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家留言

中暑 是這樣發生的 專家説預防中暑有訣竅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1日 15:04

  相關專題:夏季保健

  時值盛夏,氣溫高,空氣濕度也大。來自本市各大醫院急診科的信息提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普遍採用空調及其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因而生産及職業性中暑已明顯減少。但是,常“孵”空調,使不少人的熱耐受能力普遍下降。因此,一旦出現持續多天的異常高溫天氣,高危人群就會發生中暑;而中暑先兆和輕度中暑的患者,則更多一些。所以,預防中暑,始終是人們在大熱天裏須時時注意的一個問題。

  高溫高濕致中暑

  正常人的體溫能保持在36至37攝氏度之間,這是由於人體有自動調節體溫的能力,使産熱和散熱保持平衡。

  人體的産熱主要來源於體內的新陳代謝,而散熱主要靠輻射、對流、傳導、蒸發等方式進行。當外界氣溫升高,人體蒸發散熱也逐漸增加,尤其是氣溫高於35攝氏度時,人體餘熱的三分之二要通過出汗蒸發。盛夏高溫季節,環境中相對濕度較高,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人體出汗雖多,但蒸發散熱反而減少,隨著體內積存的熱量增加,人的體溫調節功能發生紊亂,這時就會出現中暑。

  中暑的種種表現

  中暑起病急驟,但中暑一般仍有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之分。

  先兆中暑表現為有大汗淋漓、頭暈耳鳴、口渴、噁心、胸悶煩躁、四肢無力等症。此時患者要及時脫離高溫環境,注意休息,並補充清涼、含鹽飲料,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若此時不能脫離高溫環境,患者會出現體溫升高、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神疲力乏等症狀,或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細等中暑現象。

  重症中暑病人多以突然抽搐、譫妄或昏迷起病,同時出汗停止、呼吸急促,體溫可達40攝氏度以上,如不及時搶救,會危及生命。對重症病人應儘快採用將冰袋放在病人頭部、額前、腋下等方法降溫,並迅速送醫院治療。

  持續35攝氏度易中暑

  中暑的發生與氣溫和濕度過高密切相關,因此在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或環境裏易出現中暑。但是,如果濕度過大,即使氣溫不到35攝氏度,也容易中暑。

  據氣象學觀察,在無風的情況下,當氣溫在30至31攝氏度、相對濕度為85%,或氣溫為35攝氏度以上、相對濕度為60%時,人的體溫調節就會出現障礙,容易發生中暑。一般在相同氣溫下,有風比無風給人的感覺舒服,因為風會促進汗液的蒸發,對散熱有利。

  有關研究還表明,中暑不僅與當天的氣象條件有關,還與此前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累計天數有關。雖説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易引發中暑,但並不是一齣現這樣的高溫就會發生中暑。只有35攝氏度以上高溫持續數天,人體無法承受酷熱才會中暑。氣象專家根據前期氣象條件和次日的天氣預報,就可預測出第二天的中暑率,即中暑氣象指數,提醒人們做好預防。

  哪些人尤需提防中暑?

  (1)嬰幼兒

  嬰幼兒身體各系統的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而且皮下脂肪較多,尤其是在新生兒體內,具有保溫作用的棕色脂肪含量較高,不利散熱。

  (2)老年人

  皮膚汗腺的萎縮和循環系統的功能衰退,也容易形成散熱不暢。

  (3)心血管病患者

  炎熱會使人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擔。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者,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在體內,容易中暑。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於糖從尿中大量丟失,易引起水和電解質的代謝紊亂,且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的病變和周圍神經的變異,使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的反應遲鈍而導致中暑。

  (5)感染性疾病患者

  感染可使人體産生一種致熱原,而作用於下丘腦産熱中樞,令機體産熱加速;同時還能使機體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類物質並進入血液,致使血管痙攣收縮,對散熱不利。

  除上述五類人員之外,在高溫、通風不良的環境下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或劇烈運動的人群,如高溫作業工人、戶外運動者等,也是易中暑的高危人群。

  預防中暑有訣竅

  在露天或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必須加強通風降溫設施,少讓陽光直接照射。要合理調整工休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減少産熱,中午儘量不要外出。如必須外出,宜穿寬鬆透氣性好的淺色衣服,並戴防護眼鏡和遮陽帽。酷熱時,不論在戶外從事什麼活動,都應放慢速度。

  多洗浴。水能帶走暑熱,有條件者可經常游泳。

  合理飲食,及時補充水分。飲食以清淡為好,多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的食物。因這些水溶性維生素容易隨汗排出。每日補充足夠的水分,特別是出汗多時,要喝些鹽汽水。

  隨身帶上必要的防暑藥物如清涼油、人丹、十滴水、風油精等,發現不適可及時使用。

(編輯:回春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文章:

  • 疾病專題:中暑 (2004/08/01/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