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新聞訪談

[經濟半小時] 抗生素限售為何有令不止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2日 09:19


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邊振甲

  今天我們來關注抗生素。我們得知,國家藥監局繼今年7月1日要求藥店銷售抗生素必須要有醫生的處方後,最近再次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抗生素藥物銷售的監管。國家藥監局為什麼會一再重申要對抗生素銷售嚴格監管呢?我們今天採訪了藥監局有關負責人。

  新聞:藥監局出臺規定 管理抗生素市場

  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邊振甲告訴記者,“加強對抗菌藥的監管,應該説是刻不容緩的,也是我們的目的,主要的出發點就是保證老百姓的用藥安全。”

  這裡説到的抗生素,在醫學上它們被稱作抗菌藥物。國家藥監局出臺新的監管措施,正是為了防止藥店不看處方就隨便把這些藥品賣給消費者。那麼,現在這個限售令在醫藥市場的執行情況如何呢?我們的記者也調查了北京的幾家藥店。

  暗訪:一些藥店違反限售令

  記者首先來到北京朝陽區的一家藥店,發現在門口有這樣一個標牌,寫著:凡購買抗菌素類處方藥的顧客,如無醫院處方,可通過可視電話向醫師諮詢後憑醫師處方購買。這是怎麼回事呢?

  聽説記者要買磺胺類藥品中的增效聯磺片,藥店的工作人員毫不猶豫地就開出了票。藥店的工作人員説:“不要處方,一袋就賣給你。”

  磺胺是一種常見的抗生素藥品,在這次國家藥監局的限售令裏明文提到它必須有醫生的處方才能購買。但是,記者沒有處方就在這家藥店買到了。而且也沒有見到所謂的可視電話。 接下來,記者又來到另外一家大藥店,同樣提出要買磺胺。售貨員表示:“去開方子,不用花錢。”

  看來,這家藥店比第一家多了一道手續,那就是坐堂醫生,負責給顧客開藥方。聽記者要求開藥,這位醫生二話不説就開出了方子。沒有詢問病情,沒有檢查,只花了短短一分鐘的時間,記者就拿到了一張抗生素的藥方,買到了藥。 之後,記者來到京城的另外幾家大藥店,發現在處方藥的櫃臺上,有明確的標牌,寫著“7月1日起在藥店購買抗菌藥需憑醫生處方”,但是當記者分別試著去購買在限售之列的常見抗生素阿莫西林和諾氟沙星,卻發現這些藥同樣可以很輕鬆地買到。 坐堂醫生説:“開了方子就去拿藥。”

  抗菌素有限制

  不過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確實也有一些正規的大藥店在嚴格的遵守國家藥監局的限售令。售貨員表示:“沒處方賣不了,要處方,抗生素7月1日以後憑處方才賣得了。”

  看來限售令在一些藥店並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即使有了坐堂醫生開藥方,也只是打著擦邊球,把限售令變成了一紙空文。對這些違規的藥店,根據限售令規定,藥監部門可以給予警告或並處以2000元至3萬元的罰款。但為什麼有了禁令,有了處罰手段,藥店還敢於鋌而走險呢?

  從國家藥監局我們得知,藥店私下違反限售令,違規出售抗生素的現象,不僅是北京,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存在。為什麼限售令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這麼大的難度?採訪中,一些藥店告訴我們,面對限售令,它們其實也有一本難念的經。


  新聞:利益驅動 藥監局談利益和措施

  記者對京城幾家比較大的醫藥零售連鎖店進行了調查。這些藥店的工作人員都告訴記者,7月1日開始實施的抗生素藥品限售令,對藥店的銷售額影響很大。金象大藥房復興們店店長張濤告訴記者,“對銷售額影響很大,醫保全新大藥房我統計過,最起碼我和七一之前比下降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吧.”

