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定探秘:不清不白的餐巾紙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0日 16:41
前不久,北京一位觀眾向我們反映説,她在附近一家商場裏買了一些河北保定生産的餐巾紙,結果用了之後,不僅皮膚發癢,還出現了一些紅點。據她説,這些紙的産地是保定市滿城縣的大冊營鎮。為了了解情況,《生活》記者來到了河北保定。
無視法規 廢舊印刷品再造餐巾紙
到達保定大冊營鎮後,我們與出租車司機聊了起來,問起造紙廠的事情,這位司機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關雖然也關,可誰還不活動活動啊!”我們聽這位司機説,保定市滿城縣大冊營鎮的造紙廠不少,很快,他便把我們拉到了鎮上造紙廠集中的地方。記者走進了一家造紙廠,只見廠裏的工人們正在往一輛外地貨車上裝紙,説這些紙是已經切好的,壓了花就能當餐巾紙用的,而這一車是發往浙江嘉興的。
由於停電,紙廠裏的李經理才有功夫接待我們。他告訴我們,這家廠叫河北省滿城縣曙光造紙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分公司,他們生産的是半成品,要做什麼得買主回去自己加工,而他的生産原料就是一些廢棄的印刷品像學生課作業本等。我們看到,其中一些廢棄的課本早已經污穢不堪。
按照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發的《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産加工企業監督整治規定》的要求,生産包括面巾紙、餐巾紙和手帕紙在內的紙巾紙,只可以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作原料,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紙張印刷品、紙製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作原料。
那李經理廠裏的破舊書本最終真的被做成餐巾紙了嗎?後來的見聞證實了記者的懷疑。這一天,李經理領我們來到了一家做餐巾紙的廠子。地上堆放著一些生産出來的大包紙成品,包裝上面印有“高級餐巾紙”的字樣和“曙光紙業二分公司”的字樣。記者看到,在一台大約兩米長的生産線上,從大軸紙上裁好尺寸的白紙經過壓花機一打壓,再經過分切,餐巾紙就做成了。
偷梁換柱 市場熱賣暗藏衛生隱患
我們問他們一天能生産多少紙時?餐巾紙廠的負責人告訴我們:“這台機器光白天就可以生産400袋,而且銷量也好,北京的新發地也有銷。”
那李經理的大軸紙怎麼就變成這樣白白的餐巾紙的呢?在工廠,工人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用廢舊印刷品造紙的方法:“脫墨劑脫墨的,然後使火鹼,就能刷掉字跡!”
褪掉白紙上的黑字後,為了讓紙看起來更潔凈,他們還要往紙漿內摻入熒光粉用來增白。記者走近了一口有一人高的大鍋,看到剛熬過的紙漿還冒著熱氣,散發著難聞的臭味,接著李經理帶著我們走進了車間,從一大池子裏撈出了一把紙漿給我們看,並説:“這個紙啊,不光做皺紋的衛生紙,什麼方巾、衛生巾、濕手巾、手帕巾都可以做。”記者問他,按照規定,這種回收的廢舊印刷品不能做濕紙巾、面巾紙、餐巾紙,只能做皺紋的衛生紙,李經理卻説:“都可以做!”當我們提出要去看消毒檢驗設備的時候,李經理卻説:“這個我跟你説,你就上這條街找去,哪個廠子都沒有這化驗室,都沒有這個。”
在辦公室,李經理給我們先後拿出了工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質量監督檢查抽樣單和衛生檢疫報告。其中,衛生許可證還是河北省衛生廳核發的。
紙業專家告訴記者,考慮到健康安全因素,所以國家規定,回收的印刷紙張不能作為生産餐巾紙的原料,但在這裡,廢舊印刷品不僅做成了餐巾紙,而且餐巾紙的包裝上還大有文章可做。
在李經理的庫房裏,他給我們出示了一包樣品紙,記者看到,它的包裝上寫著“進口純木漿”製造的字樣。不過工人卻説了實話:“包裝的唄,都是脫墨紙造的。”我們再仔細一瞧,發現包裝上的消毒準字號也成了北京的。為什麼印北京的消毒準字呢?李經理對記者説,這些紙是發長春的,用這種包裝好賣。這不是經濟搞活嗎?哪發得快,該假冒的假冒。
據李經理介紹,他們廠裏每月的紙産量是100噸左右,在大冊營鎮只能算是中等規模。説到大冊營的造紙業,李經理顯得十分自豪:“別管是全國各地哪個造紙廠的,都是從河北過去的“技術”,別管南方、北方、西方、東方的造紙企業家,哪塊兒都跟不上河北,我就敢跟你吹這個牛。我這邊就是造紙基地。”
在河北保定市滿城縣大冊營鎮的這條街道上,記者發現,兩邊全是規模不大的造紙廠,廠裏的生産和衛生環境基本相似,馬路上不斷有往鎮里拉原料紙和往外拉成品紙的大貨車來往穿梭。
回到北京,記者在北京新發地糧油中央批發市場的一家名為“超市免費配送”的批發商店裏,果然看到了和我們在保定見到的一模一樣包裝的餐巾紙。店主説,這些餐巾紙主要發往一些便利店和中小超市。
回收廢舊紙張,進行再加工利用,本來無可厚非,也是國家鼓勵和支持的,但國家對這種回收利用的原料也明確規定了生産用途。但像我們節目中所看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造紙廠,他們利用廢舊紙張,重新脫墨漂白製造的紙原料卻變成了幾乎所有紙巾紙的原料,這明顯是置國家的規定於不顧,也為消費者的生活安全埋下了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