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意見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6日 14:18
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意見(02-08-02)
重點:突出抓好“菜籃子”産品和出口農産品的質量安全
措施:加強生産監管、推行市場準入制、完善保障體系
目標:5年基本實現質量安全指標達到發達國家中等水平
加快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應對加入世貿組織挑戰,提高我國農産品市場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增加農民收入都有重要意義。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要求和全國“菜籃子”工作會議精神,農業部決定,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城市試點的基礎上,從2002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
一、實施目標
通過健全體系,完善制度,對農産品質量安全實施全過程的監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國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食用農産品無公害生産,保障消費安全,質量安全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中等水平。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畜産品、水産品等鮮活農産品無公害生産基地質量安全水平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的鮮活農産品質量安全市場抽檢合格率達95%以上,從根本上解決食用農産品急性中毒問題;出口農産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在現有基礎上有較大幅度提高,達到國際標準要求,並與貿易國實現對接。
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應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二、工作重點
通過加強生産監管,推行市場準入及質量跟蹤,健全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強化執法監督、技術推廣和市場信息工作,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突出抓好“菜籃子”産品和出口農産品的質量安全。主要解決: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問題;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和激素濫用問題;茶葉中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問題;畜禽飼養過程中藥物濫用和畜禽産品藥物殘留超標及動物疫病問題;水産品生産過程中藥物濫用和水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及貝類産品的污染問題;農産品産地環境的污染問題等。
近期工作重點是,解決蔬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超標、畜禽飼養過程中禁用藥物濫用、貝類産品污染以及出口農産品質量安全問題。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生産監管
1、強化生産基地建設。要分期分批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標準化生産綜合示範區和出口農産晶生産基地,加強無規定疫病區建設。
2、凈化産地環境。嚴格控制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重點解決化肥、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産品的污染,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從源頭上把好農産品質量安全關。
3、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按照《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儘快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制度,定期向社會公佈禁用、限用及推薦的農業投入品品種和目錄,嚴格執行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禁用和限用目錄,控制和規範限用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加快農業投入品結構調整與優化,逐步淘汰高殘毒農業投入品品種,推廣高效低殘毒品種,科學合理地使用農業投入品。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行為。
4、推行標準化生産。要加大無公害農産品生産技術標準和規範的實施力度,指導農産品生産者、經營者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産和加工,科學合理使用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和灌溉、養殖用水,加強動植物病蟲害的檢疫、防疫和防治工作,提高農産品分級、包裝、保鮮、貯藏和加工業標準化水平。
5、提高生産經營組織化程度。積極扶持和發展專業技術協會、流通協會等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經紀人隊伍,通過公司加農戶、協會加農戶等多種産業化經營方式,促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産品生産者按照市場需求調整農産品品種佈局和結構,提高農産品生産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提升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推行市場準入制
1、建立監測制度。依託各級農業部門現有的檢測儀器設備和技術人員,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農産品産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産品質量安全狀況的監測,確保上市農産品質量安全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範要求。農業部從2003年開始,將蔬菜中農藥殘留監測和畜産品中使用違禁藥物的抽檢工作,從四個試點城市擴展到全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
2、推廣速測技術。積極倡導在農産品生産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開展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推廣速測技術,檢測結果以適當的方式公佈,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3、創建專銷網點。在農業部和省級定點農産品批發市場以及連鎖超市,積極推進安全優質農産品的專銷區建設。對獲得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經檢測合格的農産品實行專區銷售。積極推進農産品和農業投入品連鎖經營和集中配送。
4、實施標識管理。要根據不同農産品的特點,逐步推行産品分級包裝上市和産地標識制度。對包裝上市的農産品,要標明産地和生産者(經營者)。凡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目錄的産品,要嚴格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規定,予以正確標識或標注。
5、推行追溯和承諾制度。按照從生産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可相互追查的原則,建立農産品生産、經營記錄製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豬、牛、羊耳標管理,實現農産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要通過合同形式,對購銷的農産品質量安全做出約定。努力創造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大力推行“産地與銷地”、“市場與基地”、“屠宰廠與養殖場”的對接與互認。建立農産品質量安全承諾制度,生産者要向經營者、經營者要向消費者就其生産、銷售的農産品質量安全做出承諾。積極探索不合格農産品的召回、理賠和退出市場流通的機制。
(三)完善保障體系
1、加強法制建設。加快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規的起草進程,各地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工作需要的地方性法規或規定。要嚴格執行現有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儘快將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從農業投入品轉向以農産品質量安全為重點的農産品生産全過程執法監督。對查出的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産品,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2、健全標準體系。根據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需要,按照産前、産中、産後標準相配套的原則,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及時清理和修訂過時的農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抓緊制定急需的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
3、完善檢驗檢測體系。加強部級農産品(含農業投入品、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的建設,充實檢測力量,完善儀器設備和手段,提高檢測能力。建立健全省、市(縣)級農産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積極指導農産品生産基地(企業)、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開展檢測工作。
4、加快認證體系建設。加強農産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的建設,組建農産品質量安全認證機構,做好無公害農産品産地認定、産品認證和標識管理工作,開展種植業産品、畜産品、水産品的認證,積極推行GAP(良好農業規範)、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大力發展品牌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作為農産品質量認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發展方向,加快認證進程,擴大認證覆蓋面,提高市場佔有率。
5、加強技術研究與推廣。加強農産品質量安全關鍵控制技術和綜合配套技術的研究,加快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快速檢測儀器設備、方法的篩選比對和推廣,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新産品的研究、開發、推廣和技術服務工作。積極推廣農産品産地環境凈化技術。
6、建立信息服務網絡。將農産品質量安全信息作為農業市場信息體系的重要內容,及時向農産品生産、加工、經營和使用者提供質量、安全、標準、品牌、市場等方面的信息。儘快建立農産品質量安全信息系統。
7、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大對農産品質量安全方面有關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氛圍。要把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産技術的推行,與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入的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8、增加投入。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爭取財政、計劃等部門加大對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修訂、檢測檢驗體系建設、農産品質量安全認證、監督檢測、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和標準化生産綜合示範區、市場信息、農産品質量安全科技攻關、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防疫等方面的資金投入。
四、組織實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各省、區、市和各行業可按照本意見的總體目標,結合本地區和本行業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地可按省會城市、中心城市或旅遊開放城市及不同地區分步實施。要加強領導,落實措施,穩步推進。
各地的“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進展情況和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每半年向農業部報告一次。全國“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的進展情況,農業部定期向國務院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