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新聞訪談

[焦點訪談]“精煉油”是怎麼煉的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9日 16:54


  相關專題:食品安全 不容忽視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河北省昌黎縣龍家店鎮南各莊村,有不少家庭作坊式的“煉油廠”每天用雞內臟加工所謂的“精煉油”,其中一些原料已經腐爛變質,這些“精煉油”作為食用油大量銷往一些省市。加工者居然向記者出示了蓋著有關部門公章的證明這種“精煉油”為合格食用油的報告單。在國家有關部門加緊整治食品安全問題的今天,這種非法加工、銷售食用油現象的存在令人觸目驚心。

  記者看到村裏至少有十幾家這樣的“煉油廠”,加工者稱每家每天的産量都在七八噸左右。他們煉油用的雞內臟和脂肪從全國各地收購而來,經過長途運輸不少已經腐爛變質,裏面甚至還有骯髒的塑料布、雞糞和各種垃圾,煉油的環境更是污穢不堪,煉出的油其腐酸氣味令人透不過氣。為了防止腐化變質,煉油者還在煉好的油里加進不少火鹼水。

  這種所謂的“精煉油”雖然在原料、加工、生産條件等方面都嚴重違反了國家的有關規定,但加工者稱,這些油不僅作為食用油在當地銷售,甚至被銷往天津、廣東等地,被很多飯館使用。

  加工者説,他們在村裏煉油當地的有關部門是知道的,而且有相關部門的手續,只要按時繳納相關費用,就可以拿到“檢驗合格”的報告單。記者在加工點沒有看到他們的工商執照,只看到一份蓋著有關部門公章的檢驗報告單,這份報告單證明這些“精煉油”是合格的食用油。

  據了解,村裏的這些“正規的”煉油廠已經存在了二十多年。

  【詳細內容】

  主持人:剛才這組畫面是前不久記者在河北省昌黎縣龍家店鎮南各莊村拍到的。你能猜到這是在幹什麼嗎?這是在加工一種食用的所謂的精煉油,那麼這種所謂的精煉油是用什麼煉的?又是怎麼煉出來呢?

  解説:這裡是河北省昌黎縣昌黎縣龍家店鎮南各莊村,猛一看,這個村與河北平原上的其他村莊沒有什麼區別,可一進村,空氣中就瀰漫著濃重的酸臭味,村中到處堆放著黑乎乎的油桶,很多村民家都立著這樣的煙筒。看到這個煙筒正冒著黑煙,記者走進這戶人家去看看究竟。一進門就看見一些人正在兩口大鍋裏熬著什麼東西。

  記者:拿鍋熬啥呢?

  工人:油。

  記者:那鍋裏不是水嗎?那鍋裏是不是水?

  工人:油,那是油。

  記者:是油啊?

  工人:對。

  記者:什麼油啊?

  工人:雞油。

  解説:原來記者剛才在村裏看到的煙囪裏冒得的黑煙就是熬雞油排放的。這家的老闆顯然是把記者當成了來買油的,急忙上前兜攬生意。

  老闆:看看吧,我擰開。

  記者:這是啥油啊?

  老闆:這個也是雞油。

  記者:雞油啊?

  解説:村民們把這種油稱作為精煉油,説可以直接食用,可是一聞之下,這種油散發出來的酸腐氣味實在讓人噁心,而且整個煉油的環境實在是不像是在加工食品,甚至連笤帚都成為了加工工具。《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禁止生産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形狀異常的食品,可是這裡顯然根本達不到標準。不僅是環境根本不具備加工食品的要求,連煉油的原料看上去也讓人實在是放心不下。這就是煉油的原料,這是雞的內臟,這是雞的碎脂肪。

  工人:這是雞場子。

  記者:這是塑料布。

  工人:塑料布得撈出來。

  解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五條,食品生産經營者採購食品及其原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或者化驗單,以保證原料來源的新鮮、潔凈和無疫病。這裡的煉油點卻沒有一家能夠拿出這些原料的檢驗合格證明。天氣酷熱難耐,這些內臟和脂肪裝在這樣骯髒的塑料袋裏,露天堆在烈日下,蒼蠅在上面飛來飛去。

  記者:這油什麼時候煉啊?

