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明日強檔

骨與關節結核(骨結核與關節結核)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8日 09:05

  小兒骨、關節結核近年已明顯減少,是全身性結核感染的局部表現,主要為結核桿菌由血行播散所致,這可説明為何小兒常見多發性骨、關節結核。此外還可能為淋巴原性播散。結核桿菌經血或淋巴循環而侵入骨端(骨骺、幹骺端)或關節滑膜內。

  小兒骨、關節結核的好發部位首先為脊椎,其次為髖關節及膝關節、短骨及長骨骨幹。外傷可使隱性骨結核病灶變成活動性骨結核。負重大或運動多的肢體或關節發生率較高,如脊椎結核多見於已能站立和走路的小兒,以負荷最重的胸腰段最易發生結核病。下肢結核比上肢結核多見。

  【病理變化】病理變化以松質骨或海綿質骨最易發生,可能與該處血管網豐富有關。例如:脊椎結核多起自椎體中心部分,長骨結核多自骨骺部及幹骺端開始,短骨常以中央性骨炎的形式出現。這些病灶很容易發生乾酪樣變化,可發生寒性膿腫,有時可在遠離病灶的部位出現。結核病變可僅限于骨,是為單純骨結核,但較少見,其中以肘關節較多。病變亦可開始於滑膜,稱單純滑膜結核,亦較少見。單純滑膜結核中以膝關節較多,其次為踝和髖。單純骨結核或單純滑膜結核如不及時治療多於數月或數年內發展為全關節結核。

  【臨床表現】病程可根據不同的病變發展階段而分為初期、極期及靜止期等三期,各期的症狀表現如下。

  1.初期 起病緩慢,結核中毒症狀,包括微熱、食欲減退、疲乏、消瘦、精神不振、夜間盜汗等。局部可見下列諸徵象:

  (1)反射性肌痙攣:肌肉呈反射性痙攣,藉以保護有病的脊椎或關節,限制其活動,以減少疼痛。此時肌肉緊張。小兒夜驚或夜啼,即夜晚睡夢中忽然痛醒哭叫,乃因在入睡後保護性痙攣消失,在脊柱或關節移動時産生疼痛之故。由於肌肉痙攣使關節活動受限制,表現出種種不良姿態。

  (2)關節功能障礙:走路易疲乏,步態不均,笨拙欠穩,容易跌跤,有時呈跛行。

  (3)疼痛:初期疼痛輕微,且休息後消失,後呈持續性。除局部疼痛外,又有放射性痛。

  (4)肌萎縮:最初是由於神經性營養障礙,而後與肢體廢用有關。先是肌肉緊張力較健側減低,肌力減弱,後肌肉萎縮無力。此外,患肢尤其患病關節附近的皮下脂肪層增厚。

  (5)局部腫脹:表皮溫度增高,可有叩擊痛、壓痛及關節積液。滑膜增厚時觸診有揉面感。所屬淋巴結可增大。

  2.極期 此時,破壞病變佔優勢,一般中毒症狀明顯。局部症狀加劇,出現畸形、肢體縮短。嚴重時可發生關節脫臼及病理性骨折。寒性膿腫破潰至外面,形成瘺道,可經久不癒合。胸椎結核的椎旁膿腫可穿入胸腔或肺,引起膿胸、局限性胸膜炎、椎旁膿腫-支氣管瘺、支氣管播散等胸膜和肺部合併症。

  3.靜止期(修復期)活動性基本消失,機體再生過程佔優勢。此時一般情況好轉,中毒症狀消失,局部症狀如疼痛、痙攣、腫脹等消失,瘺管癒合,但畸形永久存在。

  X線所見:X線異常發現晚于臨床症狀約3月~1年,初期可有骨質疏鬆、脫鈣、骨小梁紊亂、關節影像模糊、關節腔狹窄。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極期關節腔狹窄或消失,周圍軟組織陰影增寬。骨質廣泛脫鈣,骨質破壞缺損,有空洞形成及死骨發生。骨骺受侵蝕後可引起關節脫臼。靜止期時骨端影像清楚,病變邊緣骨質緻密,可見骨質增生。膿腫吸收,或可見鈣化。關節可呈纖維性癒合,或骨性癒合。有時空洞及死骨可長期存在。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