  根據這些藥店的説法,7月1日之後,藥店總零售額一般都下降了10%--20%。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呢?張濤説:“顧客來藥店憑處方購買,沒有處方就不能賣藥給他,對銷售影響就大了,我們店一天損失幾千元。”

  張濤店長告訴記者,國家對抗生素藥品實施限售政策之後,他們一個店每天的銷售額減少3000元以上。按照這個數字計算,這家藥店一年的銷售額將減少100萬元以上。而金象大藥房在北京地區就有180多家連鎖店。張濤表示:“在北京地區,銷售影響比較大,因為我們經常開會,也討論這個問題,向上反映這個問題基本上下降到20%,對營業額銷售每個月能下降20%。”

  抗生素限售令的實施為什麼會對醫藥零售企業産生這麼大的影響呢?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 ,不管在哪家藥店,抗生素類藥品都比其它藥品的銷路要好。那麼,在7月1日以前,在藥店的總銷售量中,抗生素類藥品一般能佔多少呢?

  張濤説:“顧客喜歡購買抗生素類藥品,它的銷量佔1/5到1/6。”

  根據各家藥店的介紹,在零售藥店裏,抗生素類藥品佔藥店總銷量的10%--20%,但它帶來的利潤卻佔總利潤的20%以上,為什麼抗生素類藥品百分之十幾的銷量能創造20%以上的利潤呢?張濤説:“抗生素類藥品的利潤,相對來説比其他藥品要高一些,抗生素的利潤和其他的藥品的利潤,相比較能高10%到20%。”

  至於經營抗生素類藥品本身的利潤到底有多大,這些藥店都沒有透露,但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據他了解,在整個醫藥零售行業,抗生素類藥品的利潤一般在30%左右。

  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邊振甲也就此問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邊振甲:抗菌藥物的銷售,在零售藥店佔它整個總銷售額的20%到30%之間,那麼藥店要求,它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以後,可能這一部分的利潤,銷售量就會下降很多,可能有一部分藥店,受到各方面的利益的驅動,可能不憑處方還有賣抗菌藥這個現象。”

  記者:那這些藥店不遵守藥監局的規定會受到懲罰嗎?

  邊振甲:我們最近市場監管部門又下發了一個文件,就是關於進一步加強零售藥店,抗菌藥物銷售監管的這樣一個通知,那麼我們對不憑醫生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藥品經營企業,首先對它要進行宣傳教育,反復進行宣傳,對它不執行這個規定要求,讓它進行整改。

  記者:教育不靈呢?

  邊振甲:如果部分的藥品零售企業,還不是按照這個要求去作,那違反這樣的規定,那我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對它進行警告,甚至情節嚴重要進行罰款。

  記者:那具體執行這項新的措施是由誰來監管,誰來執行呢?

  邊振甲:主要還是由我們藥監部門,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來具體來負責,來執法,來監督檢查。

  記者:他們有行政的處罰權嗎?

  邊振甲:有的。

  當然現在一些藥店之所以有令不行,除了抗生素藥品本身的豐厚利潤之外,和一些消費者的用藥習慣也有關係。採訪中我們還聽説,一些地方甚至發生了藥店因為不賣抗生素,與消費者發生衝突的事。那麼,老百姓對限售令到底了解多少?今後大家會不會改變自己用藥的習慣?我們也在北京的街頭做了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用藥習慣

  記者在北京街頭對100名普通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對於7月1日起實行的憑處方購買抗生素的規定,85%的人都通過不同的渠道有所了解,只有15%的人不太清楚。可是知道歸知道,當問到“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時,你會怎麼辦?”只有30%的人選擇去醫院看病,多達45%的人是自己到藥店買藥吃,還有25%的人平時在家裏備有抗生素,病情不重就自己吃一點藥。一位市民告訴記者,“不是大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稍微吃一點抗生素,沒有大問題。”

