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快報

專家呼籲建立和完善我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05日 09:28

  儘管人類還無法杜絕多種災害的發生,但通過高效的災後救援行動,人們可以將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參加中國首屆現代救援醫學論壇的專家借鑒抗擊非典的經歷,呼籲改革現有急救體制,發動社區參與,憑藉社會的協調統一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從而挽救更多的生命,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和對人們正常生活的影響。

  天災人禍,重在預防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救援醫學會會長李宗浩説,無論何種災害,能否達到減災目的,取決於防禦措施的完善程度。“預防文化”的口號如今已印在國際減災十年的標記上。預防為主是根本的指導思想。在各國防災減災的活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聯合國減災專家強調,不要等到災害造成損失後才下決心去彌補,而要立足政府權威、社會各個層面,特別是決策者了解減災工作的潛在效益,重視災害發生之前採取的行動。

  李宗浩教授説,預防文化的實質,與我國解放以來在衛生領域裏一再提倡、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如出一轍。組織、機構、物質、技術、規範、制度、精神和意識等方面的廣泛的綜合行動,構成了災害預防文化內容的總和。所以,除了工程性措施外,還需要加強決策、規劃、指揮和協調,災害立法,提高全民減災意識和學習相關減災、救援基本知識技能教育。

  防範為主,準備在先,是現代應急機制與傳統危機管理模式的根本區別。武警總醫院在抗擊非典戰役中確保了院內“零感染”,院長王發強認為,關鍵是及早建立了預警系統。在今年1月初醫院就開始跟蹤和掌握疫情動態,並準備相應藥品、器材和防護用具,3月份北京發生首例非典病例後,及時制定了預案,做到了有備無患。正是因為未雨綢繆,爭取了主動,儘早建立了發熱門診,確保及早隔離,有效預防了院內交叉感染。正是“及早警覺,及早準備,及早教育,及早隔離”的危機管理方式,取得了這樣良好的效果。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李宗浩説,SARS儘管是一種屬於人們還不清楚的新的傳染病,但它絕非單靠衛生部門就能解決的事情。它屬於突發公共事件。所謂災(疫)情或突發公共事件,一般指因自然、社會、政治、科技等原因,出現的突然的、出乎意料地對公眾的傷害。從SARS等一系列的災害事故來看,我國的急救體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要建立新的體制與運行機制,倡導社會大救援的觀念。

  當前面對越來越多的各種災害挑戰,中國救援醫學會理事鄭靜晨認為,應加強現代化專業化救援隊伍建設,使救援組織結構趨於合理:能調動各方面救援資源專門的指揮組織,能協調醫院內外急救力量的統一調度中心。目前地震、民航、消防、遠洋運輸等部門已各自建立了救援隊伍,北京999急救中心與當地的交通、消防部門也已開展協作,對交通事故實施救援。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也正準備在消防隊基礎上建立現代救援組織。

  中國幅員廣闊,要在每一省市甚至縣鄉設置一支高效率的救援隊伍,可行性不大。而且一旦遇到突如其來的災害,災民能否及時獲救,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己及身邊的人,否則等救護人員趕到已經為時已晚。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總監陳焯生先生認為,訓練民眾成為志願救災人員是一种經濟又有效的辦法。平時可以利用餘閒時間協助常規應急隊伍提供人手支持,一旦發生天災,在救援隊伍不能抵達時,可以向身邊的災民提供適時的援手。

  統一協調,“一體化”實施

  李宗浩説,與災害事故的突發性、群體性、複雜性、破壞性相比,不少地區的救援工作僅限于醫院內急救,醫院、消防、警察等各部門的救援力量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貽誤了很多寶貴的院外急救的機會。他舉例説,現在我國的急救中心、警察和消防部門使用的緊急求援電話號碼並未像美國、英國等國家統一為一個號碼,這對開展救援工作極為不便。

  專家們還建議,我國急救中心的建立必須是立足於醫院之外,功能是搶救醫院外危重病人,以處理突發事件為主,結構實現網絡化。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指揮系統和科學應急救援網絡,動員一切可以借助的衛生資源,以及通訊、交通、能源、建築、保險、氣象、供水等部門的力量,依靠消防、公安、軍隊等救援人員的配合,共同完成救援任務。作為急救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救護車、直升飛機,應該不僅將它們視為運輸病人的工具,而且作為搶救病人的場所,即“流動的急診室”。

  總後勤部衛生部的劉久成認為,建立應急反應機制實質上就是建立跨部門合作的危機管理機制,國家應儘快完善社會危機管理的跨部門合作機制,建立法定協調機構。要建立包括組織指揮體系,疾病監測、預警及信息網絡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緊急醫療救治體系,應急救援體系,藥材儲備體系,法律法規體系7大內在構成體系。

  專家和一些急救組織學術團體還呼籲,當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醫學救援事業一體化已經成為共識,相應組織和學術團體應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把災害減少到最低程度。(完)

(編輯:回春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