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爾曼 白求恩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2日 09:11
諾爾曼 白求恩 (Norman Bethune, 1890.3.4-1939.11.12) 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産黨員,著名胸外科醫生。
1890年3月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鎮,1916年獲多倫多大學醫學學士學位,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産黨。1936年隨加拿大志願軍參加西班牙革命,協助反法西斯的共和軍作戰,共和軍戰敗後返回加拿大。1938年春來到中國革命根據地延安,擔任軍醫,援助共産黨領導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後搶救傷員時感染病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其遺體最初葬于河北唐縣郡城,1952年遷葬于河北石家莊烈士公墓。
白求恩在醫學上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研製並改進了12種外科手術器械;1938年建議加拿大建立社會醫療保健系統;第一個將流動血庫應用於戰場,並親自在戰地完成了數次輸血手術。加拿大醫學界稱白求恩為醫學天才。
1939年12月21日,毛澤東撰寫《紀唸白求恩》一文,號召中國人民學習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
1940年,晉察冀革命根據地建立“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2001年9月18日,白求恩銅像在河北石家莊白求恩軍醫學院落成揭幕。銅像高3米,重1.83噸,所刻畫的白求恩身著八路軍軍服,左手扶著藥箱,右臂搭在右腿上,坐在一塊岩石上,兩眼注視著前方,體現出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熱忱的國際主義精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