  一些市民告訴記者,不拿醫生藥方,自己給自己買抗生素是一種用藥習慣,而對於濫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的藥品不良反應,以及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有70%的人選擇了知道,但是當記者再進一步詢問時,發現大多數人對濫用抗生素的真正危害並不了解。市民説:“不是很清楚抗生素對人的危害,知道會有一些危害,但具體有什麼也不清楚。”

  在調查中,記者還吃驚地發現,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不去藥店買抗生素的人只有30%,而70%的人偶爾,甚至經常會到藥店自己買藥。 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為什麼會去藥店買抗生素”的多項選擇中,有50%的人表示是因為去醫院看病太費時間,35%的人相信自己的判斷,認為犯的是老毛病自己知道吃什麼藥,15%的人是因為以前不清楚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還有15%的人認為醫生開的藥往往比較貴。 市民表示:“我們一直吃的這個藥,沒有了,那我們就到藥店方便一點,到商店去買,要到醫院不是又要掛號,太繁瑣。”

  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邊振甲告訴記者,“這是幾十年的消費習慣,這種就醫用藥的習慣,很難一下子改變,所以他強烈要求這個藥店,我沒處方你也要賣給我藥,這也是當前我們在推進,這項制度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存在的困難,我們7月1日出臺這項規定之後,也出現老百姓部分,個別人不是很支持這項制度的實施,有一些過激的行為,包括和藥店的店員吵架,打砸玻璃等事情發生,我想這些問題會隨著,我們這項制度的不斷深入,我們會加大對社會各界,對老百姓的宣傳,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告訴老百姓,讓他知道加強抗菌藥物的監管,是對他有好處,對每個人有好處,不是給你找麻煩,而是對你負責的,所以能夠認識到這樣一點,他就會逐步地理解,去按照要求去作,我會把我家裏存的抗生素藥扔掉的。”

  看來有一些消費者為了圖方便,還一時難以改變自己的用藥習慣。畢竟無論是誰,只要生病了,都希望自己能夠吃更好的藥,早一點治好。長此以往,不少人對抗生素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大病離不開,小病用得也不少。那麼,長期濫用抗生素又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在國家藥監局我們了解到,對抗生素的依賴,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衛生部細菌耐藥性監測中心對北京地區大中型醫院連續監測幾年後發現,目前抗生素佔到了全部用藥的35%,一些醫院甚至超過了70%。而長期濫用抗生素給我們帶來的並不是健康,相反還可能是難以治愈的後遺症。

  危害:

  曾倩,是廣州聾人學校一名五年級學生。在她還不到一歲的時候,曾經因為一次拉肚子而使用了慶大黴素。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慶大黴素”讓曾倩從此生活在了一個無聲的世界裏。而同樣的遭遇並不僅僅發生在曾倩一個人身上。

  根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數據,目前我國有7歲以下的聾兒80萬名,而其中高達50%聾兒是因為耳毒性抗生素致聾的。

  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振聲告訴記者,“很可怕的是,每年還有3萬新産生的

  聽力障礙兒童,抗生素中毒的比例大概還能佔到30%。”

  陳振聲同時告訴記者, 抗生素給孩子們帶來的危害將是一輩子的遺憾。這些孩子即便經過康復訓練,但能進入到普通小學跟健康孩子進行簡單溝通的孩子還不到30%。而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聽力障礙,僅僅是因為一次感冒發燒或者遇到頭疼腦熱就使用了抗生素。對於這樣的做法,從事了20多年藥理學研究的王睿教授表示非常擔憂。陳振聲説:“抗生素對病毒感染是完全無效的。”

  王睿介紹,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性感染病的,而50%以上的感冒、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的罪魁禍首是病毒而不是細菌。所以如果一遇到感冒發燒就使用抗生素很容易産生不良反應。王睿説:“還有些藥物容易引起肝臟毒性,腎臟毒性、心臟毒性,以及心率失常。”

