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牙護齒知多少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4日 08:19
你知道護牙健齒的歷史嗎?你知道古人是怎樣美齒固牙的嗎?
歷史記載較早的護齒習慣——鹹盥漱 據考證,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97)所定,後人整理的《禮記》中,曾有過“雞初鳴,鹹盥漱”的記載,説明我國人民在春秋末期就已經每天早上用鹽水漱口了。這種護齒方法在我國18世紀的文學巨匠曹雪芹(公元1716年—公元1713年)的《紅樓夢》中也有描述,向黛玉這樣有錢人家的小姐每晚就寢前後會前用青鹽擦。可見,鹽水漱口擦牙在我國古代是個比較普遍的護齒方法。
歷史上關於刷牙的記載 由唐壽熹所著成,成書于公元752年的古醫書《外臺秘要》,記錄著唐朝以前的古方及當時的一些新方,曾提到將楊枝一頭咬軟,蘸了藥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潔”。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刷牙習慣了,在敦煌古壁畫上也有用手指揩牙的畫面。而且,據説中國是最早使用牙刷的國度,這在遼國古墓中出土文物中可以考證,世界最早的牙刷出現在中國。
古代僧人也掌握了這門護齒技術,佛經《華嚴經》上甚至把嚼楊枝歸納有10大好處,其中包括“去齒垢”及“發口香”。僧人在誦經之前都要用這種方法潔牙。
明朝的名醫李時珍在其巨著《本草綱目》中也指出,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
關於茶的護齒作用 據宋代趙令疇(公元1051年—1134年)所著的《侯鯖錄》,是詮釋名物、習俗、方言、典實的名著,趙令疇是蘇軾的好友,在書中曾記載:蘇軾自創造了一套濃茶固齒法;把普通的茶泡得濃濃的,在飯後用來漱口,既去了膩味,又不傷脾胃。殘留在齒縫裏的肉屑便會“不覺脫去”,不需要再剔牙,而“齒性便若緣此漸堅密,蠹病自己。”這種護齒方法得到現代中醫的認可,認為用茶漱口有其道理:因吃飯時要分泌大量帶酸性的唾液。茶中含咖啡鹼和茶鹼,帶鹼性,飯後用茶水漱口,使酸鹼中和,能令口腔清潔,殘留口中的酸鹼麻辣諸味一掃而光,味覺神經疲勞得以恢復。
|