  老闆:這個到明天煉,明天煉,連著煉三天。

  記者:這點能出多少油啊?

  老闆:這點能出五六十桶。

  記者:五六十桶?你這個進的貨挺洋,放塑料袋裏裹著呢,從哪兒進的?

  老闆:也是東北。

  解説:據這些村民介紹,他們煉油用的雞內臟和脂肪是從全國各地收購來的,經過長途運輸有的已經腐爛變質,惟一的處理方式就是在這種大池子裏浸泡。仔細一看,池子裏邊不僅有雞的內臟,還有骯髒的塑料布和各種垃圾。

  解説:(雞)的屎都不弄出來是吧,腸子裏的(雞)屎也不弄出來是吧?

  老闆:熬的時候就沉底,變渣子了就沉底了,你讓它浮起來也不會起來。

  記者:油就下來了?

  老闆:攪合攪合,油在上頭,帶腸子的它就沉底了。

  記者:(雞)屎都沉下去了?

  老闆:沉底了,那個底給人家做飼料去了。

  記者:都是沒清理的。

  老闆:對。

  記者:一熬油,(雞)屎到下面油在上面了?

  老闆:(雞)屎到下面沉底了。   

  記者:不乾淨不壞了嗎?

  老闆:壞不了。

  解説:記者又來到了第二家煉油點,和上家一樣,這家煉油點也是以雞的內臟和碎脂肪為原料來煉油。在這裡蒼蠅在四處飛舞,空氣中瀰漫著酸臭的氣味令人作嘔,而這裡的村民似乎早已習以為常,他們每天都是幹得熱火朝天。

  記者:你這兒咋煉啊?

  老闆:我這兒水洗,水洗完了以後,煉完了以後就沉澱。

  解説:南各莊的這些煉油點煉油的方法基本一樣,先是浸泡混雜著垃圾雜物的原材料浸泡之後將雞的內臟和碎脂肪撈出來倒進鐵鍋裏進行高溫煮熬,時不不時把能看到的大片的塑料布撈出來,鍋裏面帶著糞便雜物的內臟和脂肪一直加熱到熔化狀態,熔化後的油通過這個漏斗流到另外一個水泥池子裏,冷卻、沉澱。

  老闆:你不沉澱煉的油沒有人要,為啥我這油這麼亮啊?油渣全部沉澱,最低得四個小時。

  解説:經過沉澱,雞糞等雜物不見了,所謂的精煉油從外觀上看來竟然也和正常的食用油差不多,很難分辨。這種所謂的精煉油經過加工之後,就要裝進門口的那些黑乎乎的油桶裏準備出售了,最後還得有一道工序,就是要把活鹼水放在油桶中,老闆説這是為了綜合這種所謂的精煉油的酸價,防止在煉好後很快腐化變臭,原形畢露。

  老闆:還得加點鹼沫。

  記者:加點鹼沫把酸價給降下來?

  老闆:對,放鹼洗。

  解説:在煉好的所謂食用油裏添加火鹼,這些加工戶還振振有辭。這樣的原料,這樣的加工環境,這樣的包裝,這樣的添了料的所謂的精煉油,就作為食用油流向了市場。

  老闆:就食用了。

  記者:就直接食用了?

  老闆:飯店炒菜就用這個油。

  記者:炒菜,上飯店裏了。

  老闆:炒菜,炸油餅,炸糕點,全用這個油。

  解説:南各莊並不是一個偏僻的地方,離昌黎縣城只有幾十里地,離龍家店鎮政府也僅有兩三公里的路程。而在南各莊村這樣的煉油點大概有近20家,每天都這樣大張旗鼓地生産,難道當地的有關部門就一無所知嗎?