  這個老人叫毛應祥,今年七十歲,患慢性肺病已經有十多年了,2003年12月,毛應祥老人的病再次發作,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用了十多年的抗生素生平第一次出現了越治越嚴重的現象。醫生通過X光和CT檢查,發現肺部大部分是陰影,呼吸功能幾乎喪失,生命垂危。王睿告訴記者,如果不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後果將不堪設想。王睿説:“如果再發展的話都可能出現嚴重的,致病菌耐藥菌,感染到無藥可醫的狀況。”

  王睿告訴記者,由於抗生素是直接作用在致病菌上的,在每一個抗生素投入使用後,沒有被殺滅的細菌會迅速産生對這一抗生素的抗體,成為耐藥菌。當致病菌産生耐藥性後,就需要研發新的抗生素。王睿表示:“研究一個新藥,尤其是一個創新的藥,大概在國外需要10年的時間,得需要投入10億美元的資金,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研究。”

  然而讓專家感到擔憂的是,儘管在抗生素的研製始終沒有間斷過,但是它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繁殖速度,因為即便再新的藥也都會産生耐藥性,而且耐藥菌的變異時間越來越短,有的需要兩三年,有的甚至只需要幾週。

  俗話説,是藥三分毒。國家藥監局統計,全國每年上報的三四萬例藥品不良反應病例中,至少有一半是抗生素引起的。而如果濫用抗生素,提高了細菌的耐藥性,還會把抗生素與細菌的這場對抗,變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國外在遏制濫用抗生素上,都採取了哪些具體監管手段。

  國外經驗

  有32年從醫經歷的瑞安是愛爾蘭大學的一名從業醫師,當記者問起,在愛爾蘭是否可以從藥店裏自由購買到抗生素的時候,瑞安醫生回答的口氣十分堅決。 愛爾蘭籍醫生瑞安告訴記者,“絕對不能,在愛爾蘭如果藥店裏的醫藥師,擅自賣抗生素,給沒有處方的病人就會被罰款,如果情況嚴重,還會被吊銷執照。”

  瑞安醫生現在在一家中國的外資醫院工作,在他看來,中國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太過自由,不容樂觀。而在愛爾蘭,由於整體教育水平較高,人們知道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很少有人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瑞安表示:“人們普遍拒絕使用抗生素,他們想過的是綠色生活,而不是化學生活,甚至出現真的要用抗生素時,反而很困難。”

  在法國,抗生素的使用同樣受到嚴格控制,法國籍醫生德寧告訴記者,在法國沒有醫生的處方根本買不到抗生素。德寧説:“處方上有醫生的簽名和日期。”

  因此,無論在法國還是愛爾蘭,都是由執業醫師來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那麼這些國家是怎麼樣促使醫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的呢? 德寧表示:“如果醫生控制抗生素的開藥,那麼改變醫生,獲得報酬的方式,就極為重要。”

  在愛爾蘭同樣也有許多公立醫院,在這些醫院裏,不鼓勵醫生多開藥,相反核定醫生獎金的標準是:如果醫生處方越少,他就能得到越多的獎金,這樣的做法大大鼓勵了醫生更多地從病人的角度考慮。瑞安和德寧醫生還告訴記者,國外對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主要得益於政府的控制和醫藥協會的監督。瑞安告訴記者,“ 如果醫生犯了錯誤,過量使用抗生素,醫藥協會就會關掉,醫生個人的戶頭 。”

  為了防止濫用抗生素,各國都想了不少辦法。尤其是對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利益衝突,這些國家都採取了極為嚴格的手段,保證措施能夠到位。畢竟,與醫藥市場的現實利益比起來,人類的健康更加寶貴。而我們現在落實抗生素限售令,也是對每個人的未來負責。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

相關文章:

  • 藥監部門發出安全用藥警示:秋季腹瀉別濫用抗生素 (2004/09/15/ 09:45)
  • 將“抗生素限售”進行到底 (2004/09/14/ 09:47)
  • 耳炎一定要吃抗生素嗎? (2004/08/24/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