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運動有“良方”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4日 11:50
第一方,運動前要熱身
春季的體育鍛鍊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在進入鍛鍊的正題前,最基本的當是要做好準備活動。
冬季帶給我們的除了寒冷還有僵硬:身體各器官如內臟、肌肉的功能都處於較低水平,骨骼和韌帶更是僵硬得很,貿貿然彎低身體、高踢腳尖,甚至是扭腰、跳繩,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從事劇烈的運動前,“熱身運動”更是少不了,這是為了預防肌肉和骨骼遭受損傷。
第二方,走出室外
春季講究護肝,中醫醫生告訴我們,中醫講究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則屬於五行中的木,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因此肝也屬木,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因此,多與大自然接觸,迎接春季和暖陽光,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好處頗大。所以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
中醫還認為,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裏尤其旺盛,這些地方富含著一種負氧離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功效。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就算是“春困”一類的惱人事也難以近身。
第三方,時間和天氣很關鍵
我們常有這種錯誤觀念:每天早晨鍛鍊是最好的。然而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傍晚是一天中的最佳運動時間,尤其是室外運動。研究表明,一天內,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是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的,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度降低6%,早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和心臟病發等問題,而下午以後這個危險則降低很多。且傍晚時分,人體已經經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最好、吸氧量最大,運動效果也更明顯。
上午由於處於兩餐之間,進餐後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以幫助消化吸收,運動會使血液流向四肢而妨礙腸胃消化作用,時間一長就難免會有消化疾病,身體較弱者還會有餐後低血壓,出現昏厥等情況,不適合此時運動。鍛鍊時間安排在傍晚,就避免了這些可能。
專家認為,霧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在霧氣中鍛鍊,人的呼吸隨運動量的增多而加速、加深後,會將霧氣中大量的有害物質吸入體內,一些霧氣中散佈的致病因素讓反倒讓鍛鍊成為了無形殺手。
第四方,剛出汗就夠
如果感覺天氣較涼,應該等身體鍛鍊到微微發熱時才減衣,讓身體處於一個比較好的舒適狀態中,俗話中的“春捂秋凍”就是這個意思,春天的氣候來説,捂就比脫要來得保險點。
人們總認為出汗越多,運動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出汗絕對有很好的鍛鍊效果。但春季的氣溫與夏季相比還比較涼,出汗過多容易讓毛孔擴張,涼濕之氣乘機侵入體內,容易使身體受風寒而著涼感冒,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後果可能很嚴重。
中醫還認為,汗與心和血有莫大的干系,一定量內的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過多,則會帶走體內一些珍貴的微量元素,會耗人心血、損人陽氣。
因此,春季鍛鍊不宜出汗過多,剛出汗就差不多了,鍛鍊結束時還要立即擦乾汗液,換上乾淨衣物,以防著涼。若已經感冒,還是不宜參加體育鍛鍊,而應多休息,待感冒痊癒後再參加鍛鍊才好。只要能堅持每次30分鐘、每週3次,或每天2次、每次15分鐘進行的有氧運動,如步行、爬山、跳繩、慢跑、室外體操等,就是很好的春季運動方式。
第五方,鍛鍊後需“冷身”
對應于鍛鍊前的“熱身”,運動過後要注意“冷身”。運動能加速血液的循環,如果不能以一些節奏慢的簡單運動,血液不能突發性地自動適應身體的變化,血壓會猛然下降,心臟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簡單的5分鐘左右的慢走,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當脈搏減慢至120次以下,你的“冷身運動”才能功成身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