩子做做遊戲,玩玩什麼的。而且到孩子的節目,還給我們獨生子女發放錢,那時錢可能在十元或者二十元左右。
解説:
國家對於獨生子女家庭給予了一定的照顧和補貼,這讓當時生活經濟狀況還有些緊張的夫婦倆在經濟上也稍稍能得到一些緩解。像當時大多數獨生子女一樣,他們在孩子身上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
張為民(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比如我們國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概每百個人當中只有0.6個大學生,現在我們是每百個人當中大概有5個大學生。這種變化是非常巨大的,還有一個文盲,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們國家的文盲率,15歲以上的文盲佔總人口的比重大概在22.81%,每百個人當中22.8個15歲以上的文盲,我們現在是什麼水平呢?只有6.5個左右。
記者:
這些變化從你們統計的數字來看都是非常明顯的?
張為民:
非常明顯的這樣一些變化。這種變化確實給我們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素質的提高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解説:
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在我國只能説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而面臨未來人口的發展趨勢,人們還存在一些疑問。
我國未來50年人口發展趨勢預測表明,在2040年左右,我國將達到人口增長的一個高峰,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巨大年增長對社會發展各方面的影響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張車偉(中國社科院人口所副所長):
一方面,我們13億人口有這麼多人,應該説是巨大的人力資源的寶庫,巨大的人力資源是我們的優勢。同時,我們有這麼多人口也要吃飯,也要消耗資源,對環境也造成了壓力。所以我們在發展過程當中,這13億人口既是優勢、既是財富,同時也是對資源環境、對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
張維慶:
這些問題的存在都説明了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能不考慮人口問題,不能不考慮怎麼解決好人口的數量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又能夠統籌解決好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口結構的改善和人口的合理分佈,還得正確解決好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實現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你説難不難?肯定難。必須實施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思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我們政府公共財政的投入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
解説:
到節目播出的時候,家裏人還沒有為今天淩晨剛剛降生的這位小公民起好名字,但無論是孩子父母還是爺爺、奶奶、姥姥、老爺,都對這個中國內地第13億個小公民的未來寄予了無限的希望。
主持人:
1995年2月15日,《焦點訪談》欄目曾經為中國內地12億人口日的到來製作過一期節目,當年節目中的那個孩子已經10歲了。從12億人到13億人,我國經歷了10年,從13億到14億人口要用多少年呢?
我們要為今天出生的第13億個中國小公民深深地祝福,13億人口日的到來也在提醒著我們,面對未來,人口問題不能鬆懈,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國家、民族和我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切身的利益。
責編:回春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