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家長切莫忽視嬰幼兒“話語遲”現象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3日 11:28
新華網哈爾濱3月3日電(記者王茜)“貴人話語遲”這句老諺在我國一向廣為流傳,對此醫學界的觀點卻大相徑庭,專家認為,聽覺功能和語言功能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話語遲”者應警惕聽力障礙。
家住農村的小女孩張佳今年已經2歲多了,但她現在説的“話”沒有人能聽得懂。媽媽帶她來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發現,小張佳患有嚴重的聽力下降。她的媽媽説,在其他同齡的孩子都可以簡單發音時,小張佳只會嗚嗚嚕嚕的發聲,張佳的奶奶便説孫女兒是“貴人話語遲”沒關係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這種情況並沒有改變,於是便帶女兒來檢查,沒想到真出了問題。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肖玉麗告訴記者,像小張佳這種情況並不鮮見,她每天出診時都能遇上一兩名。
肖玉麗認為,家長的不重視是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出現這種情況時他們經常以“老諺”為準,或是認為孩子舌短,或是舌發育不良造成的,並沒認識到這是聽力問題。另外一點是因為孩子與家長進行語言交流時運用了行為測聽。一種行為測聽是家長在與孩子進行語言交流時,無意中給了孩子動作手勢,見到孩子有反應,就認為她聽到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聽到。另一種是有的孩子在與家長交流時,儘管聽不清家長的語音,但會通過家長的口形的變化,觀察出家長的主要意圖。
肖玉麗介紹,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聽力是否正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幼兒時期有聽力障礙,聽不清或聽不到別人發出的言語聲,孩子就無法準確地模倣和學習,當然也就無法很好地掌握和運用這種交往技能。
因此她建議,説話晚的孩子一定要引起家長的注意,如發現孩子到了1周歲還沒有語言意識,就應警惕有無聽力障礙,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聽覺功能檢查,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3歲的劉寶鑫出生後不久發現雙耳失聰,在及時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後,現在已經可以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了。有關專家認為,兒童聽力障礙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如果錯過最佳語言時機,即使配上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也難以完全恢復語言能力。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肖玉麗告訴記者,耳聾時間越短,效果越好。由於人在6歲前處於言語形成黃金時期,若耳聾的時間過長,聽中樞一直得不到聲音信號的刺激,功能就會退化。這種退化是不可逆的,更重要的是,時間過長會引起語言中樞退化,導致語言障礙和影響語言清晰度。
肖玉麗認為,及早發現小兒的聽力障礙,及時採取聽力補償措施,並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言語訓練和康復教育,這些孩子的言語以及心理、智力發育就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聾兒早期干預。
“目前,對於重度及極重度耳聾,尚無特效藥物或手術療法能使聽力恢復正常。由於兒童聽力喪失並非一種可以直接看得到的殘疾,聾兒有殘余聽力的父母常注意不到孩子聽力喪失,一般要到出生18個月至3歲後才能被典型診斷出來,因此我國出臺政策對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現在有的大城市已開展此項工作。”肖玉麗説。
對於沒有開展的地區,她建議,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情況,如發現問題爭取做到“三早”,以便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