  記者:那你這裡辦營業執照了嗎?

  老闆:都得辦。

  記者:你有營業執照嗎?

  老闆:有營業執照,工商稅務執照都有。

  記者:都有啊?

  老闆:對,衛生許可證都得有。

  記者:拿給我們看看。

  老闆:營業執照今年重新換去了,驗執照,重新換。

  解説:雖然記者沒能看到工商稅務等相關證照,但是這個老闆信誓旦旦地説,他們這個村裏絕大部分作坊都是證照齊全的。就算證照齊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生産食用油,作為食品安全的主管部門,又是怎麼進行監管的呢?

  記者:質監局?

  老闆:質監局他們也不管,就是衛生防疫,一年要幾百塊錢,稅務部門一千塊錢,工商部門一千塊錢。

  記者:衛生防疫是村子裏的還是縣裏的?

  老闆:縣裏的。

  記者:他來人?

  老闆:來人。

  記者:來人把你的樣品拿去化驗嗎?

  老闆:化驗。

  記者:化驗要交多少錢啊?

  老闆:反正是一年,按一個季度四百多塊錢。

  解説:一位煉油點的老闆給我們拿出了一張食品衛生評價報告單。

  老闆:昌黎縣的。

  記者:昌黎縣衛生防疫站。

  老闆:檢驗報告嘛,這不是。

  記者:你這廠叫興達啊?

  老闆:對。

  記者:興達,興旺發達。昌黎縣衛生防疫站。

  老闆:對。

  記者:酸價一點五。

  老闆:都能直接使用,都是這麼好的油。

  記者:都能直接使用?

  老闆:都能直接使用。

  解説:在這張題為昌黎縣衛生防疫站衛生食品衛生評價報告單上,記者看到上面寫著符合衛生標準。

  老闆:啥手續都有,我們是正規廠。我們都幹了二十多年了。

  解説:記者目睹了這種極其惡劣的生産環境,這樣生産出來的所謂的精煉油,實在無法和檢驗合格報告單聯絡起來。對於這樣的原料,這樣的加工環境,有關專家認為,通過這種方式煉出來的油,根本就不能稱為食用油,尤其是混雜有內臟的雞脂肪,如果不把內臟和脂肪剝離,一起放進行鍋裏煮熬,其中的淋巴腺體裏的有害物質會融入油質中危害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食用油脂專家任發政:生産環節和原料沒有保證,這樣生産的産品像有的酸敗的低分子的酸、醛等等;另外由原料混入的一些病菌,由原料混入的雜質,這些都會存在於原料中,都會存在於油脂當中,流入市場也是非常危險的。

  解説:可是有了這張不知真假的報告單,這裡的一家家加工作坊,就可以大張旗鼓地進行生産了。別看這些加工點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每天一家的産量還真不少。

  記者:這一天能出多少油?

  老闆:我一天煉七八噸沒問題。

  記者:七八噸。

  解説:就這樣,這種所謂的“精煉油”,就堂而皇之成為了食用油,儘管沒有任何商標和品牌,包裝也只是這樣黑乎乎的大油桶,據這些村民講,這種油的銷路一直不錯。不僅賣給當地,其他省市也有固定的客戶。

  記者:你這油往哪兒走?

  老闆:天津、唐山。天津那兒用得多。

  老闆:廣州的客戶都過來。

  記者:廣州的?

  老闆:對。

  老闆:一般都是往南方走。

  主持人:食品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戶,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比如《食品衛生法》、《食品衛生行政處罰法》、《食品衛生監督程序》等等。只有這些法律法規得到嚴格遵守,才能有效制止和打擊食品生産和流通過程中的有損食品安全的行為,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到侵害。目前,國家正在加大整治食品安全的力度,有關部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像節目中披露的這種“精煉油”,有關部門又該如何監管呢?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